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班主題區域活動設計《可愛的小動物》
活動一區角名稱:小兔乖乖
所屬區域:語言區
活動目標:1.感知理解故事內容,能復述大灰狼、兔子之間的對話。
2.樂于參與表演,體驗與同伴一起表演的樂趣。
提供材料:小兔子、大灰狼等《小兔乖乖》相關指偶、故事錄音,供幼兒傾聽。
玩法: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按故事情節、角色出場的順序講述角色之間的對話,表演小兔乖乖。
活動二
區角名稱:小蝴蝶結尾吧
所屬區域:語言區
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小動物的生活習性。
2.感知理解故事內容,能復述角色之間的對話。
3.樂于參與表演,體驗與同伴一起表演的樂趣。
提供材料:《小蝴蝶結尾巴》相關指偶、故事錄音,供幼兒傾聽。
玩法: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按故事情節、角色出場的順序講述角色之間的對話,表演小蝴蝶借尾巴。
活動三
區角名稱:小烏龜走迷宮
所屬區域:科游區
活動目標:1.了解烏龜的外形特征。
2.觀察烏龜的生活習性。
提供材料:烏龜1—3只。長木板或磚塊若干,木箱一個。
玩法:1.用長木板或磚塊搭成迷宮,只安排一個出口。
2.在迷宮的出口處放一個木箱,里面用稻草和泥巴做一個巢穴,放些蚌肉、小蝦米,讓烏龜在里面生活幾天。
3.把龜放到迷宮的入口處,可看到烏龜在迷宮到處亂爬,費了很長時間找到出口處曾經住過的巢穴,接著再重復這個實驗,第二次烏龜走迷宮所花的時間就少了。有時候,還看到烏龜在前進時,東張西望,好像在考慮該怎么走才能找到家。
4.隔幾天在再重復這個實驗,看到烏龜還是能熟練地走出迷宮,如果每天訓練幾次,那么烏龜可沿最近的路線走完全程。
活動四
區角名稱:小雞成長拼圖
所屬區域:科游區
活動目標:1.通過觀察圖片,了解小雞的生長過程及基本特征。
2.初步理解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提供材料:雞的四個成長圖片,蛋、小雞、雛雞、成年雞,泡沫墊子。
玩法:幼兒根據墊子的顏色,將分開的圖片拼完整。
活動五
區角名稱:養小動物
所屬區域:科游區
活動目標:1.了解烏龜、金魚的生活習性,學會式樣烏龜和金魚的方法。
2. 感受飼養動物的樂趣。
提供材料:烏龜一只、金魚兩只,魚缸2個
玩法:將定量的食物喂給小動物,觀察動物進食的情況。通過透明的魚缸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
活動六
區角名稱:猜猜我是誰
所屬區域:益智區
活動目標1.觀察常見動物的一部分猜出動物的名稱。
2.培養幼兒觀察能力。
提供材料:各種小動物圖片,不織布。
玩法:幼兒打開不織布書《猜猜我是誰》,通過觀察動物的顏色、特征,猜出是什么動物,將動物的頭再貼上去。
活動七
區角名稱:小動物喂食
所屬區域:益智區
活動目標: 1.知道小雞、小貓、小狗、小兔子愛吃什么食物。
2.讓幼兒學習使用勺給小動物喂食。
3.發展嬰幼兒小肌肉活動能力。
提供材料:小雞、小貓、小狗、小兔子、小蟲子、小魚、肉骨頭、蘿卜、青菜等圖片。
玩法:幼兒使用勺子將相對應的食物圖片放進自制小動物的嘴巴里。
活動八
區角名稱:毛線動物
所屬區域:美工區
活動目標: 1.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
2.體驗毛線貼畫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