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的財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主題班會案例
終身的財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主題班會案例
作者:夏村鎮初級中學 6·2班 邵海燕
班會目的:
1、讓學生發現并改正不良習慣,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讓學生充分意識到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的重要作用,提高培養好學習習慣的自覺性。
班會準備:
1、讓學生總結自己學習上的壞習慣和好習慣(包括同學的好習慣)
2、多媒體課件及相關表格。
班會過程:
一、導入
師: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拴得住一頭千斤重的大象,你相信嗎?
生:怎么可能?不信!
師:不信,給大家講個故事。
(出示課件)
在印度和泰國,馴象人在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就用一條鐵鏈將它綁在水泥柱或鋼柱上,無論小象怎么掙扎都無法掙脫。小象漸漸地習慣了不掙扎,直到長成了大象,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時,也不掙扎。
師提問:“這件事是真實的,大家不防思考一下,小象是被鏈子綁住,而大象則是被什么綁住的呢?”
(學生在互相討論,師趁機認真觀察學生的討論狀況,發現一些不良的習慣)
生1:是心
生2:是思想
老師:思想?
生(大部分):習慣
師:請大家再聽一個故事。
一位沒有繼承人的富豪死后將自己的一大筆遺產贈送給遠房的一位親戚,這位親戚是一個常年靠乞討為生的乞丐。這名接受遺產的乞丐立即身價一變,成了百萬富翁。新聞記者便來采訪這名幸運的乞丐:“你繼承了遺產之后,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大家猜一猜乞丐會怎么回答?
生1:好吃的食物
生2:衣服
生3:房子、汽車……
生4:很多好東西分給其他乞丐
……
師多媒體出示答案:乞丐的答案是“我要買一只好一點的碗和一根結實的木棍,這樣我以后出去討飯時方便一些。” 答案很是出人意料,但想想卻又在意料之中。聽了他的答案,你有什么感受?
生1:這是他當乞丐養成的習慣,已經改不過來了。
生2:這個乞丐有再多的錢,他也不會花,他的思維只圍繞在乞討這件事上。
師:這兩則故事讓我們震撼,習慣的力量原來如此巨大,在不知不覺當中,我們的命運就被掌握其中了,所以人們說性格決定命運,而習慣塑造性格,所以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我們來說是一筆終身的財富,我們這次班會的主題就是《終身的財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習慣的力量——細節決定成敗
師:據科學家證實,一件行為連續重復21次即可成為習慣(一般也以三十天為準),成為習慣即可成為自然,直至終生。
習慣是一個人的資本,你有了好習慣,你一輩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你有了壞習慣,你一輩子有償還不了的債務。不信我們可以看看這個例子:
(課件展示案例):
XX年1月18日下午1時46分,在武漢某高校研究生考點外,一考生被幾個保安人員攔下,被告知超過了規定入場時間(1時45分),眼睜睜地失去了考試資格。該考生說,為了專心備考,他辭掉了網絡公司的工作,犧牲了很多東西,到頭來卻因為這個緣故被拒之門外。在上海,也有考研生因為進不了考場而痛哭流涕,其中一位不斷向老師苦苦哀求:“我為今年考研已經準備了3年,我很有信心考上,老師給我一次機會吧。”
生:就因為遲到就毀了一生啊,真是可怕!
師:是啊,遲到看起來是小事,但這是個壞習慣。淚水,值得同情;規則,應該遵守。如果那些習慣踩著鈴聲進教室的同學還不改掉這個壞習慣,我不敢保證,下個流淚求情的人不是你。
三、心靈體操——看自己一天的時間利用率高不高
我們現階段正接受教育,為了美好的明天而刻苦學習,為了創造輝煌的未來,我們必須改掉許多不良習慣,剛才仔細觀察了大家討論時候的表現,我發現了很多同學的壞習慣,正是這些壞習慣影響了學習效率,不信,我們可以再做一道學習時間利用率的計算題,看自己一天時間的利用率高不高。請大家結合自己的實際填一下這個表格。
(發放表格)
看我的一天是怎么度過的?
時間類別
所需時間
上課時間
你利用了的課余時間
平均每節課多少分鐘后才能集中精神聽課
上課時發呆時間
自習課上閑聊、發呆時間
自習課上找、借東西所花時間
(學生自己填寫表格)
師:學習(工作)時間=上課時間+自習時間+真正利用的課余時間-發呆時間-閑聊時間-借東西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