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哞哞》教學反思(通用2篇)
《小牛哞哞》教學反思 篇1
中班音樂活動《小牛哞哞》,宋**老師富有激情的教學狀態,孩子們活潑可愛的表現,都給我留下了深深地印象。結合自己的音樂教學開展,我從宋老師的教學活動中看到了她在音樂選材和活動設計的新穎與創新。第一,變單向傳授知識為師生共建——“教學相長”。第二,教師角色定位的轉換——“平等中的首席”。
一、從音樂選材入手,讓幼兒愛上音樂活動。
《小牛哞哞》的音樂活動中,宋老師做到了“細節決定成敗”。她選擇了節奏清晰、旋律歡快的韓文歌曲《牛奶歌》,讓孩子們一下子就愛上了這首令人開心、愉悅的音樂,促使幼兒在整個音樂教學活動中,都能在動聽的音樂伴奏下栩栩如生地表演著,他們完完全全地融入到了音樂活動中,也完完全全地愛上了音樂活動。
二、從游戲設計入手,讓幼兒有自主創新的機會。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宋老師為幼兒提供了充足的游戲時間,選擇適合幼兒的音樂材料與活動,讓幼兒情不自禁地投入到音樂游戲的角色中,在音樂的熏陶下隨心所欲地、自由自在地、無拘無束地自由思索、大膽想象、主動實踐,充分萌發了幼兒的創造力。尤其是在教學環節中宋老師注意做到肯定幼兒的與眾不同,注重幼兒在過程中的表現,激發并保護每一個幼兒的創造欲望,在充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與興趣需要的同時,促進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發展。真正通過音樂教學活動達成了教學目標“感受音樂歡快的節奏,并能嘗試創編簡單的小牛動作。”“喜歡和同伴共同表現小牛各種動態,感受音樂活動的樂趣。”
三、從游戲規則入手,讓幼兒更好地享受音樂游戲的樂趣。
游戲規則是幼兒順利進行游戲活動,實現游戲性體驗的前提,必須嚴格遵守。宋老師在創設音樂游戲“逗小牛”這一環節中,讓孩子們在聽音樂的同時,集中注意傾聽教師的口令玩游戲,達到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引領孩子們沉浸于游戲的情境和游戲的秩序中,從而來實現音樂游戲的審美追求,創造游戲自身的美,展示游戲自身的魅力。
《小牛哞哞》教學反思 篇2
在這次的園內優質課評比中,我展示的是一節中班的音樂活動“小牛哞哞”。這是一節音樂游戲,其活動目標為:1.感受音樂歡快的節奏,并能嘗試創編簡單的小牛動作。2.喜歡和同伴共同表現小牛各種動態,感受音樂活動的樂趣。其重點為:感受音樂歡快的節奏,嘗試創編簡單的小牛動作。難點為:能和同伴共同表現小牛各種動態。
活動以游戲“猜猜樂”導入,讓孩子們用肢體動作表現各種動物,在音樂的陪襯下,孩子們模仿著自己喜歡的動物,兔子、老虎、鶴、猩猩、小蛇……在孩子們的演繹下,都栩栩如生的被表現出來。接下來出示小牛圖片自然地進入下個環節,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大膽的表述著可愛的小牛,模仿著可愛的小牛。當音樂播放時,孩子們能將可愛的小牛動作和音樂相結合,積極主動地跳起了小牛舞。雖然在創編上還是比較欠缺,對于這個音樂本身可能創編的空間就比較有限,但孩子們還是能嘗試著創編出幾個簡單的小牛動作。
熟悉了小牛舞之后下個環節就是一個“逗牛”游戲”,音樂選擇上我選的是斗牛舞,對于斗牛很多的孩子不是很了解,老師通過自己的講述來告知孩子,其實在這個地方老師的課件可以播放一個簡短的斗牛視頻,所有的問題可能就迎刃而解,直觀的看課件遠比老師的口頭講述要來的有效果。對于“逗牛”孩子們比較喜歡,但在操作中,老師扮演的斗牛士動作可以在夸大點,指令可以在明確點,這樣跟孩子們玩時可以銜接的更好。
活動的最后環節我是讓孩子們邊聽完整的音樂,邊做動作,從小牛舞到逗牛,兩段音樂是截然不同的,在表演中讓孩子表演中時兩段音樂有點脫節,在這個地方應該在考慮一下,讓過度在自然點。
總體來說,從課堂的實際操作中看,今天的活動還是成功的,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孩子們玩得也比較開心。目標達成的也不錯。但也存在著很多的不足,老師們也為我的這節活動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我會虛心接受,我也會深刻反思今天的活動,讓自己有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