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三只猴子》(精選13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三只猴子》 篇1
設計意圖:
《三只猴子》是一首詼諧幽默的兒童歌曲,旋律簡單,歌詞有趣,通俗易懂,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歌曲表現(xiàn)了小猴在床上蹦蹦跳跳以及摔了跟斗的情形,這種情形與幼兒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三只猴子調皮可愛像極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孩子們自己,他們能從歌曲中找到自已生活中的影子,很容量引起情感共鳴。本次活動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以頑皮的小猴子為音樂素材,讓孩子們根據(jù)圖譜有節(jié)奏地模仿小猴子跳的過程中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體會歌曲幽默、詼諧的風格和逐步學唱歌曲。同時教育孩子養(yǎng)成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高的地方亂跳。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幽默詼諧的情緒,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2、在聽聽、說說、玩玩的過程中理解歌曲內容,逐步學唱歌曲。
3、嘗試用不同的節(jié)奏表現(xiàn)歌曲,培養(yǎng)幼兒感知節(jié)奏的能力。
活動準備:
歌曲音樂、歌曲內容相關圖片,若干節(jié)奏卡片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1、傾聽《三只猴子》音樂
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很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歌是唱誰的?它們發(fā)生了什么事?有幾只猴子?三只猴子在干嘛?(三只猴子在床上跳)后來怎么了?(有一只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媽媽怎么啦?(媽媽急的大聲叫)叫它干嘛?(趕快下來別再跳)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圖片,幫助幼兒清楚歌曲內容。幼兒每說一個內容,教師就唱出這部分歌詞,直到播放的內容全部用圖片表示出來。我們給這首歌取一個名字叫什么?
二﹑節(jié)奏游戲,感知歌曲。
談話:小朋友們知道小猴在床上干什么?為什么猴子的頭上會摔了一個包呢?怎樣跳頭上才不會起包呢?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小結:如果我們有節(jié)奏地跳,頭上就不會摔包。
1、播放音樂一遍,幼兒站在原地,跟著節(jié)奏嘗試跳。
2、剛才,我們是按自己的節(jié)奏隨意跳,教師出示小卡片ⅹ,出示節(jié)奏︳ⅹⅹⅹⅹ︳要求幼兒按照每一句跳四下的方法跳一跳。配班老師給出前奏,教師清唱歌曲第一段。約定前奏不動,音樂起才開始跳。
3、幼兒三人一組,扮演三只猴子,手拉手跳節(jié)奏︳ⅹⅹⅹⅹ︳教師清唱歌曲第一段
4、(這個節(jié)奏我們全會跳了,現(xiàn)在更難了,我們換成這樣)
更換節(jié)奏︳ⅹⅹⅹⅹⅹ︳觀察這個一拍要跳兩下,就要比前面的快一些,教師唱,幼兒用手拍出節(jié)奏。哪只小猴子想來試一試。(一人示范)愿意和他一起跳的準備,幼兒三人一組跳出節(jié)奏︳ⅹⅹⅹⅹⅹ︳再次更改節(jié)奏型︳ⅹⅹⅹⅹⅹ︳誰會這樣跳,請一名幼兒上前示范,再次出示︳ⅹⅹⅹⅹⅹ︳和︳ⅹⅹⅹⅹⅹ︳
5、分組練習。幼兒三人一組,自己編一個節(jié)奏,跟著音樂(三段)跳。教師每組進行指導。
6、分組練習后,教師把幼兒練習的節(jié)奏類型都放到了黑板上,進行集體練習。此時要求其他幼兒和老師一起進行伴唱。
7、合作練習。
一句歌詞有四拍,有三只猴子,每人跳一拍,還多出一拍怎么辦?老師讓孩子們商量出怎么分配跳拍子,得出最后一拍大家一起跳,幼兒自己商量誰跳每一拍,幼兒集體三人一組跳節(jié)奏︳ⅹⅹⅹⅹ︳教師主請三只跳得好的幼兒上前示范跳︳ⅹⅹⅹⅹ︳教師再次挑選三名跳的`最好的幼兒上前跳︳ⅹⅹⅹⅹⅹ︳。
8、教師小結:小猴子要是向我們這樣跳的話,頭上一定不會摔包了,因為我們會按節(jié)奏跳,才會比小猴子跳的更安全,頭上才不會摔包,我們一起唱一唱。幼兒聽音樂,和音樂一起做動作唱。
三﹑聽歌曲的第四段,并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提問:孩子們,最后這三只猴子都到哪里去了呢?(醫(yī)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第四段音樂)為什么小猴子都有去了醫(yī)院了?(是頭上摔包了)為什么會摔包了?(從床上摔下來)那你想對小猴子說什么(以后你別在床上跳了)對了,我相信小猴子聽了你們的話,再也不會在床上亂蹦亂跳了,在床上亂蹦亂跳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如果你想玩跳跳床的游戲可以讓爸爸媽媽帶你去,也可以像我們今天這樣有節(jié)奏的跳。當然還可以和小伙伴們邊唱邊跳,這樣一定會比小猴跳的安全,安全了我們才會開心。因為我們是大班的小朋友們了,要學會保護自己。好了,小朋友,我們一起去跳跳床上玩了,和大家說再見。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三只猴子》 篇2
設計意圖:
《三只小猴子》是一首簡單、有趣、又有教育意義的歌曲,它表現(xiàn)了小猴在床上蹦蹦跳跳以及摔了跟斗的情形。這種情形與幼兒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很容易引起共鳴。《綱要》中的教育理念讓我們越來越注重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自主性的發(fā)揮,都盡可能地在活動中創(chuàng)設條件,讓孩子能自由選擇、自由探索、自主想象、自主表達。只要是幼兒感興趣、能自發(fā)參與的,都是在自主學習。在游戲中學習歌曲的過程,一定能讓孩子們感到歌唱的快樂,從而萌發(fā)出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在傾聽及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逐步學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圍。
2、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床上或其他高的地方亂跳。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想不想聽?
2、教師播放歌曲《三只小猴子》,師:要仔細聽哦,這首歌是關于誰的?
3、提問:歌曲里面唱了什么?唱了誰的事?3只猴子怎么了?
(追問:到底幾只猴子?他們在干什么?)
二、幼兒分段欣賞歌曲。
意圖:嘗試根據(jù)圖示,初步跟唱歌詞。
1、第一段:
1)、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一邊出示ppt,一邊演唱第一句:三只猴子在床上跳。
2)、提問:接下去發(fā)生什么事了?
3)、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ppt,繼續(xù)演唱第二句:有一只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
4)、提問:后面呢?誰來了?
過渡語l:哦~猴媽媽來了,
5)、播放ppt,師:媽媽急的大聲叫,猴媽媽說什么了?
6)、教師播放ppt,演唱第四句:趕快下來別再跳。
過渡語:這是歌曲第一段,那第二段又說了什么?
2、第二段:
1)、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ppt,并完整演唱第二段:兩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媽媽急的大聲叫,趕快下來別再跳。
3、第三段:
1)、提問:第三段幾只猴子了?他怎么了?
2)、教師播放ppt,完整演唱第三段。
4、提問:剛剛一共唱了幾段?
5、師:這三段都是在講誰呀?那你們覺得歌曲的名字應該叫?
三、游戲導入:
意圖:幫助幼兒進一步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詞。
1、師:你們覺得小猴子在床上跳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很開心)那我們和小猴子一起跟著音樂唱一唱、跳一跳好嗎?
2、請幼兒跟著音樂,自由跳躍。
3、師:我發(fā)現(xiàn)剛剛有幾個小朋友跳的時候沒有找準節(jié)奏,和小猴子一樣亂跳的,所以頭上也撞出個包來了,我們再試一次,這次我給你們一個節(jié)奏,請你們跟著我的節(jié)奏來試試好不好?
4、教師出示節(jié)奏譜,說清規(guī)則:每一句請你們跳4下,也就是一拍跳一下。我們來試試吧。
5、播放第一段音樂,幼兒跟著節(jié)奏譜跳動。
6、師:剛剛有幾個小朋友頭上又撞包了,因為他沒跟著節(jié)奏跳。其他小朋友都很棒的,和你的好朋友,give me five!
7、師:不過我現(xiàn)在又有一個問題了,歌曲的名字是?哦~是三只小猴子一起跳的,但剛剛你們都是一個人跳的,想到什么好辦法了?(和2個好朋友一起跳)
過渡語:真聰明!但是有難度的,剛剛我們是一個人跳,現(xiàn)在三個人一起跳了,你們還能跳整齊嗎?跳不整齊頭上又要長包了。我們試試看?快,找好你的好朋友!
8、教師播放音樂,三位幼兒一組,合作表演。
9、師:你們這么棒,那我要加大游戲難度了,我們這次要這樣跳。12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三只猴子》 篇3
4月2日聽了機關幼兒園魏老師的音樂活動《三只猴子》。
《三只猴子》是一首簡單、有趣、又有教育意義的歌曲。它表現(xiàn)了小猴在床上蹦蹦跳跳以及摔了跟斗的情形。這種情形與幼兒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很容易引起共鳴。
魏老師完成了《三只猴子》活動目標。為學唱歌曲,初步體會歌曲詼諧、幽默的風格;在聽聽、說說、玩玩過程中理解歌曲的內容;嘗試用不同的節(jié)奏表現(xiàn)歌曲,培養(yǎng)幼兒感知節(jié)奏的能力。
過程中共有四大部分,首先有一個鮮明的導入,今天這么多老師來看小朋友們學本領,小朋友高不高興?高興的話就唱出來(練習發(fā)聲:我們今天真高興,啦啦啦啦啦)
第二部分欣賞歌曲《三只猴子》,由老師提問:你聽到了什么?引出歌曲的內容,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第三部分老師知道有一個地方,那里叫節(jié)奏王國,里面有很多很多蹦蹦床,想去那里玩的小朋友,要根據(jù)節(jié)奏把歌曲《三只猴子》跳出啦,才能去,練習跳節(jié)奏(出示很多不同節(jié)奏),練習完后,跟著音樂跳(請幼兒上臺表演)
第四部分出示節(jié)奏卡,播放音樂,每組根據(jù)自己的節(jié)奏跳出來。
整個過程中,老師的準備很充分,教學目標很好的完成了,幼兒的注意力始終被老師所吸引,幼兒玩的很開心,從活動中我能感受到歌曲帶給他們的歡樂,幼兒跳節(jié)奏的準確性也很高,不足之處就是在課前分組的準備工作沒有做好,由于和幼兒原本座位的混淆,有些幼兒分不清自己是哪一組的。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三只猴子》 篇4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習表現(xiàn)歌曲的幽默、詼諧。
2、在傾聽、做動作及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逐步學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圍。
3、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床上跳。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圖譜一張,歌詞圖片,第二小節(jié)的節(jié)奏譜。
2、“猴子”指偶,不同“猴子”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但指偶表演,欣賞教師范唱
師:(出示指偶)你們瞧,誰來了?小朋友們認真聽一聽,猴子來干什么了?
(二)了解歌曲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1、師:小猴子在干什么?你們還聽到了什么?
(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放在圖譜上,并邊放圖片百年念相應的歌詞,一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可根據(jù)幼兒(幼兒食品)回答的情況,把未說到的歌詞補充完整。)
2、看圖念歌詞
(1)、師:現(xiàn)在,我們不圖片上的歌詞連起來念一遍。
(2)、師:剛才是老師帶著你們念的,如果老師不帶你們念,你們能自己念出來嗎?來試試吧!
3、初步看圖譜完整學唱歌曲前三段
(1)、師:接下來,我們一起跟著鋼琴聲,把剛才耐的歌詞用好聽的聲音唱出來,會唱的小朋友可以跟著老師一起唱。(結合第二小節(jié)節(jié)奏譜學唱第二小節(jié))
(2)、幼兒自己看圖譜歌唱(可請個別幼兒上臺百年指圖譜邊演唱)
(三)邊玩游戲邊噶廠,并感受第四段歌曲
1、教師和幼兒玩手指游戲,幫助幼兒熟悉、掌握歌詞引導幼兒用左手的三個手指代表三只猴子在自己的腿上模擬猴子按節(jié)奏跳,念到第二小節(jié)“有一只”時,用右手的手指點左手中的一個手指,表示這只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以此類推。
2、欣賞歌曲第四段,感受其中的氛圍,知道不能在床上跳。
(1)、師:剛才三只猴子頭上都摔了一個包,現(xiàn)在他們怎么樣了?
(2)、師:有哪個小朋友聽出來,后來發(fā)生了什么事?(根據(jù)幼兒回答,貼出相應的歌詞圖片,集體念一遍)我們能不能在床上跳?為什么?
(四)表現(xiàn)歌曲
1、幼兒自由表現(xiàn)歌曲,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分別扮演三只猴子,用自己的'肢體動作表現(xiàn)歌曲。
2、教師觀察,教師觀察幼兒的動作表現(xiàn),可請個別幼兒表演。
(可根據(jù)幼兒興趣,重復此環(huán)節(jié))
(五)活動延伸
1、回家唱給爸爸、媽媽聽,并教爸爸、媽媽玩手指游戲,或者和爸爸(爸爸食品)、媽媽(媽媽食品)一起表演三只猴子。
2、在區(qū)角中投放有關安全常識的圖片,根據(jù)幼兒已有經(jīng)驗開展有關救護、120急救、包扎等游戲。
活動反思:
《三只猴子》這首歌曲是由中國臺灣著名歌星張帝演唱的曲調進行改編的,歌曲幽默詼諧,曲調活潑,趣味性強,敘述著猴子在床上跳,媽媽焦急的有趣事件,深受孩子所喜愛。歌曲共有四段,曲段中十六分音符 ∣的節(jié)奏與部分歌詞的演唱,對于大班幼兒來說有一定難度。因此,我將唱好其中的十六分音符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并通過圖譜、肢體動作、有趣的指偶表演等重點練習,讓幼兒感受歌曲幽默詼諧的情緒,幫助幼兒記憶歌詞,達到熟悉歌曲旋律的效果,進而學唱歌曲,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三只猴子》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看圖譜的方法,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三只小猴》。
2、有初步安全意識,知道不能在床上亂跳。
活動準備:
歌曲的音樂 猴子圖片 自制歌曲的圖譜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讓幼兒欣賞音樂,引出主題
二:基本部分
1、師:請幼兒說一說從音樂中聽到了什么?
幼兒:兩只猴子
2、老師出示猴子的.圖片,讓幼兒觀察
(1)三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媽媽急的大聲叫,快快下來別再跳
(2)兩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媽媽急的大聲叫,快快下來別再跳
(3)有一只猴子在床上跳,他的頭上摔了一個包,媽媽急的大聲叫,快快下來別再跳
3、放音樂,幼兒聽音樂有節(jié)奏的跳
4、出示音樂圖譜,讓幼兒跟著圖譜有節(jié)奏的跳
師:讓幼兒分小組(三個一組),放音樂,有節(jié)奏的跳。
讓幼兒用拍手的形式打節(jié)奏
5、老師唱歌打節(jié)奏,讓幼兒聽節(jié)奏跳(唱一只猴子時,一個小朋友跳,兩只猴子時,兩個小朋友跳......)
三:(1)讓幼兒自己在桌子上擺出節(jié)奏譜(x x x......)
放音樂幼兒跳,老師指導
(2)老師打節(jié)奏,讓幼兒分組表演
四:猴子們頭上起包了,讓幼兒猜猜猴子們去哪啦?放音樂
你們看床上靜悄悄
猴子們不知道哪兒去了
床上床下都找不到
他們躺在醫(yī)院不能動了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三只猴子》 篇6
活動目標:
1、認真傾聽歌曲,初步感受歌曲歡快、幽默的風格。
2、在說說、做做、玩玩的過程中理解歌曲內容,逐步學唱歌曲。
3、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床上、沙發(fā)上亂蹦亂跳。
4、能大膽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情感。
5、能根據(jù)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活動準備:
音樂、歌曲內容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一、伴隨歌曲旋律進場
"聽,音樂響了,我們開著小火車出來玩玩吧!"教師帶領幼兒隨著歌曲伴奏開著小火車進入場地,邊開小火車,邊和客人老師問好。
"小朋友們,趕快找一個空位置坐下來吧。""你覺得我們剛才開著小火車進場的音樂是歡快的還是悲傷的啊?"
二、欣賞歌曲,熟悉歌詞
"原來這個旋律唱的就是它!"(教師出示小猴子的圖片)
1、 師:"你們瞧,這是誰?小猴子來到了床上可能會干什么呢?"教師播放歌曲音樂,請幼兒傾聽。
"歌曲里面,出現(xiàn)了幾只小猴子啊?"(三只?兩只?我們再來仔細聽一遍吧!)師:"請問,你聽到歌曲里聽到了什么?"幼兒每回答出一部分,教師就出示那相應的圖片,隨之哼唱那一句歌詞。
再次傾聽,把沒出現(xiàn)的圖片補充完整。
2.看圖念歌詞師:現(xiàn)在,我們把圖片上的歌詞連起來念一遍吧。
教師帶領幼兒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邊念邊指著相應的圖片。
"請你找找看,這三段歌詞有什么地方不一樣?"
三、觀看手偶表演,傾聽并嘗試輕聲跟唱。
1、師:"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小猴子做的淘氣的事情,我們連起來聽一聽吧。"教師邊唱邊用手指和手心表現(xiàn)小猴子在床上跳后受傷的情景。
師:"有趣吧?我這有三只小猴子,你們有沒有?那我們一起把小猴子變出來邊唱邊表演吧!"教師帶領小朋友們一起用手來表現(xiàn)歌曲內容。
2、"小朋友們想想,我們還可以用身體的那個部位來表演三只小猴?"(用頭和兩只手、兩只腳和一只手)
3、現(xiàn)在我們請小朋友來當媽媽,你們能把媽媽要說的話唱出來嗎?
教師唱前半部分,幼兒填上最后媽媽說的那句話。
4、師幼互換角色。
四、完整演唱歌曲
1、"三只猴子跌下了床,現(xiàn)在(唱)"你們看床上靜悄悄,猴子們不知跑到哪兒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他們去哪兒了呢?"(幼兒猜測)
2.出示醫(yī)院圖片。(原來都去了醫(yī)院)根據(jù)幼兒回答,貼出相應的歌詞圖片,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跟著音樂齊唱一遍歌曲。
五、嘗試分角色表演,表現(xiàn)歌曲有趣的情節(jié)。
1、師:"請小朋友來到中間,找一個舒服的位置,我們一起來想想看,三只頑皮的小猴子可以怎么樣跳?"教師與幼兒一起做動作。(教師做幾組動作后,請個別幼兒上去示范。)"啊。現(xiàn)在猴子受傷了,它的表情會是怎么樣的呢?"教師清唱,請孩子們邊唱邊表演三只小猴跳的動作。
2、師:"咦?歌曲里面,媽媽一共生了幾次氣?每次的動作和表情一樣嗎?而且是一次比一次(更生氣)......""那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跟著音樂邊唱邊表演,而且要把媽媽一次比一次更生氣的樣子表現(xiàn)出來,好么?"教師與幼兒一起用動作表現(xiàn),期間,教師用語言提示"媽媽一次比一次更生氣!"
3、教師扮演小猴子,幼兒扮演媽媽,進行邊唱邊表演。
4、教師扮演媽媽,幼兒表現(xiàn)猴子,互換角色進行表演。
六、安全教育
"你們覺得三只小猴在床上跳安全嗎?"教師總結:三只頑皮的猴子在床上跳,結果都受傷住院了。看來,在床上、沙發(fā)上亂蹦亂跳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我們一起對小猴子說:"小猴子,以后不要再那么高的地方亂跳啦!"沒錯,我們要做個健康的乖寶寶。
教學反思:
活動開始,我先讓幼兒聽賞一遍音樂,在這個過程中,運用到了形象生動的肢體動作,意在讓幼兒聽明白歌曲含義,并通過提問:歌曲里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來幫助孩子理解歌詞。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三只猴子》 篇7
一、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嘗試表演,感受歌曲的詼諧、幽默。
2、學習節(jié)奏ⅹ ⅹ ⅹⅹ ⅹ∣,并用跳來代替打節(jié)奏。
3、有安全意識,知道在高處不能亂跳。
二、活動準備
1、小猴子、猴子他*的圖片若干,蹦床。
2、《三只猴子》樂曲。
3、節(jié)奏卡片若干。
三、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出示猴子他*的圖片,請孩子觀察猴子的表情(生氣),我們來問問猴媽媽為什么生氣呢?引出練聲部分,根據(jù)音樂來唱(練聲):小猴媽媽呀,為什么生氣?
2、基本部分
(1)那猴媽媽到底為什么生氣呢?我們來聽一段歌曲。孩子回答聽到了什么,老師出示相應的圖片:三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媽媽急得大聲叫,趕快下來別再跳。
(2)哦!猴子們真調皮,在床上跳了起來。我們也來學一學猴子在床上跳吧。請三個小朋友扮演三只猴子,一個小朋友扮演猴媽媽,根據(jù)歌詞表演動作。
(3)三只小猴子因為在床上亂跳,頭上才會摔包,我們小朋友跳的時候要注意安全,跟著節(jié)奏來跳就不會摔包了,下面我們一起跟著歌曲的節(jié)奏來跳一跳。邊跳老師邊唱歌,鞏固歌曲。
(4)下面我們要增加難度了,出示節(jié)奏卡片ⅹ ⅹ ⅹⅹ ⅹ∣,讓孩子跟著音樂來跳這個節(jié)奏。并請孩子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做三只小猴來一起跳這個節(jié)奏,在跳的過程中一直強調安全意識,一定要注意安全跟著節(jié)奏跳,頭上才不會起包。
(5)分組,請孩子利用節(jié)奏卡擺出自己喜歡的節(jié)奏,上前跟著樂曲一起來跳節(jié)奏。
3、結束部分
我們小朋友跳的時候都很注意安全,但是小猴子們卻很調皮,在床上亂跳起了包之后到哪里去了呢?我們再來完整地聽一遍歌曲,得知小猴子們都被送進了醫(yī)院。哎~~小猴真可憐!我們一起去醫(yī)院看看他們吧!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三只猴子》 篇8
活動目標:
1、 認真傾聽歌曲,初步感受歌曲歡快、幽默的風格。
2、 在說說、做做、玩玩的過程中理解歌曲內容,逐步學唱歌曲。
3、 有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床上、沙發(fā)上亂蹦亂跳。
活動準備:
音樂、歌曲內容相關圖片活動過程:
一、伴隨歌曲旋律進場"聽,音樂響了,我們開著小火車出來玩玩吧!"教師帶領隨著歌曲伴奏開著小火車進入場地,邊開小火車,邊和客人老師問好。
"小朋友們,趕快找一個空位置坐下來吧。""你覺得我們剛才開著小火車進場的音樂是歡快的還是悲傷的啊?"
二、欣賞歌曲,熟悉歌詞"原來這個旋律唱的就是它!"(教師出示小猴子的圖片)
1、 師:"你們瞧,這是誰?小猴子來到了床上可能會干什么呢?"教師播放歌曲音樂,請幼兒傾聽。
"歌曲里面,出現(xiàn)了幾只小猴子啊?"(三只?兩只?我們再來仔細聽一遍吧!)師:"請問,你聽到歌曲里聽到了什么?"幼兒每回答出一部分,教師就出示那相應的圖片,隨之哼唱那一句歌詞。
再次傾聽,把沒出現(xiàn)的圖片補充完整。
2、看圖念歌詞師:現(xiàn)在,我們把圖片上的歌詞連起來念一遍吧。
教師帶領幼兒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邊念邊指著相應的圖片。
"請你找找看,這三段歌詞有什么地方不一樣?"
三.觀看手偶表演,傾聽并嘗試輕聲跟唱。
1、師:"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小猴子做的'淘氣的事情,我們連起來聽一聽吧。"教師邊唱邊用手指和手心表現(xiàn)小猴子在床上跳后受傷的情景。
師:"有趣吧?我這有三只小猴子,你們有沒有?那我們一起把小猴子變出來邊唱邊表演吧!"教師帶領小朋友們一起用手來表現(xiàn)歌曲內容。
2、"小朋友們想想,我們還可以用身體的那個部位來表演三只小猴?"(用頭和兩只手、兩只腳和一只手。)
3、現(xiàn)在我們請小朋友來當媽媽,你們能把媽媽要說的話唱出來嗎?
教師唱前半部分,幼兒填上最后媽媽說的那句話。
4、師幼互換角色。
四、完整演唱歌曲
1、"三只猴子跌下了床,現(xiàn)在(唱)"你們看床上靜悄悄,猴子們不知跑到哪兒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他們去哪兒了呢?"(幼兒猜測)
2.出示醫(yī)院圖片。(原來都去了醫(yī)院)根據(jù)幼兒回答,貼出相應的歌詞圖片,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跟著音樂齊唱一遍歌曲。
五、嘗試分角色表演,表現(xiàn)歌曲有趣的情節(jié)。
1、師:"請小朋友來到中間,找一個舒服的位置,我們一起來想想看,三只頑皮的小猴子可以怎么樣跳?"教師與幼兒一起做動作。(教師做幾組動作后,請個別幼兒上去示范。)"啊。現(xiàn)在猴子受傷了,它的表情會是怎么樣的呢?"教師清唱,請孩子們邊唱邊表演三只小猴跳的動作。
2、師:"咦?歌曲里面,媽媽一共生了幾次氣?每次的動作和表情一樣嗎?而且是一次比一次(更生氣)。""那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跟著音樂邊唱邊表演,而且要把媽媽一次比一次更生氣的樣子表現(xiàn)出來,好么?"教師與幼兒一起用動作表現(xiàn),期間,教師用語言提示"媽媽一次比一次更生氣!"
3、教師扮演小猴子,幼兒扮演媽媽,進行邊唱邊表演。
4、教師扮演媽媽,幼兒表現(xiàn)猴子,互換角色進行表演。
六、安全教育"你們覺得三只小猴在床上跳安全嗎?"
教師總結:三只頑皮的猴子在床上跳,結果都受傷住院了。看來,在床上、沙發(fā)上亂蹦亂跳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三只猴子》 篇9
活動目標
1、在傾聽及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逐步學唱歌曲的前三段。
2、嘗試分角色表演,體驗并表現(xiàn)歌曲有趣的情節(jié)。
3、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1、大背景圖一張,其中三只猴子可以跳動。
2、圖片八張。
3、表演頭飾:猴子三只、猴子媽媽一只。
4、地面上用自粘紙貼出床的輪廓。
5、醫(yī)院標志一個。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熟悉歌詞。
1、引導幼兒觀察大背景圖,了解歌曲第一段的內容。
①你看到了什么?誰會在上面睡覺呢?它會爬樹的、瘦瘦的、喜歡吃香蕉。
猴子到了床上會干什么呢?
它是怎么跳的?
個別:誰來學一學猴子的樣子。(表現(xiàn)出猴子的調皮)
集體(站起來):我們一起來把猴子調皮的樣子表現(xiàn)出來,比比哪只猴子最調皮。
引導孩子觀察三只猴子衣服顏色的不同。
教師清唱:三只猴子在床上跳。
②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有一只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
③小猴子從床上掉下來,誰會來?
看到小猴子摔在地上,媽媽的心情怎么樣?媽媽著急的心情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現(xiàn)呢?誰來學一學。
看到床上還有兩只猴子,她會說些什么呢?
教師清唱:媽媽急得大聲叫:“趕快下來別再跳。”
集體(坐著學):我們一起來把媽媽的樣子表現(xiàn)出來,看看誰最著急。
2、教師范唱歌曲的第二、第三段。
二、在參與表演的過程中學唱歌曲。
1、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曲邊逐步出示圖片。
你能和我一起把三只猴子發(fā)生的有趣事唱出來嗎?
唱的時候,你覺得哪句最難呢?
化解難點:第二句十六分音符
2、邊做手指游戲邊演唱歌曲。
你想用小手玩“三只猴子”的游戲嗎?
情感處理:第一句高興第二句痛苦第三句著急。
3、邊做動作邊歌唱。
4、教師清唱歌曲最后一段,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第四段的氛圍。
床上還有小猴子嗎?猜猜她們去哪里了?
這間活動室哪里可以當作醫(yī)院呢?
三、嘗試分角色表演,表現(xiàn)歌曲有趣的情節(jié)。
1、三名幼兒扮演小猴子,一名幼兒扮演猴子媽媽,教師與其余幼兒演唱歌曲。
表現(xiàn)出猴子的樣子(調皮、但是表演時要懂得保護自己哦!)觀察圖片(顏色)的暗示,媽媽送小猴子進醫(yī)院。
2、幼兒分角色表演。
現(xiàn)在所有孩子都表演了,誰唱呢?(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唱。)
現(xiàn)在還是三只猴子嗎?我們應該怎么唱?
請你先想好,你想扮演穿什么顏色衣服的猴子,綠猴子第一個摔下去(黃衣服——紅衣服)
四、知道不能在床上跳,要學會保護自己。
你們覺得歌曲里的這些猴子在床上跳著玩,安全嗎?
小結:我們不要在高的地方跳,頭上就不會有包包,保護自己很重要,做個健康的乖寶寶。
五、結束活動。
我們都知道不能學歌曲里的“三只猴子”了,等一會你可以把這首歌唱給別的朋友聽,別忘了告訴他,也要學會保護自己哦!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三只猴子》 篇10
活動目標
1、在傾聽及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逐步學唱歌曲前三段。
2、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性、合作性以及幼兒節(jié)奏的培養(yǎng)。
活動準備
圖片若干(猴子、猴子媽媽等)、音樂。
活動過程
一、師幼共賞音樂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段好聽的歌曲,你們想聽么?讓我們一起聽一下吧!(播放音樂)。
師:你們聽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呀?(提問幼兒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情況看是否需要再次播放。)
二、圖譜范唱。
1、引導幼兒回憶歌詞,教師邊唱邊將圖片貼在黑板上,圖片可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2、讓幼兒邊看圖譜邊跟唱,介紹歌曲名字叫《三只猴子》。
三、游戲活動
1、師:這三只猴子在床上跳為什么頭上會摔包呢?(幼兒回答)師總結:因為這三只猴子不會有節(jié)奏的跳,不注意安全,所以才會摔包,如果你們有節(jié)奏的跳,是不是就不容易摔包了呢?你們想不想試試跟著音樂,有節(jié)奏的跳一跳呢?(幼兒跟樂自由跳。)
2、出示節(jié)奏卡片:,請幼兒按這個節(jié)奏跳。
師:你們剛才是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跳的,現(xiàn)在我們按照這個節(jié)奏一拍跳一下,好嗎?(播放第一段音樂)
師:有人頭上起包么?現(xiàn)在請三個好朋友一組上來試試跳這個節(jié)奏好么?(完整播放音樂)
師:剛才有人頭上起包么?現(xiàn)在我要增加難度了!
3、出示節(jié)奏卡片:。請幼兒先用手拍節(jié)奏,之后請一位幼兒上前按照節(jié)奏跳。(教師范唱)
師:你們誰想和他挑戰(zhàn)?想挑戰(zhàn)的站起來!(音樂播放)
之后請幼兒三人一組一起跳節(jié)奏。
4、老師調整節(jié)奏為,請一位幼兒上前跳。老師示范其它幾種節(jié)奏然后,(例如和)請幼兒到桌子旁三人一組商量一種節(jié)奏型,跟著音樂有節(jié)奏的跳。(教師指導)
5、分別請4四組幼兒上來跳自己創(chuàng)編的節(jié)奏。
6、師:剛才我聽有的小朋友說太簡單,我們來一個難點的跳法,一起來挑戰(zhàn)一下吧!(出示節(jié)奏,讓幼兒一個接一個跳,最后一拍一起跳。之后換成節(jié)奏跳。)
總結:你們真棒!你們這樣有節(jié)奏的跳,是不是安全一些?也不容易起包了吧?
四、演唱歌曲
師:剛才那首歌是怎么唱的還記得嗎?我們一起跟音樂唱唱好嗎
(播放音樂,幼兒看圖譜唱歌曲。)
總結:你們猜這三只猴子去哪兒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播放音樂后半部分。)猴子們頭上摔了包去醫(yī)院,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好不好嗎?(結束)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三只猴子》 篇11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并初步學習歌曲的詼諧、幽默的風格。
2、在傾聽及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逐步學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圍。
3、培養(yǎng)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床上亂跳。
4、愿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5、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干凈,體驗不同形式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手偶表演(小床一張;玩偶小猴三只)、粉色小包包三個
2、表現(xiàn)歌曲內容的圖卡十二張、字卡:三只猴子
3、猴媽媽頭飾五個、小猴胸飾十二個
推薦課件:
《三只猴子》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猴子爬樹》
老師帶上胸飾,做猴媽媽與孩子一起表演。
師:小猴子們,跟著媽媽一起去爬樹吧。小猴子們可真乖,爬樹的時候都會注意安全。可是,還有三只猴子可調皮了,想知道他們是怎樣玩的嗎?那就請你們看個節(jié)目,節(jié)目的名字叫《三只猴子》(出示字卡)
二、觀看表演,組織討論。
1、教師操作小猴玩具,通過表演演繹歌詞內容。并念最后一句:趕快下來別再跳。
2、通過提問理解歌詞內容。
1)誰來說說三只猴子是怎樣玩的?(教師根據(jù)孩子的回答,進行簡單歸納,并分別出示相應的圖譜)分段練習說歌詞。
2)教師示范念歌詞。
師:我把小猴子玩得事情連起來說一說,就變成一手好聽的兒歌了,想不想聽?如果你會的也可以跟著老師一起念。
3)引導幼兒學念歌詞。
師:好聽嗎?你們要不要試一試?(跟著老師念一遍)師:好聽的兒歌如果配上好聽的節(jié)奏,會怎樣呢?聽你們聽一聽。(跟著鋼琴節(jié)奏念一遍)
三、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示范清唱歌曲。
師:好聽的兒歌還可以用好聽的歌聲唱出來呢。仔細聽好了……
2、幼兒隨樂學唱歌曲,重點練習第二句。
師:你們想試試嗎?你覺得那一句話唱起來有點困難?(重點練習)
3、學習有表情的演唱。
1)師:你們覺得小猴子在床上跳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開心)一起用開心的樣子唱一唱。摔了一跤后感覺怎樣?誰來學一學?媽媽在喊得時候,心情又是怎樣的呢?(分句學唱)
2)那我們唱的時候,把猴子開心、摔了一跤很痛和媽媽生氣的樣子表現(xiàn)出來是不是會更好聽呢?一起試試看。
四、歌曲表演。
1、教師邀請三位幼兒合作示范表演。
2、分組表演。
幼兒每四人一組,自由分配角色表演。
五、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圍,并滲透安全教育。
1、師:剛才三只猴子跌下床以后到哪里去了?請你們聽一聽(老師唱)“你們看床上靜悄悄,猴子們不知跑到哪兒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他們躺在醫(yī)院不能動了”他們都到哪兒去了?
2、后面的客人老師也不知道猴子道哪里去了,跟著老師一起唱給他們聽,好嗎?(唱到不能動了的時候,要求孩子在椅子上不能動)躺在醫(yī)院不能動感覺怎么樣?(難受)以后還要不要在床上跳啦?
那我們也要來讓小猴子知道以后不在床上亂跳,應該說什么呢?(幼兒討論)老師也想用歌聲告訴他們,讓我來試試看。唱“以后不要再高的地方跳,頭上就不會有包包,保護自己很重要,做個開心的乖寶寶。”
教學反思
《三只猴子》這首歌曲是由中國臺灣著名歌星張帝演唱的曲調進行改編的,歌曲幽默詼諧,曲調活潑,趣味性強,敘述著猴子在床上跳,媽媽焦急的有趣事件,深受孩子所喜愛。歌曲共有四段,曲段中十六分音符 ∣ 的節(jié)奏與部分歌詞的演唱,對于大班幼兒來說有一定難度。因此,我將唱好其中的十六分音符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并通過圖譜、肢體動作、有趣的指偶表演等重點練習,讓幼兒感受歌曲幽默詼諧的情緒,幫助幼兒記憶歌詞,達到熟悉歌曲旋律的效果,進而學唱歌曲,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通過教學,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幾方面:
1、深入分析教材和幼兒是組織好歌唱活動的前提。
我從歌星張帝的演唱風格入手,分析《三只猴子》的歌唱風格,認真處理歌曲前、后兩部分的因果關系,加以引導。本歌曲前半部分變化少,重復多,便于幼兒記憶,但幼兒對旋律中十六分音符與歌詞的配唱較難。因此,我采用難點前置的方法加以練習,采用設疑的方式把歌唱活動和練聲融為一體,并根據(jù)幼兒的學習特點,借助簡單的圖譜、動作練習節(jié)奏,以達到熟悉歌曲旋律的目的,進而輕松地學習歌曲前半部分,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安排了20分鐘;后半部分雖然只有一個自然段,但歌詞風格與前半段截然不同,可視為獨立歌曲來學習,但由于前半部分的學習,幼兒對歌曲的旋律已熟悉,后半部分只需對歌詞的處理,我注重借助圖片,分析后半部分的住院結果,所以幼兒對學習此段也就不存在很大困難,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安排了10分鐘,最后安排游戲,根據(jù)幼兒的學習興趣可長可短。
2、采用有趣的教育手段是幼兒唱好歌曲的保證
對《三只猴子》歌曲的學習,我始終貫穿著幽默、詼諧的這條主線,為了達到其效果,我從引入開始,采用出示圖片設疑→分段重點學習所采用的圖譜及教師肢體動作 →最后的游戲,“紅色創(chuàng)可貼”的畫龍點睛,以至于開著救護車送受傷的猴子到動物醫(yī)院的過程。所采用的方法,手段無不體現(xiàn)出“趣”的引導,使幼兒在玩中學,玩中唱,玩中來表現(xiàn)。
3、教師的情緒渲染是幼兒學習歌曲的動力。
《綱要》中提出“要讓幼兒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xiàn)活動” 。為了讓幼兒達到樂學狀態(tài),我利用老師自身的優(yōu)勢,用自己的表情、眼神和身體等肢體語言感染幼兒,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并以大膽、風趣的表現(xiàn)帶動孩子學習,使孩子的學習始終在一個興奮點上,從而能較輕松地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快樂地學唱歌曲。
不足與調整:
1、前后兩部分的時間安排上,預計較合理。但在實際操作時,后半部分幼兒比較不能完全地掌握,可作為延伸活動將材料放在音樂區(qū)角進行延伸,鞏固加強練習。
2、在練習唱好十六分音符的時候,大部分幼兒比較無法控制住自己的速度,要使幼兒速度快而不亂,可增加幾次邊拍節(jié)奏邊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感知歌詞的節(jié)奏,也可以把十六分音符獨立提供,配合歌詞邊拍手邊念或邊拍手邊唱歌曲來重點練習。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三只猴子》 篇12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并初步學習歌曲的詼諧、幽默的風格。
2、在傾聽及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逐步學唱歌曲前三段,并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圍。
3、培養(yǎng)初步的安全意識,懂得不能在床上亂跳。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xiàn)能力。
活動準備:
1、手偶表演(小床一張;玩偶小猴三只)、粉色小包包三個2、表現(xiàn)歌曲內容的圖卡十二張、字卡:三只猴子3、猴媽媽頭飾五個、小猴胸飾十二個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猴子爬樹》
老師帶上胸飾,做猴媽媽與孩子一起表演。
師:小猴子們,跟著媽媽一起去爬樹吧。小猴子們可真乖,爬樹的時候都會注意安全。可是,還有三只猴子可調皮了,想知道他們是怎樣玩的嗎?那就請你們看個節(jié)目,節(jié)目的名字叫《三只猴子》(出示字卡)二、觀看表演,組織討論。
1、教師操作小猴玩具,通過表演演繹歌詞內容。并念最后一句:趕快下來別再跳。
2、通過提問理解歌詞內容。
1)誰來說說三只猴子是怎樣玩的?(教師根據(jù)孩子的回答,進行簡單歸納,并分別出示相應的圖譜)分段練習說歌詞。
2)教師示范念歌詞。
師:我把小猴子玩得事情連起來說一說,就變成一手好聽的'兒歌了,想不想聽?如果你會的也可以跟著老師一起念。
3)引導幼兒學念歌詞。
師:好聽嗎?你們要不要試一試?(跟著老師念一遍)師:好聽的兒歌如果配上好聽的節(jié)奏,會怎樣呢?聽你們聽一聽。(跟著鋼琴節(jié)奏念一遍)三、幼兒學唱歌曲1、教師示范清唱歌曲。
師:好聽的兒歌還可以用好聽的歌聲唱出來呢。仔細聽好了……2、幼兒隨樂學唱歌曲,重點練習第二句。
師:你們想試試嗎?你覺得那一句話唱起來有點困難?(重點練習)3、學習有表情的演唱。
1)師:你們覺得小猴子在床上跳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開心)一起用開心的樣子唱一唱。摔了一跤后感覺怎樣?誰來學一學?媽媽在喊得時候,心情又是怎樣的呢?(分句學唱)2)那我們唱的時候,把猴子開心、摔了一跤很痛和媽媽生氣的樣子表現(xiàn)出來是不是會更好聽呢?一起試試看。
四、歌曲表演。
1、教師邀請三位幼兒合作示范表演。
2、分組表演。
幼兒每四人一組,自由分配角色表演。
五、感受第四段歌曲的氛圍,并滲透安全教育。
1、師:剛才三只猴子跌下床以后到哪里去了?請你們聽一聽(老師唱)“你們看床上靜悄悄,猴子們不知跑到哪兒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他們躺在醫(yī)院不能動了”他們都到哪兒去了?
2、后面的客人老師也不知道猴子道哪里去了,跟著老師一起唱給他們聽,好嗎?(唱到不能動了的時候,要求孩子在椅子上不能動)躺在醫(yī)院不能動感覺怎么樣?(難受)以后還要不要在床上跳啦?
那我們也要來讓小猴子知道以后不在床上亂跳,應該說什么呢?(幼兒討論)老師也想用歌聲告訴他們,讓我來試試看。唱“以后不要再高的地方跳,頭上就不會有包包,保護自己很重要,做個開心的乖寶寶。”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三只猴子音樂下載
活動反思:
《三只猴子》這首歌曲是由中國臺灣著名歌星張帝演唱的曲調進行改編的,歌曲幽默詼諧,曲調活潑,趣味性強,敘述著猴子在床上跳,媽媽焦急的有趣事件,深受孩子所喜愛。歌曲共有四段,曲段中十六分音符 ∣的節(jié)奏與部分歌詞的演唱,對于大班幼兒來說有一定難度。因此,我將唱好其中的十六分音符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并通過圖譜、肢體動作、有趣的指偶表演等重點練習,讓幼兒感受歌曲幽默詼諧的情緒,幫助幼兒記憶歌詞,達到熟悉歌曲旋律的效果,進而學唱歌曲,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三只猴子》 篇13
活動目標
1、在傾聽及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逐步學唱歌曲的前三段。
2、嘗試分角色表演,體驗并表現(xiàn)歌曲有趣的情節(jié)。
3、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1、大背景圖一張,其中三只猴子可以跳動。
2、圖片八張。
3、表演頭飾:猴子三只、猴子媽媽一只。
4、地面上用自粘紙貼出床的'輪廓。
5、醫(yī)院標志一個。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熟悉歌詞。
1、引導幼兒觀察大背景圖,了解歌曲第一段的內容。
①你看到了什么?誰會在上面睡覺呢?它會爬樹的、瘦瘦的、喜歡吃香蕉。
猴子到了床上會干什么呢?
它是怎么跳的?
個別:誰來學一學猴子的樣子。(表現(xiàn)出猴子的調皮)
集體(站起來):我們一起來把猴子調皮的樣子表現(xiàn)出來,比比哪只猴子最調皮。
引導孩子觀察三只猴子衣服顏色的不同。
教師清唱:三只猴子在床上跳。
②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有一只猴子頭上摔了一個包。
③小猴子從床上掉下來,誰會來?
看到小猴子摔在地上,媽媽的心情怎么樣?媽媽著急的心情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現(xiàn)呢?誰來學一學。
看到床上還有兩只猴子,她會說些什么呢?
教師清唱:媽媽急得大聲叫:“趕快下來別再跳。”
集體(坐著學):我們一起來把媽媽的樣子表現(xiàn)出來,看看誰最著急。
2、教師范唱歌曲的第二、第三段。
二、在參與表演的過程中學唱歌曲。
1、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曲邊逐步出示圖片。
你能和我一起把三只猴子發(fā)生的有趣事唱出來嗎?
唱的時候,你覺得哪句最難呢?
化解難點:第二句十六分音符
2、邊做手指游戲邊演唱歌曲。
你想用小手玩“三只猴子”的游戲嗎?
情感處理:第一句高興第二句痛苦第三句著急。
3、邊做動作邊歌唱。
4、教師清唱歌曲最后一段,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第四段的氛圍。
床上還有小猴子嗎?猜猜她們去哪里了?
這間活動室哪里可以當作醫(yī)院呢?
三、嘗試分角色表演,表現(xiàn)歌曲有趣的情節(jié)。
1、三名幼兒扮演小猴子,一名幼兒扮演猴子媽媽,教師與其余幼兒演唱歌曲。
表現(xiàn)出猴子的樣子(調皮、但是表演時要懂得保護自己哦!)觀察圖片(顏色)的暗示,媽媽送小猴子進醫(yī)院。
2、幼兒分角色表演。
現(xiàn)在所有孩子都表演了,誰唱呢?(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唱。)
現(xiàn)在還是三只猴子嗎?我們應該怎么唱?
請你先想好,你想扮演穿什么顏色衣服的猴子,綠猴子第一個摔下去(黃衣服——紅衣服)
四、知道不能在床上跳,要學會保護自己。
你們覺得歌曲里的這些猴子在床上跳著玩,安全嗎?
小結:我們不要在高的地方跳,頭上就不會有包包,保護自己很重要,做個健康的乖寶寶。
五、結束活動。
我們都知道不能學歌曲里的“三只猴子”了,等一會你可以把這首歌唱給別的朋友聽,別忘了告訴他,也要學會保護自己哦!
附歌曲《三只猴子》
6 3 3 3 4 | 3 2 2 ——| 5 2 2 2 2 2 3 |
三 只 猴 子 在 床 上 跳, 有 一只 猴子 頭上
兩 只 猴 子 在 床 上 跳, 有 一只 猴子 頭上
一 只 猴 子 在 床 上 跳, 他 的 頭 上
你 看 床 上 靜 悄 悄, 猴 子們 不知 跑到
2 1 1 1 1 ——| 6 3 3 3 4 | 3 2 2 ——|
摔 了 一個 包, 媽 媽 急 得 大 聲 叫,
摔 了 一個 包, 媽 媽 急 得 大 聲 叫,
摔 了 一個 包, 媽 媽 急 得 大 聲 叫,
哪 兒 去 了, 床 上 床 下 都 找 不 到,
5 5 5 5 | 3 1 2 1 1 ——|
快 快 下 來 別 再 跳。
快 快 下 來 別 再 跳。
快 快 下 來 別 再 跳。
他們躺在醫(yī)院 不能 動 了。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