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 金扁擔(通用2篇)
五年級 金扁擔 篇1
教學內容:
一、 復習常規(包括《師生問好歌》、發聲練習等)
二、 學習歌曲《金扁擔》
教學目的:
一、 指導學生掌握發聲技巧及合唱技巧。
二、 指導學生以歡快、喜悅的心情唱好歌曲,要求學生能正確表達歌曲的內容。
三、 復習變拍子,掌握歌曲的節拍規律,唱好上波音。
教材分析:
歌曲《金扁擔》是一道苗族兒童歌曲,歌中所唱的"金扁擔"是苗家對新公路的親切稱呼。歌曲表達了改革開放以來,遠離城鎮的苗家山寨修起了新公路, 苗族人民歌唱新生活的喜悅心情。
歌曲的節奏明快、舒展,旋律活潑、流暢。其結構是一個帶再現的三部曲式。主部是一個上、下句結構的段落,兩個樂句在節奏上完全一致,富于舞蹈性的拍子節奏型加上偶爾在第二拍上出現的上波音,不但使整個音樂呈現出熱烈、興奮、活潑、歡快的情緒、而且使歌曲散發出濃郁的苗族地方音樂色彩和韻味。對比性中段采用二拍子,其舒展的節奏,富于歌唱性的旋律,與主部形成鮮明的對比。再現段落后半部分的擴展,補充和二聲部演唱等處理,使人們沉浸在苗家人民載歌載舞,歌唱山寨今日一派繁榮的歡樂氣氛之中。
教學難點 :
掌握歌曲風格,唱好上波音以及前倚音,掌握八分休止符的停頓。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唱好合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具準備:
紙剪波音記號若干,笑娃娃臉一個,金扁擔掛圖、歌單、豎笛、鋼琴。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
一、 師生問好
二、 發聲練習
1、 發聲練習3
唱頓音時聲音要短促、跳躍、富于彈性,音與音之間氣息保持好,做到音斷氣不斷。體會小腹間的急速跳動。唱a時注意連貫氣息保持,中間換氣。
2、 發聲練習9
吐字清晰,口形不宜大,找發音位置,高低聲部互相靠攏,力求和諧、統一。
步驟:
a、 分別視唱或視奏兩個聲部。
b、 帶詞唱,堅笛伴奏。
c、 堅笛、鋼琴伴奏合唱。
三、音準聽辨訓練
聽一聽,唱一唱。
老師給出上方音或下方音,讓學生聽辨并唱出下方音或上方音。
四、樂曲唱奏練習(學習歌曲難點部分)
1、 分析樂曲拍號及結構。
2、 劃拍跟琴聲視唱,先進入第一聲部,再進入二聲部。
3、 問 叫什么記號,請學生唱唱,用堅笛吹一吹
4、 在樂譜中加入 ,唱一唱 說一說比以前有會么不同。(更活潑、風趣)
5、 自由吹一吹,唱一唱。
6、 合唱、堅笛伴奏,唱的同學邊唱邊拍手、拍臂、拍臂,感受樂曲的拍子及強弱。
五、學習歌曲《金扁擔》
1、 出示不帶歌曲名稱的歌單,分析歌曲的拍號、調號。
2、 請同學們聽老師范唱,并捻拍感受歌曲中拍號的變換。
3、 提問:同學們聽了歌曲以后想到了什么?(想到了從山溝溝里修出了一條新公路直通大城市,從此山溝溝里的人富起來了)
4、 老師補充:人們富裕了,多虧有了這條新修的公路,公路好像金扁擔,挑著城鄉奔"四化"。同學們,我們來給這道歌取個名字好嗎?(回答正確后,將準備好的歌曲名稱貼在歌單上)
5、 請同學們跟著音樂按節奏朗讀歌詞。
6、 請同學們自己吹一吹、唱一唱,自己學歌曲。
7、 問一問:歌曲第三樂段與第一樂段相比較,有什么相同及不同之處(第三樂段與第一樂段主旋律基本不相同,是第一段的再現,它的形式更豐富、更富有激情。)
8、 請學生堅笛伴奏(能夠伴奏的同學自己站起來)其它同學心想歌詞,學唱第一樂段。
9、 以活潑、喜悅的心情演唱第一樂段(堅笛以及鋼琴伴奏)
10、 學習歌曲第二樂段。
a、 請出一名同學用堅笛吹奏第二樂段,其它同學輕聲哼唱,并用自己認為恰當的動作來表現樂曲。
b、 提問:同學們覺得這一段音樂有什么特點?(柔美、舒展) 與第一、三樂段有什么不同?(拍號不同)
c、 請同學們看前倚音 如果把前倚音去掉,大家唱一唱,比較一下好不好?(不好) 為什么?(沒有前倚音樂曲顯得呆板,加上前倚音后,使樂曲更有特色,更婉轉優美。)
d、 視唱這一樂段,注意八分休止符的停頓。
e、 聽琴聲輕唱歌詞,糾正不準確的地方。
11、學唱第三樂段
a、 堅笛吹奏,和聲部分進入高聲部,其他同學心想歌詞。
b、 聽琴聲輕唱歌詞。
c、 堅笛吹奏,和聲部分進入低聲部,其他同學心想歌詞。
d、 聽琴聲輕唱歌詞。
e、 堅笛伴奏,演唱第三樂段。
f、 提問:這一段應該怎樣處理呢?啟發學生:公路修好了,人們高不高興呀?(高興) 高興的時候我們最愛怎樣?(笑) 你們看山花笑了,爺爺笑了,再聽,老師也在笑。范唱
并在此處貼上笑娃娃臉以提示。
g、 請學生跟老師一起唱,并接下去,充滿激情地演唱第三樂段。
12、學習歌曲結束
a、 歌曲結束句,把歌曲推向高潮并干脆利落的結尾。拍號為
b、 請同學們看高聲部中 及低聲部中
c、 視唱或視奏高聲部,請同學們注意八分休止符的停頓。
d、 唱詞。
e、 視唱或視奏低聲部,請同學們注意唱好附點四分音符也注意八分休止符的停頓。
f、 唱詞。
g、 堅笛伴奏、合唱。
13、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想吹堅笛的同學可以吹。
六、課堂小結
這道歌曲的節奏明快、舒展、旋律活潑、流暢,其結構是一個帶再現的三部曲式。《金扁擔》是一道苗族兒童歌曲。歌中所唱的《金扁擔》是苗家對新公路的親切稱呼。歌曲表達了改革開放以來,遠離城鎮的苗家山寨修起了新公路,苗族人民歌唱新生活的喜悅心情。今天,我們也一起來分享了苗家人的喜悅,下去之后,希望同學們能練習吹奏歌曲,并進一步感受歌曲。
五年級 金扁擔 篇2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綜合訓練一。
教學目的:1、能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用熱烈的情緒贊頌我國城鄉建設。
2、認識上波音記號,并初步掌握其唱法。
教學難點 :二聲部合唱
教學手段:錄音機、磁帶、課件。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1、復習唱歌的基本要領及要求。
2、發聲練習:(WU、YU)
注意:發聲要均衡、要和諧。注意力度的變化。
二、學唱《金扁擔》
歌曲介紹:《金扁擔》是一首民歌風格濃郁的苗族兒童歌曲,由帶再現的三段體構成。歌曲以明快、活潑、流暢的音調抒發了迅猛發展的“四化”建設給苗家人民帶來的幸福與喜悅。
1、初聽歌曲,思考下列問題。
a、歌曲可以分成幾段?
b、“金扁擔”指的是什么?
c、找出上波音記號,并寫一寫。
2、復聽歌曲
a、有感情的朗誦歌詞。
b、隨著范唱輕唱歌曲。
c、著重演唱好第一樂句的上波音。
3、齊唱歌曲
歌曲情緒要求(歡快——抒情——更歡快)
三、小結
四、課后反思:
本堂課主要設計目的是,在復習好已往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用優美的聲音、愉悅的表情唱好本學期第一首歌曲。從學生的課堂表現來看,這節課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大部分孩子都能在臉上浮現出燦爛的笑容,而老師也可以從他們的笑容中收獲成功。這節課給我的另一個感觸是:教師,尤其是作為要給孩子們帶來快樂的音樂教師,有時應該在課堂上運用些詼諧的語言,這樣更有利于縮近與學生心靈之間的距離,這樣能讓你的學生更喜歡你,更有利于教學。
金 扁 擔
教學內容:
1、 歌曲《金扁擔》、綜合訓練二
2、 口琴學習
教學目的:1、用優美和歡快的情緒,熱情贊頌我國城鄉的四化建設。合唱時做到聲部統一、和諧。
2、為歌曲編配簡單的舞蹈動作。
教學難點 :兩聲部合唱部分的把握
教學過程 :
一、 發聲訓練:綜合訓練
注意:發聲要均衡、聲部要和諧。注意力度的變化。
二、學唱歌曲
1、復習曲譜,請學生用LU來哼唱歌曲。
2、讓學生看苗族的美麗景色,聽歌曲。
復聽錄音,讓學生說出歌曲特點。
歌曲分為三段,旋律明快、活潑。
朗讀歌詞,分小組討論得出三段的意思。
第一段:小司機開車在路上,好像在翩翩起舞。
第二段:描寫了苗家兒童對山鄉、對祖國的無限熱愛。
第三段:仿佛美好的景色出現在人們眼前。
聽錄音,體會三段的意思。
用心跟錄音機模唱。
以歡快、活潑的情緒大聲唱歌曲。
三、綜合訓練二
1、教師引導學生分析:
第2題的那幾個音音群相近?結束句的音應該怎樣?
題目所要求的情緒是怎樣的?
2、分小組討論,看那組編寫的好
視唱學生編寫的旋律。
四、口琴學習
1、學會正確的拿住口琴。(左手——低音部分、右手——高音部分)
2、找到 “1” 音。 (從左手往右手方向數到第9個孔,然后吹出來就是“1”)
注意:用耳朵聽聽是不是只有一個音,會不會同時出現了好幾個音,改正方法是縮小嘴巴的吹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