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活動:竹
產生背景:竹是自然界的一種植物,但它卻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各種各樣的竹竿、竹擔、竹筐、竹席子等為人們生活帶來了方便。竹笛、竹制品、竹玩具等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樂趣。就連詩人畫家也把竹做為他們常常贊頌的對象?梢娭竦那楣潫o所不在。當孩子們從觀察竹子到尋找生活中竹的用途的時候,他們睜大了雙眼,他們的眼神充滿了好奇的熱情。因此,我們決定與幼兒一起探訪我們身邊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竹。開展準備:1.家長資源,請家長協助收集各種竹制品,關于竹的資料和圖片。2.利用社區資源,聯系幼兒社會實踐的場所:公園、竹器店等。3.墻面布置一些與竹有關的畫、圖片及幼兒繪制的畫和制作的手工藝品。4.區角布置一些關于制作竹玩具的工具,布置竹制品展示角。教學目標:1.引導幼兒認識各種竹,了解竹的生長過程和用途。2.引導幼兒探索竹對我們生活所起的貢獻。3.培養幼兒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情感,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顒觾热萦涗洠1.社會:《參觀竹林》、《參觀竹器店》2.語言:《談話:節節高》《談話:竹子的生長過程》《故事:小貓釣魚》《表演:熊貓一家》3.科學:《妙用竹竿》《竹篾制品》《竹——渾身都是寶》《有用的筷子》《笛聲悠悠》4.計算:《數竹筏》《測量》《高矮長短比較》《5以內的加減》5.美工:《繪畫:竹子》《吹畫:翠竹》《竹葉貼畫》《制作:風箏》《制作:扇子》《欣賞:竹篾制品》6.音樂:《熊貓咪咪》《牧童短笛》《扇子舞》《欣賞:筷子舞》7.體育:《竹高蹺比賽》《跳竹竿》《騎竹馬》《放風箏》8.家園開放日:《調查:有用的竹竿》《班會:竹子發布會》《親子游戲:跳竹竿舞》《品嘗:竹筒飯和竹筍菜》活動具體開展過程:活動一:《社會實踐:參觀竹林》設計思路:方案活動的第一天,教師帶幼兒參觀了附近公園的竹林,一片青翠的竹林呈現在幼兒的眼前。孩子們一下子涌入了竹林,有的在撿竹葉,有的在爬竹竿,有的在捉迷藏,有的在看竹筍。孩子們興奮的玩耍著,時不時的有很多孩子跑來問了很多問題。于是我就把這些問題記了下來,請來了護林員叔叔為大家作答,孩子聽的可仔細了。活動進展: <br><p></p>教師聯系附近公園的竹林,帶領幼兒玩一玩。在玩的過程中提出相應的問題,發現認識竹的外形、構造(筍、竿、葉、竹節、竹膜等)聽護林員叔叔介紹竹子的生長過程和種類。幼兒表現:孩子們邊玩邊提出了許多關于竹的問題:洋:為什么竹子是一節一節的?飛:這棵竹子好高啊,它有多大呀?麗:我有一個問題,為什么竹子小時候叫竹筍,長大了又叫竹子呢?超:叔叔,我也有一個問題,種了這么多竹子有什么用?陵:我知道竹筍可以吃的,我最喜歡吃竹筍燒肉了。教師回應:聽了孩子們提出的各種關于竹的問題,發現孩子們對于我們大人平時很常見的竹觀察很細致,充滿了好奇。在護林員給小朋友做介紹的時候,孩子們對于竹子更是有很強的探討興趣。因此,我決定從幼兒的觀察與興趣入手,開展此方案活動。 活動二:《繪畫綜合活動:竹子》活動進展:孩子們已經參觀過竹林,對竹子也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他們對竹子的直觀感受如何呢?大家決定把它們畫下來。首先是寫生活動,在小朋友畫好初稿后,再進一步體驗竹,近觀的欣賞一些竹子的結構布局等,最后用水墨畫表現竹子的樂趣。子活動一:《竹林寫生》在校園里觀察竹林,對竹子進行鉛筆寫生活動,要求仔細看一看竹子的葉子和竹竿的樣子。教師引導語:小朋友,上回我們一起去了竹林,還聽了叔叔給我們介紹關于竹子的生長過程,今天我們來回憶一下竹子是什么樣子的?還記得嗎?如果有些忘了,沒關系,我們大家看看幼兒園里的竹子是什么樣的?請你仔細看看竹葉的形狀和竹節和竹竿有什么地方不同?幼兒表現:明:我發現竹葉是長長的,象帶子一樣,一端是圓圓的,一端是尖尖的。華:我發現有的竹葉兩邊是卷起來的。利:我看到竹葉上面有條紋,正面和反面的顏色也不同,正面的顏色比較綠,反面的顏色比較淺。飛:我看到竹節是凸出來的,摸上去毛的,有點扎手。 子活動二:《欣賞國畫:梅蘭竹菊》欣賞一些大師級畫家筆下所描繪的竹的形態,主要欣賞一下竹子的動態和布局。聽教師講一講“四君子”梅蘭竹菊中竹的氣節。 <br><p></p>幼兒表現:伊:我覺得那個竹葉好象有風吹過來飄起來一樣的。昊:我看到那棵竹子有點彎,那棵竹子很直,我覺得彎的竹子一定是年紀大了,象我們人一樣,人老了背也會彎的。翔:我看到那畫上的竹竿,一節與一節的地方,為什么沒有連起來,是斷的?瑋:我喜歡那和竹筍,我覺得它在用很的力量往上長一樣。謙:我發現竹竿也是下面有點粗,上面有點瘦的。子活動三:《水墨畫:竹》在充分感受竹后,用水墨畫的方法,畫一畫自己眼中看到的竹子,注意用墨的深淺來表現竹子間的距離遠近關系。教師回應:我班是國畫班,對于水墨畫有一定的功底。而作為國畫竹子,小朋友們一直都想嘗試。于是我就讓他們先觀察竹子,進行寫生。然后欣賞一些大師畫家筆下形態各異的竹子,孩子們有了豐富的素材后開始畫竹子,興趣很濃,把竹子的各種形態都畫出來了。 活動三:《音樂綜合活動:熊貓咪咪》設計思路:孩子們對于竹子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都知道熊貓喜歡吃竹子。那熊貓什么竹子都吃嗎?竹子到底有多少種呢?就讓此活動為幼兒揭開這些謎底吧!活動進展:在這一活動中共進行了五個小活動。首先小朋友提出熊貓喜歡吃竹子,熊貓到底喜歡吃什么竹子呀?于是我們大家決定先來研究一下,竹子到底有多少種。接著我們又進一步研究竹子和熊貓的關系,使小朋友對熊貓有進一步的了解,然后唱唱熊貓的歌曲表演一下熊貓的故事。最后讓小朋友展開想象為熊貓設計一個安全的美麗的家園。子活動一:《認識竹子的種類》請家長幫助收集各種關于竹子的資料,認識各種各樣的竹子。讓幼兒回憶護林員講的關于竹的生長過程。子活動二:《談話:熊貓和竹子的關系》認識熊貓所吃的竹子,講講竹子開花后給熊貓帶來的不幸命運。子活動三:《歌曲:熊貓咪咪》聽一聽歌曲《熊貓咪咪》中唱到的相關歌詞,學唱歌曲。子活動四:《角色扮演:熊貓的故事》幼兒自行分組設計熊貓的頭飾,安排熊貓故事的情節。創編熊貓一家在竹子開花,找不到竹子吃了,于是很痛苦的樣子,然后表演人們關心竹子保護竹子的情形,最后熊貓為了感謝大家為人們表演節目的整個過程進行表演展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