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畫一畫》活動反思
小班下學期語言活動:詩歌教學“畫一畫”特別適合作為我的課題研究活動,是一節典型的課題研究活動,不管是新授課,還是作為第二課時的創編課,總是能淋漓盡致地體現“美術在幼兒文學活動中的有效利用”,兩次活動,孩子始終處于愉悅狀態,自然而然地、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在新授課上,第一環節:一開始,我就給幼兒展示繪畫工具——一盒油畫棒,“這是什么?”“油畫棒是干什么用的?”那好,我們今天就來畫一畫,隨便拿兩支油畫棒在(課前準備好并夾在黑板的)大白紙上畫一畫,隨后每一句詩歌的講解和教師的即興繪畫相結合(當然,活動之前,教師已經儲備了畫這首詩歌的經驗,畫面設計簡單直觀)。出示粉紅色,“這什么顏色?”粉紅色畫一畫,畫棵桃樹開滿花。出示橘紅色,“這是什么顏色?”橘紅色畫一畫,畫個太陽天上掛。出示翠綠色,“這是什么顏色?”翠綠色,畫一畫,花個草原跑駿馬。“這是什么顏色?”蔚藍色,畫一畫,畫個大海跳浪花。最后一下拿出好幾種顏色的油畫棒,“這么多的顏色在一起叫什么顏色呀?”教會孩子知道好多種顏色在一起叫做“五顏六色”。五顏六色畫一畫,慶祝六一樂哈哈。用各種顏色畫出表現節日氣氛的各色氣球,在中間寫上“六一”這兩個字,告訴幼兒這兩個字表示的時間就是你們的節日“六一兒童節”。
第二環節:教師提問,這幅畫里用了哪些顏色呀?粉紅色、橘紅色、翠綠色、蔚藍色,哦,還有一個“五顏六色”,在五顏六色這個詞語上重點強調。這些顏色都畫了些什么呀?幼兒一一回答。教師:它不僅是一副很漂亮的畫,還是一首很美的詩歌呢,我們一起來讀一下。教師示范朗讀一遍,帶領幼兒整體朗讀一遍
“畫一畫”這首詩。
第三環節:教師:你們想不想把這首詩歌畫下來?于是,剛剛流露出來的疲勞的征兆消失了,孩子們眼睛里發出快樂的光芒,單調的活動被創作性的活動取代了。
最后一個環節,讓他們把自己繪畫的詩歌離園時帶回家,回家讀給家長聽。分析與反思:
小班的幼兒很喜歡繪畫,更喜歡各種漂亮的色彩,通過展示各色油畫棒畫出與他們生活經驗緊密相關的、感知很熟悉的事物,孩子們都很興奮,第一環節,孩子們簡直就像在看老師在變魔術,“!這些油畫棒可以變出這么多的東西來!”第二環節,通過提問:用了那些顏色?都畫了些什么?鞏固幼兒對詩歌的理解和記憶,通過示范朗讀和幼兒整體跟讀,幼兒對詩歌有了整體的認識。
詩歌教學不應當上成“純粹的”閱讀課,形式單調會使兒童很快感到疲勞。當幼兒剛剛在第二環節感覺疲勞的時候,我馬上變換了活動方式。換為第三環節的“畫詩歌”。在最后一個環節,孩子們在收他們的繪畫作品和繪畫工具時,已經產生創編的欲望了,有的小朋友說:“還可以用紫色的來畫葡萄的。”在這種時候,作為教師要做到,見好就收,如果再接著在休息后又展開活動,(有的老師會說,孩子產生了這種創作欲望,最好是趁熱打鐵)答案是否定的,如果這樣孩子又造成疲勞,適得其反,結果肯定不會太好,留一個問題給幼兒“其它的顏色還可以畫什么?”留一些空間和時間給孩子自己去想吧,那你的第二課時的創編活動會更精彩的。
在第二課時創編活動中,我們上次學習的詩歌中粉紅色畫了什么呀?粉紅色除了畫桃花,還可以畫什么呀?“小花、發卡等等”。翠綠色還可以畫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