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墻的裝飾與主題活動緊密結合
在大班我是中國人主題活動中,我們和孩子們一起布置了,慶祝國慶,祖國特產展、等系列教育環境,在慶祝國慶節這一專欄里,我們孩子和一起制作了國旗,并將制作的國旗布置在主題墻上,加深幼兒對國旗的認識。利用收集各種特產的包裝盒等舉辦“祖國特產展。,讓孩子體驗華夏的傳統與文化,還利用幼兒設計、繪制。主題墻前,他們將小紅花、紅蘋果等各種標記貼在自己去過的地方或吃過的特產上,神氣而自豪地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所見所聞,進一步認識了首都北京、長城、天安門……激發了愛祖國的情感。讓幼兒成為環境的主人人性化的主題墻一改以往從主題的確定到具體的布置幾乎都由教師一手策劃、完成的慣例,以兒童為本位,把家長視作重要的合作伙伴,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也為幼兒提供寬松、自由、可選擇的材料和環境。由此,主題墻便成了幼兒、家長、教師溝通的窗口,成了孩子們自由活動、自主探索的天地。如在創設主題活動“動物,我們的朋友”時,我們先讓孩子們發揮想象,充當環境創設的策劃者,然后在主題墻上設計了一片大森林,又在游戲角上擺放幾個用包裝盒做成的“家”。孩子們紛紛從家中帶來自己喜愛的動物圖片和動物玩具,他們極小心地把動物玩具送到游戲角上的“家”里,又很仔細地把一張張動物圖片剪好貼到主題墻的大森林里,不到兩天的功夫,一個栩栩如生的動物世界就展現在大家面前,孩子們為自己的作品感到自豪,他們興奮地向同伴、向老師、向家長們介紹自己所認識并喜愛的動物,有的甚至還關心起小動物們的溫飽來。每當孩子們采到主題墻飾前,他們總會天真爛漫地對著小動物說話,盡情地抒發自己對動物的情感,這一系列的活動不僅使幼兒與墻飾產生了積極的互動,還讓孩子體驗了關心他人的快樂,產生了“自己是環境的主人,是自己改變了環境”的成功感。環境設置的動態化主題墻的創設,要隨著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并隨著每個主題活動的自然展開和不斷深入而逐步豐富。如十月份的主題活動“秋天來了,開始我們組織了一次拾落葉的活動,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各種樹葉的形狀、顏色,然后大家一起動手將樹葉分類,用牛皮紙做樹干,用蠟紙、廢報紙等剪成各種樹葉貼到墻上,布置成“美麗的大森林”。過了一段時間后,當老師發現孩子們對樹葉做成的各種飾品非常感興趣時,又啟發引導幼兒將收集來的各種樹葉做成項鏈、“花環、裙子等裝飾品,創設了一個樹葉飾品展,孩子們面對自己的作品奮不已,在親自操作中幼兒創造美、表現美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深秋了,在認識“秋天的果實時,一個孩子問:我們的大樹上怎么沒有果子呀于是,主題墻上的大森林就變成了豐收的果園,牙膏盒做成的“貨車在“果園里忙運輸……一幅幅形象生動的畫面向孩子們展現了秋天成熟豐收的美景。在整個環境創設的實施過程中,主題墻為課程搭建了一個與幼兒對話的平臺,孩子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知、所做都展示在這個平臺上,而這個平臺又為孩子們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