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小樹苗》教案(通用6篇)
《愛護小樹苗》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已有經驗的基礎,自由心態下較膽表演和創造,體驗帶小活動的樂趣。
2、在活動過程中,中班幼兒提醒助小班幼兒聽、看的興趣,認真向哥哥姐姐學習,在活動中萌發帶小、教小、小愛的親情。
活動準備:
幼兒之間的互動
活動過程:
一、律動:帶小邊唱邊進教室。(走走停停)
哥哥姐姐要和弟弟妹妹手拉手邊聽音樂邊出去走走啦!
二、語言節奏:
哥哥姐姐會介紹自己的弟弟妹妹的名字。讓我們一起來聽聽。
“這是我的弟弟(妹妹),他(她)叫……,(家呼)他(她)叫……”
三、歌曲《干凈的小手》
哥哥姐姐都很愛干凈,每天都把小手洗得干干凈凈的。
1、哥哥姐姐邊唱邊用舞板伴奏。
2、哥哥姐姐邊唱邊在弟弟妹妹前表演。(第2遍創編歌詞)
3、哥哥姐姐教弟弟妹妹邊唱邊洗手。
四、兒歌:上海童謠《燒小菜》
哥哥姐姐的本領可了,他們還會燒菜,我們弟弟妹妹想不想吃啊?(想)
中班幼兒念上海童謠,弟弟妹妹接后3個字。
五、歌表演《三條魚》
剛才哥哥姐姐表演過了,我們弟弟妹妹也來表演一個好嗎?
弟弟妹妹對著哥哥姐姐唱《三條魚》,拉哥哥姐姐一起表演。
六、老師表演
袁老師也來表演一個節目:鋼琴奏《鈴兒響叮當》。
金老師也來表演一個節目:舞蹈《小牧民》。
七、舞蹈《找朋友》
1、我們櫻桃班和貝貝班的小朋友都成為了好朋友,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找好朋友吧?
2、哥哥姐姐帶著弟弟妹妹拿好小樂曲出教室。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給我的觸動很深,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群剛從托班升入小班的幼兒和一群剛從小班升入中班的幼兒們,在開學僅僅只有5天的時間里,居然能在一起搞這次帶小的活動,而且搞的這么有聲有色,孩子們從活動中得到了快樂,作為老師的我更是樂趣無窮。
在這次活動的準備中,我們班的幼兒與他們自己的哥哥姐姐之間建立了深刻的友情,哥哥姐姐們時常來喂他們吃飯、他們穿鞋子、和他們做游戲、帶他們參觀幼兒園……他們彼此之間已經建立了一種信任和依賴,只要一天看不見哥哥姐姐他們就會家他們。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的各方面能力都有很的提高。一些平時膽小的孩子在活動中能聲唱歌、并能膽的在家面前表演節目;一些平時比較活躍的孩子更是如魚得水,一會和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游戲,一會又和同伴一起舞蹈;一些能力差的孩子在哥哥姐姐助下學會了洗手,學會了上海話,回家還有模有樣的說給爸爸媽媽聽呢!
哥哥姐姐們的變化也是有目共睹的,一些平時比較調皮的孩子自從有了弟弟妹妹后有了一定的責任感,上樓是扶著他們走,座位讓給他們先做,教我們唱歌教我們洗手,連平時自己最喜歡的玩具都讓他們先玩……
這次帶小的音樂活動我們通過游戲化的方法組織幼兒進行音樂活動,并在每個環節中都設計了互動發環節,讓每一個孩子在愉快的活動中,接受音樂的熏陶。律動:走走停停讓幼兒樂在動中;歌曲《干凈的小手》讓幼兒樂在動中;兒歌:上海童謠《燒小菜》讓幼兒樂在趣中;歌表演《三條魚》讓幼兒樂在創造中;舞蹈《找朋友》讓幼兒樂在參與中……
陳老師說過:“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較不好的老師。”是啊?我們付出多少在幼兒是身上我們就能得到多少的回報,孩子們的進步和成長是我們最的.欣慰啊!
《愛護小樹苗》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唱出歌曲中“快別搖樹”的焦急和“快來澆水”的迫切心情。
2、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理解歌詞內容,主動學唱歌曲。
3、懂得要愛護小樹苗、關心小樹苗的成長。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5、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二、活動準備:
在日常活動中,進行愛護公共財物的教育。
三、活動過程:
1、熟悉歌曲旋律。
(1)在《愛護小樹苗》的旋律聲中進入教室。
師:我們一起去散散步,好嗎?找個小椅子坐下來。
(2)隨音樂合拍地拍手。
師:寶寶們,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拍拍手。
(3)創編其他身體動作,隨音樂律動。
師:除了拍手,我們還可以做些什么動作?
教師根據幼兒創編的動作帶領幼兒隨音樂律動三遍。
師:我們來學學他的動作。
2、理解歌詞內容。
(1)教師范唱歌曲。
師:剛才我們聽的那首曲子,老師還能把它唱出來呢!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歌曲中所唱的內容,理解歌詞,并學念歌詞。
師:你聽到歌里唱了些什么?師根據幼兒回答助幼兒歸納歌詞,并引導幼兒一起學念。
師:小朋友做了些什么?周圍的人是怎么說的?
(3)教師再次范唱歌曲23遍。
師:后來小樹苗怎么樣了?我們再來聽一聽。
(4)完整念歌詞23遍。
師:這個曲子的名字就叫《愛護小樹苗》。
3、學唱歌曲。
(1)隨歌曲旋律念歌詞。
師:下面,我們聽著音樂來說一說愛護小樹苗的事情。
(2)合著歌曲旋律主動學唱歌曲。
師:我剛才看見有的小朋友已經跟著琴聲唱起來了,你們想不想來唱呀?
(3)有重點地練習。歌曲中兩種不同的呼喚語氣。
(4)有表情地歌唱。第一段因為很焦急速度稍微快一些;第二段快樂而迫切,速度稍加快。
4、即興歌表演。
組織幼兒邊唱邊做動作,教師集中幼兒的動作,帶領家邊唱邊表演。并從中進一步懂得要 愛護、關心小樹苗。
教學反思:
音樂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手段.本次活動,通 過師幼互動,以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
這首歌曲表現的是兩個小朋友從一開始的“把樹搖”到后來的“把水澆”這一故事情節,本身就具有游戲情節性,如果教師在教學活動設計時能始終都讓幼兒沉靜在表演游戲的快樂之中,效果會更好。運用游戲的語言、創設游戲的環境,讓幼兒在游戲中有更多的機會表現自我,從而尊重了每個孩子的自主發展。
《愛護小樹苗》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初步培養幼兒熱愛自然的情感。
2、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力、
3、豐富幼兒常見花草的簡單知識,助幼兒養成愛護花草的良好行為習慣,知道花草是我們的好朋友。
活動準備:
課件、行為判斷圖片、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情景創設,觀察交流
師:春天來了,我們的陽光苗圃基地建成了,看到這么多的植物,真想來親親綠色,聞聞花香,小朋友你們一定也是這么想的吧。那我們用好聽的聲音給這些小花小草打個招呼吧:小花小草,你們好。
“請你來欣賞一下你周圍的小花小草,一會啊告訴老師你喜歡哪盆花?為什么喜歡它?(開始)
(二)展開:
1、欣賞花,豐富有關花的知識
提問:
(1)你喜歡哪盆花?為什么?(水仙可以直接放在水里種植,還能夠吸油煙呢、碧玉葉子橢圓形,濃綠色,有點亮有光澤,草莓長的不高、吊蘭葉子又細又長,往外面散開垂下來、綠蘿葉子很濃密,挨得很緊湊、蘆薈葉子有點寬,邊上有小鋸齒)
(2)這些花草長的一樣嗎(不一樣,葉子的形狀、以后開出的花都不一樣都是各有特點,有的葉子又細又長,有的葉子又寬又厚。有一樣的地方嗎葉子都是綠色的,看上去讓人感覺很舒服)
(3)人們為什么要種植這些花草呢?
師小結:花草不僅可以美化裝飾環境,還能凈化空氣,是我們的好朋友,所以要養花養草。
2、行為判斷,引導幼兒愛護花草
師:花草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愛護它們,看,這些花草怎么了?哭了,難過了,肯定有做的不對的地方,讓它們傷心了,請你來找一找你的4副圖片中哪些行為是對的,對的請你在圖片中打一個對號,錯的行為打一個錯號。(開始)
師:我們一起來做一做,第一幅圖,誰來做一做,為什么,第二幅、
你們也是這樣判斷的嗎,看過這些行為,我們應該怎么做呢?(給花澆水、清除草種的垃圾、不摘花請一幼兒來給花澆澆水。
師小結:昨天吳老師也說了,我們要熱愛自然,做個愛護花草的好孩子,可以定期給小花小草澆水,不隨便摘花、不把樹枝折斷,不在草地上亂跑,和花草做朋友。
3、裝飾標牌,宣傳愛護花草的知識
師:我們愛護花草了,怎么去提醒他人也來愛護花草呢?可以制定宣傳標牌放在顯眼的地方。
請你在標牌上添畫上小草、小花、小樹葉。
不光我們的陽光苗圃基地需要這些標牌,我們生活周圍很多地方都需要它呢,讓我們來做小小宣傳員,把我們的標牌放到有花草的地方去提醒家都來愛護花草,好嗎?
《愛護小樹苗》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春天來了,小花小草都長出來了,要愛護花草。
2、發展幼兒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教育幼兒要愛護身邊的花草樹木。
教學重點、難點
教育幼兒要愛護身邊的花草樹木,發展幼兒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一、游戲導入活動
師:春天來了,小花、小草都長出來了,我們排成隊做成一輛巴來到校園的一桔察小花小草的生長。嘟嘟……,巴開動了。
生:好呀!
二、參觀花圃
師:小朋友,我們來到花圃前了,家和小花小草打個招呼,好不好?
生:小花小草,你們好!
師:小朋友,你們看到了什么顏色的花?知道它們叫什么名字嗎?你覺得它們美嗎?
生:有紅的花,有黃的花、,有粉的花,有白色的花。(小朋友們對顏色的認識比較豐富)
它們叫月季、牡丹。(還有杜鵑花和金盞菊,幼兒不知道名字)
還有許多小草都長出來了。(幼兒善于觀察,并且能將所看到的膽表述出來。)
創設情境:小花哭了。
師:小花為什么哭了?
將兩種相同花進行對比:一種是開花開得很茂盛,一種是由于長期沒有澆水,長得快要枯萎的植物。
生:因為它沒有喝水,快干死了。
三、助花草澆水。
師:小朋友,我們都是非常愿意助人的好孩子,對不對?那我們來助這些小花小草,喂一些水給它們喝,好不好?
生:好。
教師隨機進行指導、助,特別是對有的澆水太多幼兒的進行指導。
四、小結評議。
師:小朋友,今天你們助了小花小草,讓它們都喝到了水,小花和小草會長得更好的,謝謝你們!其它地方的花草,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愛護它們呢?
生:是。
師:我們應該怎樣愛護花草呢?
生:助小花小草澆水、不摘花,不摘樹葉。
師生共同朗誦兒歌《花兒好看我不摘》。
活動延伸:
在花圃中帶領幼兒進一步觀察植物的生長,每天助植物澆水。
《愛護小樹苗》教案 篇5
主題名稱:桃花朵朵 課題名稱:愛護小樹苗
活動目標;
1、初步唱出歌曲中“快別搖樹”的焦急和“快來澆水”的迫切心情。
2、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理解歌曲內容,主動學唱歌曲。
3、懂得愛護小樹苗、關心的樹苗的成長。
活動準備:
1、愛護小樹苗歌曲磁帶
2、課件—(快樂植樹節)
活動流程:
一:談話活動-植樹節
1:播放課件
2:請小朋友們討論課件中的內容
小結:懂得愛護小樹苗、關心的樹苗的成長
二:熟悉歌曲旋律
1、在《愛護小樹苗》的歌曲旋律中進教室。
2、隨樂合拍地拍手。
3、創編其它身體動作,隨樂律動。
三:理解歌曲內容
1、教師范唱歌曲。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歌曲中所唱的內容,理解歌詞,并學念歌詞。
四:學唱歌曲。
1、隨歌曲旋律念歌詞。
2、合著歌曲旋律主動學唱歌曲。
3、有重點的練習,如歌曲中的切分音,不同的呼喚語氣等。
4、有表情地唱歌。在唱第三樂句時,第一段因為焦急所以速度稍微加快,第二段快樂而迫切。速度稍微加快。
五:即興表演歌曲
組織幼兒邊唱邊做動作,教師集中幼兒的動作,帶領大家邊唱邊表演。
六:活動延伸:組織幼兒為幼兒園的草地拔除雜草。
小結及反思 在這一節活動中,教師直接用《愛護小樹苗》的歌曲導入,讓幼兒直接感受到歌曲的旋律,并隨旋律創編動作,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在教師范唱部分重點表現了歌曲中“快別搖樹”的焦急和“快來澆水”的迫切心情,讓幼兒加深記憶,整節課下來,課堂氣氛很好。
在創編動作時部分幼兒表現不積極,教師應及時給予指導。
《愛護小樹苗》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唱出歌曲中“快別搖樹”的焦急和“快來澆水”的迫切心情。
2、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理解歌詞內容,主動學唱歌曲。
3、懂得要愛護小樹苗、關心小樹苗的成長。
4、啟發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編新歌詞并演唱。
5、體驗歌曲中的歡快情緒。
活動準備:
在日常活動中,進行愛護公共財物的教育。
活動過程:
1、熟悉歌曲旋律。
(1)在《愛護小樹苗》的旋律聲中進入教室。
師:我們一起去散散步,好嗎?找個小椅子坐下來。
(2)隨音樂合拍地拍手。
師:寶寶們,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拍拍手。
(3)創編其他身體動作,隨音樂律動。
師:除了拍手,我們還可以做些什么動作?
教師根據幼兒創編的動作帶領幼兒隨音樂律動三遍。
師:我們來學學他的動作。
2、理解歌詞內容。
(1)教師范唱歌曲。
師:剛才我們聽的那首曲子,老師還能把它唱出來呢!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歌曲中所唱的內容,理解歌詞,并學念歌詞。
師:你聽到歌里唱了些什么?師根據幼兒回答幫助幼兒歸納歌詞,并引導幼兒一起學念。
師:小朋友做了些什么?周圍的人是怎么說的?
(3)教師再次范唱歌曲2—3遍。
師:后來小樹苗怎么樣了?我們再來聽一聽。
(4)完整念歌詞2—3遍。
師:這個曲子的名字就叫《愛護小樹苗》。
3、學唱歌曲。
(1)隨歌曲旋律念歌詞。
師:下面,我們聽著音樂來說一說愛護小樹苗的事情。
(2)合著歌曲旋律主動學唱歌曲。
師:我剛才看見有的小朋友已經跟著琴聲唱起來了,你們想不想來唱呀?
(3)有重點地練習。歌曲中兩種不同的呼喚語氣。
(4)有表情地歌唱。第一段因為很焦急速度稍微快一些;第二段快樂而迫切,速度稍加快。
4、即興歌表演。
組織幼兒邊唱邊做動作,教師集中幼兒的動作,帶領大家邊唱邊表演。并從中進一步懂得要愛護、關心小樹苗。
教學反思:
音樂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手段.本次活動,通過師幼互動,以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到整個活動中。
這首歌曲表現的是兩個小朋友從一開始的“把樹搖”到后來的“把水澆”這一故事情節,本身就具有游戲情節性,如果教師在教學活動設計時能始終都讓幼兒沉靜在表演游戲的快樂之中,效果會更好。運用游戲的語言、創設游戲的環境,讓幼兒在游戲中有更多的機會表現自我,從而尊重了每個孩子的自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