隨課文識字
——以《烏鴉喝水》的字詞教學為例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斯霞
的特點是讓課文的生字的出現和講解都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這樣,學生對生字生詞就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也容易記憶。
課文《烏鴉喝水》里有“喝、渴、找、怎、旁、許、辦、法、高、升”等生字。我一邊講故事,一邊隨著故事情節出現生字。課題里的“烏”和“喝”兩個生字在出示課題時進行教學。一年級的小學生會把烏鴉認作喜鵲,為些我特意準備了一只烏鴉標本,讓學生看清烏鴉的毛全身是黑的,連眼睛也看不出,所以“烏”字與“鳥”不同,“烏”字上半部里面沒有一點。烏鴉口渴了想喝水,所以“渴”字是三點水旁;喝水要用口,所以“喝”字是口字旁。學生懂得“渴”和“喝”的字形區別,就能牢固地記住,不易混淆。“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我們找東西,都要用手,所以“找”字是提手旁。“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我事先準備了一個小口高頸的瓶子,里面放了大半瓶水,又怕學生看不清水在瓶子里的高度,便在水里摻了紅墨水(或藍墨水)。這里我拿著烏鴉標本作演示,表示烏鴉喝不著小口高頸瓶子里的水。因為瓶子里的水不多,烏鴉喝不著水,怎么辦呢?出示“怎么”這個生詞并進行教學。這時烏鴉開動了腦筋,它看到旁邊有許多小石子(小石子是我課前撿來作教具的),它想出辦法來了。“旁邊”和“辦法”這兩個生詞,意思都容易理解,不需要多加解釋,只要對字形稍加指點就可以了。對“辦”字我還作了這樣的強調:“想辦法,要動腦筋,要用力氣,用力氣就會出汗,所以‘邊’字旁邊的兩點千萬不能丟。”講到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水升高了,烏鴉就喝著水了。
就這樣,教師邊講邊問,學生邊聽故事邊答問題,邊認識生字,興趣盎然,一點兒也不感到枯燥,更不增加學生的負擔。
當然,也可以把一篇課文中的生字集中提出先教,或部分先教,或學了課文后重點教。方法多種多樣,視具體課文、具體生字而定。總之,識字教學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識字的效率。
- 《烏鴉喝水》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之一佚名 一、課時要求: 1、講讀2——4小節,使學生知道烏鴉用什么辦法喝到水,教育學生遇到困難要多動腦筋,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來解決。 2、理解“到處、又、很、也、怎么辦、一個一個”等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 《烏鴉喝水》
教學設計之十一佚名 教學目標: 1、認識“烏、鴉”等9個生字。會寫“辦法”兩個字。 2、通過多種方法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明白遇到困難應仔細觀察、開動腦筋,積極想辦法解決。 教學重點:通過多種方法朗讀,感悟課文。...
- 《烏鴉喝水》
教學設計之十一年 張賢慧 教學目標: 1、認識"烏鴉"等9個生字,會寫"辦、法"兩個字。 2、初讀課文,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讀準課文的字音,讀通句子。...
- 《烏鴉喝水》
教學設計之九作者:實驗小學 朱萍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認識9個生字,會寫3個字。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學會第一節課文。 重點難點: 1 認識9個生字,會寫3個字。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 《烏鴉喝水》
教學設計之八佚名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9個生字。綠線內的3個只識不寫。認識2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遇到難題,要開動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 《烏鴉喝水》
教學設計之七新疆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教研室 盧雪 教材分析 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9課。這一單元的主題是“遇到困難怎么辦?動動腦筋,你一定會有解決的辦法”。...
- 《稱象》教學設計之四
北京豐臺實驗學校 特級教師 劉大鳳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講的是曹操的兒子曹沖小時候稱象的故事。這個故事說明遇事動腦筋,想辦法,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全文共有五個自然段,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
- 《稱象》教學設計之三
佚名 設計理念: 1、《稱象》是一篇傳統課文,記敘了曹操的兒子曹沖在七歲時就動腦筋想辦法稱出大象的體重。課文的重難點均應放在第3、4段的理解上。...
- 愛爸爸媽媽
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看懂圖意,讀懂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朗讀的同時,受到爸爸、媽媽、尊敬長輩的教育。 教學重點: 1.看懂圖意,讀懂課文內容。 2.朗讀課文,受到的教育。...
- 一年級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