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性探究性主題班會教案
中考課改卷客觀題所占比重越來越少,而主觀表達題的比重則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更加注重對考生知識生成過程的考查,設計了大量“開放性試題”。對開放性試題的評分沒有刻板的標準,答案不再是唯一的,而是開放的,只要符合要求,具有一定的綜合水平言之有理即可。考生做這種試題不僅沒有恐懼感、壓抑感,而且充滿著創造的激情和情趣,這對引領考生的綜合素質發展、主動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
盤點去年眾多的中考課改卷,并將這些課改卷與大綱卷加以比較,我們發現課改卷立足于改變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使考試評價愈加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除了繼續吸納往年中考語文試題中呈現的優點和亮點外,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加強開放性探究性。可以預見,這一趨勢將在XX年中考中繼續擴大,在教學和備考中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悉心研究教材、研究教學大綱,把握其精髓,深入領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精神,實現考試與課程改革無縫對接,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
開放性試題的最大特點是:考試不再游離于學生的學習之外,不再凌駕于學生的學習之上,解題過程成為學生的另一種學習過程。
開放探究型試題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幾種情況:
開放式名句默寫
示例1:(靈武卷)酒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古人借“酒”表達情懷的詩句很多,請你寫出一句帶“酒”字的古詩句(前后要連貫)。________,________。
示例2:(浙江卷)請選擇你喜愛的古詩文中的名句作為座右銘,提醒自己正確對待困境(寫出連續兩句)。________,________。
示例3:(安徽卷)連戰、宋楚瑜的大陸之行,又一次證明:故鄉,人的生命之根。請寫出兩句表達鄉情鄉愁的古代詩歌名句:________,________。
這些形式活潑的名句默寫題,都設置了具體的情境,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查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運用古詩文的能力,為學生提供了較大的選擇空間,有利于學生展示自己豐富的古詩文積累情況。
開放式名著閱讀
示例4:(海淀卷)某出版社要出版一套“中學生喜愛的中外名作”叢書,請你從下面列出的篇目中選擇一部(篇)推薦給出版社,并寫出推薦理由。
《背影》、《西游記》、《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熱愛生命》、《湯姆·索亞歷險記》、《“諾曼底”號遇難記》示例5:(廣東卷)班上開展題為“話說英雄”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閱讀參考資料《感動中國XX年頒獎詞》(節選),按后面要求做好準備。
感動中國XX年頒獎詞(節選)任長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一個女英雄。掃惡打黑,除暴安良,她鐵面無私;噓寒問暖,扶危濟困,她柔腸百轉。十里長街,白花勝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動在百姓心中的豐碑!一個弱女子能贏得百姓的愛戴,是因為,在她的心里有對百姓最虔誠的尊重!
(1)請你從讀過的文學名著中推薦一位令自己感動的英雄人物。
(2)寫一段簡短的話,向同學們介紹這位令你感動的英雄人物。要求像“頒獎詞”一樣簡潔流暢,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跡,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
示例6:(河北卷)請你根據《課程標準》推薦的課外閱讀名著,在下面橫線上寫出相應的內容。
讀《________》(名著名稱)我了解到(內容)________這些題的設計具有一定的開放度,但有所限制,并要求學生在閱讀的名著中搜尋符合題目要求的作品來回答,以靈活多變的形式來考查學生課外名著閱讀的實際水平,以防止學生死記硬背“名著導讀”類材料中的內容。
開放式活動設計
示例7:(陜西卷)請參加下列綜合性學習活動。學校舉辦“推廣普通話活動周”,同學們都積極參與這項活動。
(1)請你設計一條富有感染力的宣傳語。(2)你認為在活動周中應開展哪些語文活動?請列舉三項。
(3)就學校如何推廣普通話問題,請你向校長提出一條富有創意的建議。
(4)一個時期以來,廣播電視上方言節目頻頻出現。
校報記者請你結合此現象談談對推廣普通話的看法。
示例8:(武漢卷)武漢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正在全市開展“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的創建活動,作為校園的主人,請你完成下面的任務:
(1)擬一條提倡語言文字規范化的宣傳標語。(2)從你們班的實際出發策劃一次活動,幫助同學們解決用字用語方面存在問題。
存在的問題:________________活動創意:________________這是開放性很強的試題,絕沒有任何“標準”樣式。完成這道試題,學生需要調動自己的語言詞匯的積累、品味揣摩文字的能力以及審美情趣。這種開放性試題可以促使學生盡情地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和才華,真正將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和態度融入學生的學習過程。
開放式“綜合性學習”
示例9:(南京卷)在“漫游語文世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同學們搜集到以下資料,你能解決其中的疑難嗎?
(1)某劇院前貼出一張海報,上寫“豹子頭刊金印后,野豬林伏灑家前”。據此,可猜測這場戲與《水滸》中_________和________兩位英雄有關。(請填寫人名)(2)大街上掛出了兩條橫幅廣告:“匯聲匯色”炒外匯慧聲慧色———陳慧琳南京演唱會廣告中“匯聲匯色”與“慧聲慧色”兩個詞都是仿自_________(填一成語),對這類語言現象,褒貶不一,你持何種態度?請說出你的看法與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