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主題: 快樂新年
師:故事看完了,小老鼠圖圖有哪些好朋友呀?(小貓、小兔、小羊、小鳥)
2、看故事(第二遍)(提要求)圖圖給這些好朋友送了什么禮物?
師: 小老鼠給好朋友小貓送了什么禮物?為什么要給小貓送小魚?
小老鼠給好朋友小羊送了什么禮物?為什么要給小羊送小草?
小老鼠給好朋友小兔送了什么禮物?為什么要給小兔送蘿卜?
小老鼠給好朋友小鳥送了什么禮物?為什么要給小鳥送蘋果樹?。
小結:原來小老鼠圖圖送給它的好朋友們喜歡吃的食物。小貓喜歡吃魚,小兔喜歡吃蘿卜,小羊喜歡吃青草,小鳥喜歡吃蘋果。
3、看故事(第三遍)(整體欣賞)
師:我們想不想再看一遍故事,看看我們寶寶剛才說的對不對?
二、出示動物、嘗試配對。
1、師:故事看完了,圖圖的好朋友們收到了他們喜歡吃的食物,很開心,可是施老師這里還有一些小動物沒有收到禮物。我們小朋友能不能幫助他們呢?
(出示小熊貓圖片)請個別幼兒上來找對應的新年賀卡。
(出示小狗的圖片)請個別幼兒上來找對應的新年賀卡。
(出示小雞的圖片)請個別幼兒上來找對應的新年賀卡
小結:我們小朋友真棒!幫助許多的小動物找到了自己喜歡的食物。
三、找一找
師:施老師要問問看,我們小朋友喜歡什么小動物呢?
師:那你想不想也送好吃的食物給你喜歡的小動物呢?
(后面有1張桌子上放上小動物(小猴子、小馬等小動物)的頭像,另外2張桌子放小動物喜歡吃的食物)
師:施老師在一張桌子上放了許多漂亮的卡片,里面有很多不一樣的小動物,每個小朋友一人選一張,然后另外一張桌子上放了許多的食物,想一想,你手里的小動物喜歡吃什么食物,然后把食物粘在卡片上,千萬不要粘錯哦。要不然小動物要傷心的。
活動名稱:新年禮物
出處:自編
組織形式:集體
設計意圖:
“過新年”這個主題蘊含了許多節日特定的認知元素,如新年的祝福、新年的禮物、新年人們的年齡變化,等等。
我通過與家長交流,發現新年禮物是小班幼兒感興趣的一個內容,伴有許多有價值的教育元素。比如,收到禮物時的感受與交往(禮儀與交往),打開禮物前的猜測與判斷(合理想象與判斷的方法),打開禮物后的驗證過程與心情(驗證并獲取經驗)。
在思考活動方案時,我認為以不打開禮物為前提,讓幼兒用各種方法來判斷包裝袋(盒)中“有”和“沒有”禮物,是活動中幼兒積累認知經驗的重點。由此,我形成了設計思路:以禮物為線索。將尋找禮物、猜測禮物、分享禮物的過程自然銜接并層層遞進,激發幼兒從尋找中收獲情感,發展語言;從探索中尋找方法,發展思維;從分享中體驗快樂,嘗試交往。
內容與要求:
1.在猜測禮物、打開禮物的過程中,體會節日來臨的快樂
2.嘗試用各種方法(如搖、捏、聞、掂等)來判斷禮物的“有”或“沒有”,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包裝精美的禮物(事先藏在活動室內的各處.數量略多于幼兒人數):(1)禮物既有盒裝的,也有袋裝的,其中有極少數盒(袋)內沒有禮物。(2)禮物從幼兒的生活經驗與興趣需要出發考慮,能引起幼兒猜測或判斷,如:有或無聲響,有或無香味,有或無重量,等等。其中有一兩樣是能夠產生爭議的,如分量很輕,無法一下子判斷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