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糖果寶寶回家了
本周是開展項目課程的第一周,孩子們都興高采烈的帶來了好多糖果,有棒棒糖、有軟糖硬糖、也有一些甜甜的食物,例如:巧克力、蛋糕等。由于帶的比較多,我們將糖果都放在了一個大筐子里放在教室的前面。快要做操了,所有的小朋友都來排隊了,我卻發現陶彥辰不見了,咦這個好動的寶寶不知又來到了我們教室的某個角落。過了一會,圓圓發現了他,看到他拿了一個小筐子在把自己口袋里的糖果拿出來,也是由于做操時間要到了,我拿起他的盒子請他將盒子放好,結果他就像沒聽到一樣,拿著盒子在桌子上擺弄,一會動動這個糖果、一會弄弄那個糖果,好像一點都不想去排隊做操。于是,我決定親自去邀請他,他一邊留戀著自己的糖果一邊走的很慢。這個時候的我還并沒有太在意孩子的感受,只知道這個時間段應該做的事情是做操而不是在那邊分糖果。 運動完之后,我們回到了教室了,只見陶彥辰原本失落的心情頓時又開心了,我想他是不是有什么發現,于是決定去問一問他。只見他拿著自己手里的糖果,嘴巴里說著“方方的我愛吃”,“軟軟的是媽媽愛吃的”,哦,原來他是在給糖果寶寶找自己的家啊!于是我趁著這個機會,請陶彥辰自己來介紹自己帶來的糖果,開展了一次“糖果寶寶回家了”小型討論會。 我把裝糖果的小筐子放到了小朋友的面前,問他們:你們知道這些糖果寶寶的家在哪里嗎?有的寶寶就說是超市,是的,這個想法不錯糖果是從超市里買回來的;有的寶寶說這個糖果是我帶來的,我帶來的肯定糖果的家就是我家咯,嗯,孩子們能聯想到糖果這一物品的價值也不錯;陶彥辰站起來說:我知道糖果的家有很多個,方方的糖果在方方的家,圓圓的糖果在圓圓的家。聽到陶彥辰這么一說,小朋友們都興奮了,爭著搶著說我們一起來給糖果找到自己的家吧,于是,一次整理并且帶著數學操作性的找家活動開始啦,由于是臨時想出來的,我們找來了積木幫忙。方形的積木我們就用來作為方糖果的家,圓形的積木就用來作為圓糖果的家,接著孩子們就進行了愉快的分糖果活動。 在這一次的臨時活動中,我明白了有些事情其實很簡單就能調動幼兒的興趣,他們簡單的心靈中有一種東西叫做好奇,自然而然就能達到原本想要達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