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認讀能力
淺談小學低段英語認讀能力的培養(yǎng) 認讀能力實際是英語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對于小學生而言,若能夠閱讀未學過的句子、段落或較淺顯的篇章,并能夠理解或大部分理解其含義,對于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1、單詞教學時,單詞和實物或圖片同時出現(xiàn)對于初學英語的學生來說,詞匯的音、形特點顯然不如實物本身或色彩鮮艷的圖畫更能吸引他們的關注與興趣。在教新單詞時,教師應將單詞與實物或圖片同時呈現(xiàn),而且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觀察單詞的形式和模仿單詞的正確發(fā)音。例如在教學生單詞eye時,兩個字母e就象是一雙眼睛,而中間的y則象是鼻子。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人們在觀察客觀對象的時候,傾向于先把握對象的整體,然后再去注意其組成部分。因此不能讓小學生嚼單個的文字,更不能讓他們死背單詞。我嘗試在認讀的過程中,把單詞和句子作為一個整體教給學生,而不去分析其組成部分,這樣避免了他們在認讀時將英文單詞和漢語拼音易混淆的現(xiàn)象。
2、朗讀課文時,要求學生注意單詞而非圖片為了培養(yǎng)學生在朗讀時留意單詞的習慣,我嘗試在教一年級的學生朗讀課文時用食指點讀單詞和句子。這樣把學生的注意力從五顏六色的圖畫中吸引到單詞和句子上來。為了增加讀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興趣,我還跟學生玩一些競賽性的游戲。例如,由老師發(fā)出指令“Point at the word CAT.”學生迅速用手指點該單詞,并大聲讀出來。到了二年級,我又對他們作了“眼睛代替手指”的要求。即雙手拿書,嘴唇活動的速度要跟上眼睛掃視的速度,并且大聲朗讀出來。為了培養(yǎng)他們“目視”閱讀的習慣,我采用了“開火車接龍”讀課文和短文的方法對他們進行訓練。
3、認讀短文,進一步提高認讀能力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認讀能力,在學生二年級時我自編一些小短文作為課外認讀材料。小短文實際就是把書上的對話、句子和單詞編成一個有情節(jié)的小故事。而且我還把小短文制作成Power Point課件,作為每天的雙基訓練內(nèi)容,每節(jié)課前都用5分鐘進行短文認讀。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認讀能力,又復習了課文內(nèi)容和句型,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英語語感,可謂一舉數(shù)得。為了照顧到每個學生的接受能力,我采取公開招募“小考官”等方法由學習好的學生輔導學習有困難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