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健康活動:選配健康郊游餐
第一層多吃主食是什么意思?
一天中多吃水果不吃蔬菜行不行?為什么?(兩類食物營養不能代替)多吃葷菜少吃飯,可以嗎?
豆制品有哪些?
麻團、烤肉、炸雞腿,可香啦,我特別愛吃,你對我有意見嗎?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是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結合中國居民的膳食結構特點,把平衡膳食的原則轉化為各類食物的重量,便于在日常生活中實行。平衡膳食寶塔提出了改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狀況的奮斗目標,早期營養觀念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引導孩子們創編的"平衡膳食寶塔歌"形象易懂,朗朗上口,便于記憶和運用。
(三)分組選配,實踐提高1、三人一組挑選健康郊游餐。
選配前討論一個問題:郊游餐怎么解決蔬菜的問題?
選配前提醒兩點要求:(1)挑選一份夠一個人吃的搭配合理有營養的郊游餐。(2)多吃糖有增加齲齒的危險,所以很甜的食物要少選。
老師適時觀察每組幼兒選購時的側重點,以便評價。
2、評價健康郊游餐。
評價--幼兒互評,給郊游餐插上相應的星星評價牌。
討論--老師就幼兒評價結果作分析提問。(如:某某組你們真棒!得到的都是三星評價牌,某某組得到的是一星評價牌,請評價的幼兒說說理由。(啟發幼兒能依據平衡膳食寶塔分析)如果出現個別幼兒的特殊營養問題,教師用營養知識作適當的補充引導。(如可能有個別幼兒的腸胃對新鮮牛奶有乳糖不耐情況,可以選擇酸奶)"食育" 就是加強營養健康教育,也就是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教育。有效的食育不僅是營養健康知識的學習,還包括滿足身心需要的愉快實踐。只有通過親身體驗、嘗試所得到的有關健康的知識,才是孩子最感興趣的,也是他們最容易記住并內化的。幼兒在活動中變被動的接受者為主動的參與者、享受者。三人一組使不同能力的幼兒在合作中互補優勢,分享喜悅,提高了活動效益。
(四)小結延伸柳樹發芽了嗎?迎春花吹喇叭了嗎?蜜蜂出來采花蜜了嗎?我們太想去春游了!準備一份健康郊游餐,你會了嗎?
最后老師還要友情提醒大家:水能夠幫助身體吸收營養,不喝水營養就不能吸收。一天中要多喝水,所以別忘了出發前給你的小水壺灌滿白開水哦!
教學活動的習得最終必須服務于實際生活,幼兒應該在生活中體驗習得的經驗,反復經歷愉快的實踐。
五、設計反思本人在活動設計中盡力體現健康教育生活化的理念,抓住時令機會,貼近幼兒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郊游題材,啟發幼兒運用習得經驗主動投入愉快的實踐。
活動目標注意涵蓋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三方面的培養目標,目標闡述合理可行;環節設計緊緊圍繞目標,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營養健康教育與模擬實踐相結合,親身參與和同伴評價相結合,個人探究與合作分享相結合;教師是細心的傾聽者、耐心的引領者、熱心的支持者;活動重在提升幼兒運用平衡膳食寶塔的實際能力,為一生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全面、均衡、適量――培養健康的飲食行為"是今年全國學生營養日的主題。云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校與少兒衛生科主任常利濤表示,在學生階段,特別是9~22歲之間,人體生長正處于"勻速增長"、"加速增長"、"緩慢增長"三個不同又相互聯系的階段。而這個年齡階段又正是長身體,長體力,長知識的階段,學生的身體生長速度明顯加快,活動量大,學習負擔重,正是長身體,長體力,長知識的階段,對能量和營養的需求超過成人。同時,學生階段又是良好的飲食習慣和行為形成的關鍵時期。常利濤認為,營養是提高人口素質的投資,這種投資是帶有基礎性質的,因為兒童的身體發育,健康水平與國家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及學生今后的生存質量的提高都有著遠期的關系。因此,在學生時期培養全面、均衡、適量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