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游戲《小松鼠找樹洞》反思
這個體育游戲的設計是很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的,也可謂是比較簡單的。游戲中并不需要實物準備,只需要孩子們的合作便可以游戲。通過老師的指導,我了解到若創編一個簡單的兒歌便可以更好地開展這個游戲。因此我在游戲前便讓孩子們熟悉并學念了自創兒歌“小松鼠找樹洞”,這個方法的確很適用于體育游戲中,可以帶動孩子的積極性。
游戲的第一環節中,我讓孩子們坐在塑膠地上靜靜地聽我講解游戲規則,并進行示范。在這一環節中,孩子們的注意力是很集中的,效果很好。之后讓他們組搭小樹洞也是很愿意參與的,分配情況良好。但是在游戲進行時,我卻發現他們完全脫離了游戲原有的規則,并不是按照“一個松鼠”找“一個樹洞”,而是“一群松鼠”鉆“一組樹洞”。我并不知道這個變了的游戲好不好,我只知道目前的游戲讓孩子更容易接受,但也造成了孩子的無序性。我便改變了些方式,由全班的游戲轉為了小組游戲。我想通過小組游戲的個別指導,相信能使全班共同游戲時也能順利進行。而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只有真正開展了小組的游戲活動,其中大部分孩子都只愿意做小松鼠,因為做小樹洞而舉得手很酸。
游戲結束之后我便思考,其實我應該在游戲前便要做更具體的要求:小樹洞不要排成一排,要分散排開,被選上的小樹洞小松鼠可以開始念念兒歌做做熱身,不需要干等。另外,我在游戲中采用的逐個點名法并不適用這個游戲,比較浪費時間,大家的游戲興趣都會被磨掉,我應該采用孩子自主選擇法,而如果緊缺的角色再根據情況做調整。另外之前制定的游戲目標“同伴間又好合作,愉快地參與游戲”也可以算是達到了,但是沒有我預期的效果。
雖說教學活動具有不可逆性,但是作為體育游戲的活動應該是可以再繼續進行的。我想之后我可以按照我思考的方法更加完善游戲,讓孩子們真正把“摘運秋天的水果”游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