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教案:保護大森林(精選4篇)
環保教案:保護大森林 篇1
活動目標:
1、在想想、講講、看看、做做的基礎上,幼兒初步了解樹和人的關系。
2、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樹和人呼吸循環圖。
2、六張背景圖。
3、輕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以美的語言引出主題,引起興趣。(配樂)
在世界上最美麗的一座大森林里,那里的小河天天唱著歡快的歌。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進森林的時候,就好象為森林媽媽披上了一件彩衣。小鳥唧唧喳喳的唱著
歡快的歌,美麗的蝴蝶在林間飛舞,小蜜蜂在花叢中采蜜,就連大獅子也伸了個懶腰,拉著小松鼠的手去散步呢?大森林里的小動物們每天都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地生活著?墒,有一天小動物們決定要搬家了。
評析:活動一開始就以配樂的優美故事引出主題,引起幼兒濃厚的興趣,為接下來
二、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說說動物們離開森林的原因。
1、為什么動物都要搬家呢?
2、剛剛小朋友講了很多,其實動物們搬家的原因是因為森林里的樹被砍掉了。那為什么樹被砍掉了,動物們就要離開大森林呢?
三、看看、講講樹和人的關系。
1、講講樹和人的關系。
。1)提問:樹可以給我們大家帶來什么好處呢?我們可以用樹來干什么呢?
。2)幼兒討論。
。3)交流。
2、重點了解樹和人的呼吸循環圖。
(出示教具圖)
。1)提問:大樹和人在干什么?它們吹得是什么氣?
(2)小結:原來我們呼出的二氧化碳正好被大樹吸進去了,而大樹呼出的氧氣被我們吸進去了,空氣中的氧氣越多,空氣就越新鮮。
。3)幼兒親身體驗:老師做大樹,小朋友做人游戲。
四、保護大森林。
1、提問:如何保護我們的大森林?
2、植樹。我們一起為大森林種上好多的樹,讓小動物都回到大森林里,
環保教案:保護大森林 篇2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懂得人人要保護水、節約用水。
2、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通過實驗,知道有關污水凈化的方法。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和與同伴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水污染的課件。
2、塑料杯、污水、過濾紙、活性炭、回形針、勺子人手一份,水彩筆、白紙。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猜測原因
1、哎呀,這些小河怎么了?
2、猜猜看,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二、了解污水的危害
1、生活在這些河里的小動物們會怎樣?
2、如果人們吃了、用了這些污水又會怎么樣呢?
3、那么怎么樣把這些污水變干凈呢?說說你的好辦法。
4、教師小結。
三、實驗:水變干凈了師:老師從這些小河里取來了一些污水,今天,我們就來做個小實驗,把這些污水變干凈!
1、你們看看都用到哪些什么材料?(介紹過濾紙、活性炭)
2、教師示范實驗操作步驟:
(1)先把神奇的紙變漏斗(放入空杯中)
(2)在污水中放入活性炭,進行充分攪拌.
(3)把污水倒入過濾紙的空杯中3、幼兒實驗
4、實驗中,你發現了什么?
5、教師小結。
6、介紹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四、討論保護水
(1)我們的生活處處離不開水,那我們應該怎樣來保護水呢?
(2)你有什么節約用水的好辦法?
五、保護水資源人人有責師:保護水資源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那怎樣來讓更多的人都做到呢?
1、請幼兒合作商量辦法。
2、畫想法。
3、展示、交流各組的辦法。
六、延伸活動:引導幼兒把想法變成
環保教案:保護大森林 篇3
設計思路:
大自然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但這些年來由于人們過度地向自然進行索取,而較少地采取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來減少對大自然的過度開采與污染。進入大班階段的孩子,他們已經對社會和自然界中的常見現象有了初步的觀察興趣,此時如果我們運用一些圖片故事等形式對孩子進行生動、直觀的環保方面的意識滲透,就能促使幼兒明白一些如何愛護環境、保護我們地球家園的道理。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思考,引導幼兒聯系生活實際,大膽講述出環境被污染的一些原因。
2.培養幼兒有愛護自然的環保意識。
材料準備:
故事錄音圖片幾幅幼兒繪畫作品等
活動過程:
一、部分幼兒介紹自己的圖畫內容。
1、啟發幼兒講出自己喜歡某一大自然的緣由。
2、師小結:剛才小朋友都介紹了自己喜歡大自然中的風、雨空氣等事情,老師聽了覺得真有趣.哪么除了我們人居住在大自然中,還有誰也居住在這大自然中呢?(動物)對,動物最愛呆在哪兒呢?是啊,樹林、山野、森林這些地方都是動物們生存的地方。那么,動物居住的地方會發生一些什么事呢?
二、觀察畫面,師生共同觀察并講述。
1、老師出示獅子進行介紹。
2、出示一幅大圖,引導幼兒觀察。
3、幼兒聯想生活經驗,大膽想象并講述。
。1)是什么原因使獅子得了這種怪病的呢?(也可分散討論)
。2)分別出示小圖及字卡,找出動物們棲息地被污染的原因。
4、引導幼兒思考結局。
。1)獅子為什么要一步一回頭呢?
。2)有什么辦法使森林里的空氣變新鮮,請獅子王和小動物們重新回來呢?
三、完整聽賞故事錄音。
拓展活動:
1、聽了這個故事你的心情怎樣?
2、幼兒獨立或者合作編述一個使空氣變干凈,請獅子王和小動物們再回來的故事。
3、請幾名創編較好的幼兒到集體前來進行
環保教案:保護大森林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現在我們有些孩子生活無憂無慮,社會環境意識淡泊,在公共場所亂摘花草,攀登拆枝現象突出,為了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所以對幼兒進行認識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是一件不可怠慢的事。為了讓幼兒了解到樹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知道植樹造林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谶@種思想,我為孩子們設計了本堂社會環保課《植樹造林》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樹木對人類和動物的重要性,了解綠化的好處,初步產生環保意識。
2、激發幼兒熱愛和親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看一看、說一說、聽一聽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判斷能力作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活動準備
1、幾種樹木的圖片、投影儀;
2、多媒體課件(山洪暴發、沙塵暴襲擊);
3、植樹工具、小樹若干);
4、提前讓幼兒和家長在網上查找一些“植樹造林”的資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幾張樹木的圖片讓幼兒根據平時的生活經驗與知識面簡單地說說樹木的名稱及用途。
二、根據幼兒的談話內容引出課題。
三、提問(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樹木的地球上,人類將會怎樣?)讓幼兒討論發言闡述自己的的想法與觀點,
四、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山洪暴發、沙塵暴來襲畫面讓幼兒從反面地體驗到破壞大自然生態環境會必定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殘酷的現實情境再現,具有很大的說服力,并為下一個目標設下埋伏。
五、根據課件播放的畫面讓幼兒討論以下話題:
1是什么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
2、面對踩摘花草樹木的現象你們應該怎樣去制止?
3、如何采取措施預防上述災難的發生?
六、讓幼兒親手操作植樹。
在幼兒的思維達到時,帶著幼兒親手種植小樹苗,不但讓幼兒的情感得到宣泄,更進一步體驗到勞動的快樂,以及勞動創造出的美,并巧妙地結束了本堂課。
這節社會環保教育課已建立起幼兒對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的責任感,并有了初步地環保意識;了解到了綠化的好處。在整堂課中大部分幼兒表現活躍,發言積極;但少數幼兒表現不夠主動,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要對這部分孩子多給予引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