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音樂:打擊樂《加油干》(通用5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打擊樂《加油干》 篇1
活動名稱:加油干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勞動性質的音樂,并在即興創編歌詞及模仿勞動動作的基礎上,學習演奏打擊樂器。
2、培養幼兒看指揮演奏打擊樂器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在日常生活中,帶領幼兒參加勞動(如抬桌子、搬小椅子、擦桌椅、櫥柜等)。
2、人手一件樂器(碰鈴、鈴鼓、沙球等),操作圖《加油干》一張
3、大鼓一個(或鈸)。
活動過程:
1、復習韻律活動:理發店。
2、觀看操作卡片畫面,感知勞動性質的音樂。
(1)聽了音樂有什么感受?你好象聽到了什么?
(2)學唱歌曲“加油干”,并在會唱歌的基礎上,為歌曲第5—7小節創編歌詞。“我們 大家 |抬桌子呀 抬桌子呀 |抬桌子|”等。引導幼兒把做過的勞動動作編到歌曲中去。“嗬嗨”要唱得有力,以表示用勁干活。
(3)創編動作。
讓幼兒聽辯這首歌什么地方唱得慢?什么地方唱得快?(慢的地方表示在用力勞動;快的地方表示勞動很快樂。)
慢的部分(1—4、8—9小節)啟發幼兒根據所編的勞動內容,做相應的勞動動作。
快的部分(5—7小節)用拍手等表示勞動快樂。
“嗬嘿”表示很用勁,可啟發幼兒邊喊“嗬嘿”,邊跺腳或邊擦汗等。
引導幼兒創編出各種不同的勞動中的動作。
3、學習打擊樂。
(1)全體幼兒隨音樂做動作。用合拍的拍手(* *|)表示干活,較快地拍手( |)表示勞動的快樂,邊拍手邊跺腳邊喊“嗬嘿”表示很用勁。
(2)在全體動作熟練的基礎上,看指揮做分聲部動作。老師的手指到哪邊,哪邊的幼兒就隨音樂拍手。“嗬嘿”時全體幼兒一起拍手、跺腳、喊“嗬嘿”。
(3)注意讓幼兒聽聽好前奏,認真看指揮,演奏打擊樂器,在節奏較快的部分,要敲的輕些。
(4)在“嗬嘿”處增加大鼓或鈸,以表示有力。
在活動開始處,可以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延安革命老區,八路軍和老百姓共同參加生產勞動,干得熱火朝天,勞動的場面非常熱烈。然后再引出課題欣賞音樂,這樣孩子們對音樂就有了一種親切感,對音樂理解得也非常快。
活動反思:
結合實際,讓幼兒有勞動的親身感受,幼兒在活動中的創造性還是比較強的,能夠創編出各種動作,能根據音樂的快慢創編出不同的動作。如錢自勤說用拍肩來表示慢的音樂,用跺腳來表示快的音樂;還用拍腿和拍手表示慢和快的音樂……總之孩子們說出了許多他們的感受,孩子們對音樂的感受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幼兒對打擊樂器的操作很感興趣,孩子們個個全身心投入活動中。但由于使用的不多,而操作不是很熟練,部分幼兒的節奏掌握的不夠好,特別是操作沙球的幼兒,節奏不能很好掌握,后調換了兩次都是這種情況,看來對沙球的使用還需加強,如在區域活動中加強練習等。另外由于音樂比較快,所以八分音符的節奏沒有練習,幼兒全部操作的四分音符練習。整體效果比較好,以后打擊樂活動要多進行。
幼兒園大班音樂:打擊樂《加油干》 篇2
活動名稱:加油干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勞動性質的音樂,并在即興創編歌詞及模仿勞動動作的基礎上,學習演奏打擊樂器。
2、培養幼兒看指揮演奏打擊樂器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在日常生活中,帶領幼兒參加勞動(如抬桌子、搬小椅子、擦桌椅、櫥柜等)。
2、人手一件樂器(碰鈴、鈴鼓、沙球等),操作圖《加油干》一張
3、大鼓一個(或鈸)。
活動過程:
1、復習韻律活動:理發店。
2、觀看操作卡片畫面,感知勞動性質的音樂。
(1)聽了音樂有什么感受?你好象聽到了什么?
(2)學唱歌曲“加油干”,并在會唱歌的基礎上,為歌曲第5—7小節創編歌詞。“我們 大家 |抬桌子呀 抬桌子呀 |抬桌子|”等。引導幼兒把做過的勞動動作編到歌曲中去。“嗬嗨”要唱得有力,以表示用勁干活。
(3)創編動作。
讓幼兒聽辯這首歌什么地方唱得慢?什么地方唱得快?(慢的地方表示在用力勞動;快的地方表示勞動很快樂。)
慢的部分(1—4、8—9小節)啟發幼兒根據所編的勞動內容,做相應的勞動動作。
快的部分(5—7小節)用拍手等表示勞動快樂。
“嗬嘿”表示很用勁,可啟發幼兒邊喊“嗬嘿”,邊跺腳或邊擦汗等。
引導幼兒創編出各種不同的勞動中的動作。
3、學習打擊樂。
(1)全體幼兒隨音樂做動作。用合拍的拍手(* *|)表示干活,較快地拍手( |)表示勞動的快樂,邊拍手邊跺腳邊喊“嗬嘿”表示很用勁。
(2)在全體動作熟練的基礎上,看指揮做分聲部動作。老師的手指到哪邊,哪邊的幼兒就隨音樂拍手。“嗬嘿”時全體幼兒一起拍手、跺腳、喊“嗬嘿”。
(3)注意讓幼兒聽聽好前奏,認真看指揮,演奏打擊樂器,在節奏較快的部分,要敲的輕些。
(4)在“嗬嘿”處增加大鼓或鈸,以表示有力。
在活動開始處,可以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延安革命老區,八路軍和老百姓共同參加生產勞動,干得熱火朝天,勞動的場面非常熱烈。然后再引出課題欣賞音樂,這樣孩子們對音樂就有了一種親切感,對音樂理解得也非常快。
活動反思:
結合實際,讓幼兒有勞動的親身感受,幼兒在活動中的創造性還是比較強的,能夠創編出各種動作,能根據音樂的快慢創編出不同的動作。如錢自勤說用拍肩來表示慢的音樂,用跺腳來表示快的音樂;還用拍腿和拍手表示慢和快的音樂……總之孩子們說出了許多他們的感受,孩子們對音樂的感受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幼兒對打擊樂器的操作很感興趣,孩子們個個全身心投入活動中。但由于使用的不多,而操作不是很熟練,部分幼兒的節奏掌握的不夠好,特別是操作沙球的幼兒,節奏不能很好掌握,后調換了兩次都是這種情況,看來對沙球的使用還需加強,如在區域活動中加強練習等。另外由于音樂比較快,所以八分音符的節奏沒有練習,幼兒全部操作的四分音符練習。整體效果比較好,以后打擊樂活動要多進行。
幼兒園大班音樂:打擊樂《加油干》 篇3
設計意圖:
“加油干”是一首產生并應用于勞動的民間歌曲,大家熟悉的勞動號子,歌曲簡短有力度,很適合培養幼兒感知和表現歌曲速度和力度變化:曲調明快簡單,易學易唱;節奏是四二拍子,強弱分明;氣質風格上直爽、豪邁、熱情、高昂;語言方面簡單明了,富有節奏。非常適合中班幼兒嘗試和表現。所以我設計了這節音樂課《加油干》,《加油干》的勞動場景來源于幼兒周圍的生活,使本次歌唱教學活動因貼近生活變得更加親切。如果活動中教師從感受歌曲的旋律入手;以圖譜的輔助、教師的范唱讓幼兒熟悉歌曲內容;通過傾聽、動作和情緒的渲染,引導幼兒用熱情、有力、歡快的聲音演唱,表現歌曲中勞動號子的歡快、有力,讓幼兒在主動、快樂的參與中體驗歌唱的快樂。在幼兒學唱歌曲的同時結合手部動作,更加讓幼兒體會到歌曲“加油干”的有力特點 ,運用打擊樂器對該節奏樂活動進行演奏,不僅能充分體現雄壯有力形象的藝術作品所帶來的精神振奮的愉悅情緒,還能讓幼兒對打擊樂的參與和創作性更深一步的加深。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所表現的內容,感受歌曲中勞動號子歡快、有力的旋律、節奏及風格風格。
2.引導幼兒用熱情、有力、歡快的聲音歌唱,表現勞動者積極的情緒情感。
3、初步認識圖譜,學習看指揮用自然的聲音進行演唱,并能表現“嗬嘿”的氣勢。
4、喜歡參與活動,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認識圖譜并能看指揮進行演唱,并能表現“嗬嘿”的氣勢。
活動準備
1、課件:節奏圖譜、《軍民大生產—加油干》電影片段、
2、音樂《加油干》。
3、場地布置,幼兒座位呈馬蹄形擺放,
活動過程:
一、 觀看音樂伴奏的課件,感受樂曲,熟悉旋律,提問
( 1)、請寶貝們看一看,他們在干嘛?(勞動)看看人們在勞動時是怎樣的,發出什么聲音。
( 2)、請幼兒自由討論看過電影后有什么感覺,最喜歡電影里的什么聲音,當你勞動時你會用什么聲音為伙伴加油?
二、 學唱歌曲《加油干》
1.師:加油干是一首勞動時加油的歌曲,每當聽到這首歌曲,勞動起來會更有勁、更有精神。老師知道寶貝們都很愛勞動,我們也來學下這首為勞動加油的歌吧。放歌曲《加油干》。
2.教師范唱。(無音樂伴奏)
請幼兒說說老師唱了什么?現在老師來勞動,你們來為我加油。你們聽老師勞動的時候,嘴巴里會發出什么聲音?(引出“嗨喲”)
3.師:現在你們來勞動,老師為你們唱加油歌!(師幼齊練唱)
幼兒跟著老師演唱。
4.師生完整演唱。
①.幼兒跟著教師哼唱,并隨音樂有力地喊出“嗬嗨” 。
② .教師與幼兒合作演唱,教師唱主體部分,幼兒唱象聲詞部分,其中在演唱“嗬嗨”時揮動拳頭表示加油。
③ .幼兒完整學唱歌曲,表現勞動者有力、快樂的樣子。
5、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的節奏和力度。
(1)鼓勵幼兒用拍手的動作表現歌曲的快慢節奏。
(2)引導幼兒反思自己拍手的節奏。提問:音樂慢的地方,我們拍手的速度怎樣?音樂快的地方呢?
(3)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身體表現動作。
(4)幼兒邊聽音樂邊練習身體動作。
6、用打擊樂器打節奏
(1)我們用手拍出來的聲音太小,表現不出加油干的勁頭今天呀,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些東西,它發出來聲音可好聽了(拿出打擊樂器,讓小朋友們自己搖搖敲敲打打)。
(2)大家奏出來的聲音很亂,不好聽,來跟著老師有節奏的練習一下(1 2 1 2 1234 )。
(3)跟著音樂演奏(老師打小鼓)。
7、大家一起合作演唱加油干,動作自由表現。
幼兒園大班音樂:打擊樂《加油干》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感受歌曲明快、有力的特點。
2、初步學習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幻燈片(農民伯伯圖片、人們勞動的圖片)、鋼琴、音樂伴奏、信三封。
2、節奏譜、樂器(大鼓、鈴鼓、圓舞板、雙響筒)。
3、幼兒已學會唱歌曲《加油干》。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旋律入場)談話導入。
(展示農民伯伯幻燈片)他是誰?老師今天收到了農民伯伯寄來的一封信(出示一封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
1、打開信封念信內容。
2、播放幻燈片,讓幼兒感受勞動的場面。
(1)他們在干什么?
(2)對,他們都在勞動,讓我們唱著《加油干》一起為這些辛勤勞動的人們加加油吧!——邊播放圖片邊放伴奏。
小結:你們唱得真帶勁兒!人們把勞動時發出的這種整齊、有力的呼號聲稱為勞動號子,勞動號子叫的越響,越用力,勞動就越起勁兒。
3、用肢體動作表現歌詞。
提問:
(1)你覺得這首歌里哪一句唱的最有勁兒?——加油干呀么嗬嗨!
(2)你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
(3)你還喜歡哪一句?——戚哩哩哩,嚓啦啦啦,嗦羅羅羅,呔。
(4)這一句是什么感覺?
(5)我也喜歡這一句,那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呀?
4、配樂加動作表現歌曲。
師:(1)那我們把剛才的動作加進去,一起來表演一次。——播放伴奏
(2)嗯,表現的還不錯,如果能合著節拍來表演會更好,我們再來試試
(三)用樂器表演歌曲.
1、展示第二封信內容。
2、出示樂器,讓幼兒認識樂器。
師:哇,這么多的樂器啊!這是鈴鼓(教師示拍一下),這是……還有呢(出示節奏譜)。
3、出示加油干的節奏譜,引導幼兒觀察、徒手練習。
(1)你發現了什么?這個鈴鼓表示什么意思?
(2)這里鈴鼓是不發出聲音的,那有什么辦法可以使鈴鼓不發出聲音?我們來試一試。(三種樂器節奏都讓幼兒徒手拍一次)。——鋼琴伴奏。
(3)除了鈴鼓,還有什么樂器?——引導幼兒雙響筒和圓舞板是在一起的,表示要一起合拍。
4、幼兒拿樂器小組表演。
(1)想不想來當一次小小演奏家(想)。——引導幼兒聽清要求。
(2)好,現在請你去選一樣你喜歡的樂器看好標志坐在一起。
(3)請鈴鼓組來試一試,注意看圖譜哦。其他小演奏家要保管好自己的樂器,跟老師一起來唱。——三種樂器分別練習拍一次。——鋼琴伴奏
5、幼兒集體完整表演。
師:我們看著圖譜一起來合作一下——提醒幼兒注意看圖譜。
6、師幼合作表演。
師:(出示大鼓)哇,老師也有禮物哦,我們一起來演奏吧!——播放伴奏第二次表演。
7、幼兒交換樂器表演。
師:小演奏家想玩下其他樂器嗎?找一個朋友來交換并按地上的樂器標志坐好。
8、師幼再次完整表演。
師:好,我們的演奏馬上就要開始了,準備好了嗎?——播放伴奏表演
(四)出示第三封信。
(1)農民伯伯又來信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農民伯伯說:孩子們,你們演得真好聽!春天來了,我們要春耕播種了,想邀請你們為我們加油、鼓勁兒,好嗎?
(2)讓我們帶上我們的樂器一起出發吧!——邊唱邊演奏(放伴奏帶)
幼兒園大班音樂:打擊樂《加油干》 篇5
活動目標:
1、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嘗試用鈴鼓、響板、大鼓看節奏譜進行演奏。
2、體驗與同伴合奏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1)節奏譜(2)《加油干》音樂(3)打擊樂器若干
2、經驗準備:(1)了解打擊樂器的使用方法(2)熟悉《加油干》音樂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價值分析:通過復習歌曲,感受音樂的特點。)
1、師:出示ppt
師:秋天是豐收的季節,農民伯伯們在干嗎?我們一起為他們加加油。
2、幼兒邊聽鋼琴伴奏邊唱,并表現“嗬嘿”的氣勢。
師:聽到這首歌曲,農民伯伯勞動起來會怎么樣?
師:所以,我們在唱這首歌的時候,哪一句,應該更用力唱?
二、認識節奏圖譜,嘗試演奏。(價值分析:在認識兩種節奏型( |x x)的基礎上,進行合奏。)
(一)認識節奏圖譜,學者看圖譜打擊節奏。
1、分批出示節奏譜,幼兒觀察。
師:這些節奏寶寶你認識嗎?( |x x)、( | )
2、嘗試操作拍手打擊
3、完整出示節奏,聽老師清唱,了解節奏譜和音樂的關系。
問:你發現了什么?(其實,它就是加油干的節奏譜)
4、一起和著清唱嘗試打擊。
師:我們還可以分一分(分兩組進行打擊)
5、出示音樂:聽音樂進行拍手打擊。
三、探索用鈴鼓、響板、大鼓進行合奏。(在學習合奏的基礎上,體驗演奏的樂趣.)
1、聽音樂:多么好聽的音樂,有什么方法讓它更有力?(引導幼兒使用樂器)
2、教師分別出示鈴鼓、響板、大鼓,幼兒自由探索用什么樂器來演奏。
師:三種樂器我們給它分一分:最有力量的讓它在哪里打比較好?
引導發現鈴鼓、響板、大鼓哪種樂器的演奏更有力?更適合在“嗬嘿”處演奏?
(教師將樂器標志放在節奏圖上,幫助幼兒理解記憶。)
4、隨老師清唱演奏練習。
5、聽音樂進行演奏。
6、聽音樂看指揮進行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