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新衣(精選12篇)
穿新衣 篇1
教育作用: 1、幫助寶寶用已認識的顏色進行點畫。
2、發展寶寶手部動作。
材料與場地:紅、黃顏色,設計成形的服裝樣板圖,紙張,音樂。小推車、羊角球、小搖車。
活動過程:
一、問候時光:
1、接待。教師與寶寶(媽媽爸爸)交流問候,表示歡迎。
2、點名游戲:
a、 教師向寶寶介紹自己。
b、教師用鈴鼓輕輕地拍被點到名字的寶寶的手,向他表示親切問好,鼓勵寶寶回應教師的問候,爸爸媽媽幫助寶寶學習問好。
c、 歌曲《找朋友》,穩定孩子情緒。鼓勵寶寶跟著音樂自己學著拍節奏,寶寶和爸爸媽媽一起跟教師學唱歌曲。
二、運動時光:教師向寶寶介紹各種小型運動器具,讓寶寶說出名稱。爸爸、媽媽帶寶寶玩一玩。
三、快樂時光:
1、出示游戲材料。提問:“這是什么?”孩子學說:“紙、紅色。。。。。。”
2、教師示范游戲。將一大張紙捏成紙團,紙團蘸上紅(黃)顏料,在畫好的衣樣上印染。
3、爸爸媽媽握住寶寶的手進行印染。
4、游戲時,爸爸媽媽幫助寶寶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四、溫馨時光:親子游戲“穿新衣”
1、爸爸媽媽幫助寶寶穿上自己制作的服裝。
2、隨著歡樂的音樂, 模仿父母的動作。擺動身體、跳舞、做時裝模特等。
穿新衣 篇2
活動目標
1、喜歡畫畫,體驗活動的快樂。
2、初步學習用油畫棒、紙團、棉簽來畫太陽,使手腕動作靈活。3、知道太陽會給大家帶來溫暖。
活動準備
1、油畫棒、棉簽、紙團若干,水粉顏料四盒(紅、黃、藍、綠)2、自制太陽寶寶四個,幼兒人手一張畫紙。
3、活動前和小朋友去曬太陽、找找陽光。
活動過程
1、回憶經驗,引出課題。
a.師:早上,我們一起去曬太陽,太陽公公曬在身上覺得怎么樣?孫老師可喜歡太陽了,你們呢?你們說還有誰也喜歡太陽?
b.師:可是太陽公公今天不開心,不想出來了,到底為什么呢?(引導幼兒討論)
c.噢,原來沒有漂亮的衣服怎么辦呢?我們幫它穿衣服吧!
2、引導討論,畫太陽:
a.穿新衣――太陽公公出來了,穿一件什么顏色的衣服呢?學習團紙
b.太陽公公的光芒――還缺什么呢?太陽公公的頭發可多了、可長了,有的彎來彎去。用什么來畫呢?
c.太陽公公的寶寶也來了(出示太陽寶寶)我們小朋友那里也有太陽寶寶,幫太陽寶寶穿件新衣服吧!
3、激發創造,幼兒作畫:
a.引導幼兒初步學習按意愿選擇油畫棒、紙團、棉簽來畫太陽,大膽選色。
b.注意個別引導,能力強的幼兒添畫,能力弱的幼兒教師個別指導。
c.提醒幼兒注意作畫的常規和衛生習慣。
4、展示評價,引導欣賞:
a.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太陽。
b.師:小朋友們的小手真能干,給太陽寶寶穿上了漂亮的衣服,你喜歡哪個太陽寶寶,為什么呢?
c.游戲:與太陽寶寶捉迷藏。(師幼同樂)
d.師:太陽寶寶穿上了新衣服很開心,想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呢!
5、教師小結
穿新衣 篇3
設計意圖
孩子進入大班后,更多方面是培養他們成為社會人,讓他們了解社會,關心社會,尤其是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比如:環保中廢物的利用,讓孩子在了解環保的過程中,也體會著一種關心社會的責任,并把這種責任心的培養作為大班教育目標。結合這兩方面,我選擇了這個題材,通過與孩子們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無用的瓶子,并加以設計裝飾來美化環境,這就是我選材的意圖。 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中無用的瓶子經過裝飾可以美化環境。 2、通過對各種投入材料的聯想組合,設計富有創意的立體裝飾瓶。 重點難點 利用瓶子的各種形狀來設計成裝飾物。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形狀的玻璃瓶。 2.裝飾用的材料(毛線、麻繩、干花、餐巾紙、玉米、辣椒干、樹葉、即時貼、彩繩等)。 3.欣賞作品。 活動流程 激發興趣、導入活動—引導構思、聯想組合—自主選材、想象制作—相互介紹、欣賞作品。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人活動。 1、帶領幼兒觀察延中創意室內的各種欣賞作品。 2、向幼兒介紹生活中各種形狀的瓶子及各種裝飾材料。 3、激發幼兒對瓶子進行創意裝飾的愿望。 (二)引導構思,聯想組合。 1、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對瓶子的形狀進行想象造型構思。 2、幼兒說說自己對裝飾作品所需要各種材料的聯想組合。 (三)自主選材,想象制作。 1、充分允許幼兒按自己的構思需求選擇裝飾材料。 2、幼兒制作過程中,針對個別幼兒實際,在想象和技能上給予適當點撥、指導。 (四)相互介紹,欣賞作品。 1.介紹作品的名稱,鼓勵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表述。 2.啟發幼兒聯想生活中還有那些廢舊物品可以通過裝飾重新利用。
穿新衣 篇4
設計意圖:
太陽是孩子們比較熟悉的物體,與人類的生活也有著密切的關系,也經常在孩子們的美術作品中見到太陽的形象,但同時,我也發現孩子們畫出的太陽幾乎是千篇一律的。《綱要》中指出“藝術活動是一種情感和創造性活動。幼兒在藝術活動過程應有愉悅感和個性化的表現。教師要理解并積極鼓勵幼兒與眾不同的表現方式。”中班幼兒有了一定的繪畫基礎,為了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創造性,鼓勵幼兒對太陽的認識有個性化的和與眾不同的表現方式,因此我設計了本節美術活動《太陽公公穿新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太陽的多種畫法,讓幼兒大膽想象并嘗試用夸張的手法表現太陽。
2、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太陽的多種畫法,讓幼兒大膽想象并嘗試用夸張的手法表現太陽。
活動難點: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太陽公公不同的形象,背景圖、小鳥、小猴、長頸鹿圖片、水彩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們,今天我帶來了一位客人(出示太陽公公),你們看他是誰?可是今天他呀很不高興,你們知道原因嗎?(幼兒回答)他來到中二班,看到小朋友們都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可是他自己呢?一年四季天天都穿著這身衣服,他覺得很是難看。你們有沒有什么辦法讓太陽公公開心起來。(幼兒回答,引導幼兒給太陽公公設計新衣服)
二、范例作品欣賞、激發幼兒創作欲望
1、小朋友們都想出了很好的辦法,打算給太陽公公設計新衣服。森林的小動物們聽到了你們的主意,他們也覺得很不錯,你們看,他們給太陽公公送來了自己設計的新衣服。
小鳥:小朋友們,你們看,我給太陽公公設計的衣服怎么樣?(出示范例作品1)
小猴:我呀,給太陽公公戴上了亮晶晶的珠子,胡子修成了八字胡,你們喜歡嗎?(出示范例作品2)
長頸鹿:小朋友們,我把太陽公公的頭發燙成彎彎的了,還給他戴上了一副時髦的眼鏡,你們覺得酷嗎?(出示范例作品3)
三、幼兒大膽想象進行創作
1、小朋友們,為了讓太陽公公開心起來,我們也來為太陽公公設計一些漂亮的衣服好嗎?
2、給幼兒分發繪畫材料和畫紙,讓幼兒進行創作。
四、作品展示
將幼兒畫好的作品貼在背景圖上,并請幼兒評價。
五、結束活動
太陽公公看到你們為他設計的衣服,他開心的笑了,謝謝你們!
六、課后反思
孩子們對太陽是比較熟悉的了,在我出示太陽公公的時候孩子們能夠一眼就認出來,但是由于對太陽公公的表情特征我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來,因此在提問的時候有部分幼兒沒有說出太陽公公不開心的心情,在我提出太陽公公因為沒有好看的衣服而不開心的時候,部分孩子沒有很好地傾聽和理解,因此并沒有向著預設的方向為太陽公公設計新衣服方面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只有直接提出為太陽公公設計新的衣服讓他開心,引出了本節所學內容。在出示示范畫的時候,孩子們表現出的興趣還是很大的,他們能夠觀察出太陽發生的不同變化。請孩子們為太陽公公設計新衣服是本節課的重點,在繪畫的過程中,大部分孩子能夠大膽作畫,發揮想象力,畫出和平時不一樣的太陽,目標基本完成,在展示環節,由于部分幼兒沒有完成作品,因此沒有去好好欣賞本班幼兒完成的作品,導致在進行評價的時候,沒有按要求去點評。總的來說,本節課的目標基本完成,但是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沒有得到很好地激發,大部分還只是在模仿,繪畫水平還有待于提高。
穿新衣 篇5
活動目標:
1、以兒歌的形式引導幼兒初步學習用豎線和橫線組合成方形在指定范圍內進行繪畫。
2、鼓勵幼兒樂意參與繪畫活動,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長頸鹿線條畫人手一張。
2、蠟筆人手一盒、勾線筆若干。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激起幼兒繪畫的興趣。
(出示長頸鹿)今天,動物王國要舉行迎新年活動,可是長頸鹿沒有漂亮的衣服呢。怎么辦?
(1)小朋友們想一想,長頸鹿穿的衣服是怎樣的?教師小結:長頸鹿身上的衣服是一塊一塊的,方方的,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方形”。
(2)(出示勾線筆)看,這是什么呀?它還會變魔術。小眼睛,看好了,筆寶寶開始變魔術了。
2、教師示范畫方形,為長頸鹿穿新衣。
(1) 教師一邊念兒歌一邊畫方形:豎線線,橫線線,豎線線,橫線線,大家一起手拉手,變出一個正方形。
(2) 剛才筆寶寶先變出什么線,再變出什么線,最后變成一個什么呀?幼兒說,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畫。
(3) 誰也會用食指媽媽變出小方形?教師帶幼兒空手練習畫方形。
(4) 現在,誰想用筆寶寶來幫助長頸鹿身上畫出許多的小方形?幼兒示范畫,其他幼兒幫著念兒歌。
(5) 你們的小手真能干!如果小方形再涂上顏色就更漂亮了。
3、幼兒作畫,教師提要求,巡回指導。
(1) 那里還有許多長頸鹿寶寶沒穿上新衣服,我們快去幫助它們穿上新衣服吧!
(2) 教師講作畫要求。
4、展示作品,及時講評。
小朋友畫好后,可以去講給老師聽,她們還會獎給你一個小禮物呢!
穿新衣 篇6
瓶子穿新衣(大班)
一、設計思路
孩子進入大班后,更多方面是培養他們成為社會人,讓他們了解社會,關心社會,尤其是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比如:環保中廢物的利用,讓孩子在了解環保的過程中,也體會著一種關心社會的責任,并把這種責任心的培養作為大班教育目標。結合這兩方面,我選擇了這個題材,通過與孩子們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無用的瓶子,并加以設計裝飾來美化環境,這就是我選材的意圖。
在設計活動時,我注重了以下幾方面:
首先,根據我園“開發幼兒創造潛能”的特色課程的要求,我著重引導幼兒進行想象創造。如:對各種形狀不同的瓶子的聯想,對裝飾材料的組合運用,這些都隱含著對幼兒創造潛能的開發。
其次,我也注重我園的基礎課程。在技能的傳授上老師也開拓思路,把孩子們原有的一些平面裝飾技能重新組合運用到立體裝飾上。對孩子來說,在技能上也是一次飛躍。除了這些還不夠,開發幼兒的創造潛能以及技能的提高,都需要幼兒內在情感的投入。而環境創設是一種潛在的教育因素,能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于是我帶領幼兒外出參觀“飾品自助店”,并在活動室創設了“延中創意室”,讓孩子身臨其境。大大激發活動興趣。
在選擇材料及材料投放時,注意因材施教。如:為能力較差的孩子,提供一些半成品的材料,讓他也能體驗成功感。由于了解了每個孩子,激發了他們內在的情感,孩子們的作品是成功的、富有創意的。
二、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中無用的瓶子經過裝飾可以美化環境。
2.通過對各種投入材料的聯想組合,設計富有創意的立體裝飾瓶。
三、重點難點
利用瓶子的各種形狀來設計成裝飾物。
四、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形狀的玻璃瓶。
2.裝飾用的材料(毛線、麻繩、干花、餐巾紙、玉米、辣椒干、樹葉、即時貼、彩繩等)。
3.欣賞作品。
五、活動流程
激發興趣、導入 活動—引導構思、聯想組合—自主選材、想象制作—相互介紹、欣賞作品
六、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人活動。
1.帶領幼兒觀察延中創意室內的各種欣賞作品。
2.向幼兒介紹生活中各種形狀的瓶子及各種裝飾材料。
3.激發幼兒對瓶子進行創意裝飾的愿望。
(二)引導構思,聯想組合。
1.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對瓶子的形狀進行想象造型構思。
2.幼兒說說自己對裝飾作品所需要各種材料的聯想組合。
(三)自主選材,想象制作。
1.充分允許幼兒按自己的構思需求選擇裝飾材料。
2.幼兒制作過程中,針對個別幼兒實際,在想象和技能上給予適當點撥、指導。
(四)相互介紹,欣賞作品。
1.介紹作品的名稱,鼓勵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表述。
2.啟發幼兒聯想生活中還有那些廢舊物品可以通過裝飾重新利用。
穿新衣 篇7
一、設計思路
孩子進入大班后,更多方面是培養他們成為社會人,讓他們了解社會,關心社會,尤其是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比如:環保中廢物的利用,讓孩子在了解環保的過程中,也體會著一種關心社會的責任,并把這種責任心的培養作為大班教育目標。結合這兩方面,我選擇了這個題材,通過與孩子們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無用的瓶子,并加以設計裝飾來美化環境,這就是我選材的意圖。
在設計活動時,我注重了以下幾方面:
首先,根據我園“開發幼兒創造潛能”的特色課程的要求,我著重引導幼兒進行想象創造。如:對各種形狀不同的瓶子的聯想,對裝飾材料的組合運用,這些都隱含著對幼兒創造潛能的開發。
其次,我也注重我園的基礎課程。在技能的傳授上老師也開拓思路,把孩子們原有的一些平面裝飾技能重新組合運用到立體裝飾上。對孩子來說,在技能上也是一次飛躍。除了這些還不夠,開發幼兒的創造潛能以及技能的提高,都需要幼兒內在情感的投入。而環境創設是一種潛在的教育因素,能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于是我帶領幼兒外出參觀“飾品自助店”,并在活動室創設了“延中創意室”,讓孩子身臨其境。大大激發活動興趣。
在選擇材料及材料投放時,注意因材施教。如:為能力較差的孩子,提供一些半成品的材料,讓他也能體驗成功感。由于了解了每個孩子,激發了他們內在的情感,孩子們的作品是成功的、富有創意的。
二、活動目標
1.知道生活中無用的瓶子經過裝飾可以美化環境。
2.通過對各種投入材料的聯想組合,設計富有創意的立體裝飾瓶。
三、重點難點
利用瓶子的各種形狀來設計成裝飾物。
四、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形狀的玻璃瓶。
2.裝飾用的材料(毛線、麻繩、干花、餐巾紙、玉米、辣椒干、樹葉、即時貼、彩繩等)。
3.欣賞作品。
五、活動流程
激發興趣、導入 活動—引導構思、聯想組合—自主選材、想象制作—相互介紹、欣賞作品
六、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人活動。
1.帶領幼兒觀察延中創意室內的各種欣賞作品。
2.向幼兒介紹生活中各種形狀的瓶子及各種裝飾材料。
3.激發幼兒對瓶子進行創意裝飾的愿望。
(二)引導構思,聯想組合。
1.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對瓶子的形狀進行想象造型構思。
2.幼兒說說自己對裝飾作品所需要各種材料的聯想組合。
(三)自主選材,想象制作。
1.充分允許幼兒按自己的構思需求選擇裝飾材料。
2.幼兒制作過程中,針對個別幼兒實際,在想象和技能上給予適當點撥、指導。
(四)相互介紹,欣賞作品。
1.介紹作品的名稱,鼓勵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表述。
2.啟發幼兒聯想生活中還有那些廢舊物品可以通過裝飾重新利用。
穿新衣 篇8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能用不同的線條,間隔圖案來裝飾魚鱗。
2、引導幼兒能初步了解左右對稱的裝飾方法。
3、通過活動,引導幼兒能體驗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快樂,并幼兒能在活動中感受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有裝飾畫的經驗
物質準備:一張大美人魚背景圖,教師范畫(魚鱗),水彩筆等繪畫工具,半圓形圖畫紙若干,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故事,你們想聽嗎?”
師:“我要看看誰聽的最認真哦!”
故事:海里住著一群可愛的小魚和漂亮的美人魚,有一天小魚們要去參加一場盛大的舞會,可是它們沒有漂亮的裙子,美人魚姐姐便把自己美麗的鱗片送給了它們,小魚們變得很漂亮,就開心地去參加舞會了,可是美人魚姐姐卻變得光禿禿的了,你們說,怎么辦呀?小朋友們,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
師一邊講故事一邊出示圖畫。
師:“小朋友的這些辦法都很好,你們都和美人魚姐姐一樣是有愛心,喜歡幫助別人的好孩子。今天,我們不如用自己能干的小手畫一些漂亮的魚鱗送給美人魚姐姐,你們覺得好嗎?”
二、教師出示魚鱗范畫,引導幼兒進行想象
師:“小朋友,瞧,我早就準備了一些魚鱗,看,這些魚鱗是什么形狀的呢?”教師依次出示三張范畫
師:“這些魚鱗都是半圓形的,你們再用明亮的小眼睛觀察一下這些花紋是什么樣的呢?”引導幼兒說出這些魚鱗是用不同的線條,圖案間隔來進行裝飾的。
師:“你們太棒了!我們請了許多不同的線條寶寶和圖案寶寶來排隊,還用上了許多漂亮的色彩,把魚鱗裝飾得美美的。”
師:“瞧,美人魚姐姐知道小朋友們都在熱心地幫她想辦法,于是就來到了我們教室里,現在,我要把為美人魚姐姐裝飾好的鱗片給她穿上,你們看看漂亮嗎?”教師將魚鱗圖片給美人魚貼上
幼兒回答
三、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師:“美人魚姐姐也覺得很漂亮,心里可高興了!可是,你們覺得這樣就好了嗎?”
師:“對了,還沒有穿完呢!我發現小朋友們都已經等不及了,很想馬上幫美人魚姐姐穿上新裙子,別急,瞧,老師已經幫你們準備好了半圓形的圖畫紙,待會我們就來比一比誰裝飾的魚鱗花紋最特別,最美,顏色最鮮艷,好嗎?”
師:“美人魚姐姐的裙子還差那么多美麗的魚鱗,小朋友們,你們一定愿意用自己能干的雙手來幫助美人魚姐姐穿上新衣服吧,瞧,老師已經幫你們準備好了半圓形的圖畫紙,待會我們就來比一比誰裝飾的魚鱗花紋最特別,最美,顏色最鮮艷,好嗎?”
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展示幼兒作品
1、將幼兒作品貼在美人魚身上,讓幼兒感受成功的喜悅。
師:“小朋友們真棒,用你們能干的雙手為美人魚姐姐穿上了漂亮的裙子,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吧!”
2、幼兒相互欣賞作品,相互學習。
3、讓幼兒感受集體創作后的喜悅。
穿新衣 篇9
活動目標:
1.嘗試使用多種材料和方法裝飾美人魚的魚鱗。2體驗合作裝飾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嘗試使用多種材料和方法裝飾美人魚的魚鱗。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裝飾畫的經驗。
2.美人魚背景圖,教師示范畫(魚鱗)
3.幼兒分為三組:一組(提供記號筆等繪畫工具);二組(提供粘土等泥塑工具);三組(提供彩紙等紙工工具)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1.教師講述《小美人魚》故事
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看看誰聽的最認真哦!”(故事:海里住著一群可愛的小魚和漂亮的美人魚,有一天小魚們要去參加一場盛大的舞會,可是它們沒有漂亮的裙子,美人魚姐姐便把自己美麗的鱗片送給了它們,小魚們變得很漂亮,就開心地去參加舞會了,可是美人魚姐姐卻變得光禿
禿的了,你們說,怎么辦呀?小朋友們,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教師一邊講故事一邊出示圖畫。
師:“小朋友的這些辦法都很好,你們和美人魚姐姐一樣是有愛心,是喜歡幫助別人的好孩子。
二、感受線條裝飾畫的樣式美和圖案美,了解幾種不同的裝飾方法。1.教師依次出示魚鱗范畫,引導孩子觀察魚鱗上的花紋。欣賞并感受線條裝飾畫的美
師:“這些魚鱗漂亮嗎,我們來觀察一下這些花紋是什么樣的呢?”引導幼兒發現這些魚鱗是用不同的線條,圖案間隔來進行裝飾的。
2.提出幫助美人魚姐姐的任務
師:剛才小朋友們說了,還可以用彩泥、紙工等方式來幫美人魚姐姐設計衣服。“現在,美人魚姐姐來到了教室里,我們一起來為她設計美麗的衣服,好嗎?”
三、幼兒創作,為人魚姐姐設計美麗的鱗片,教師指導。
1.教師介紹分組材料,讓孩子自由選擇為美人魚設計最特別最美麗的衣服。2.幼兒選擇材料進行裝飾,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孩子大膽創作,使用多種方法裝飾。
四、幼兒作品展評,了解孩子對自己作品的想法,讓孩子間互相欣賞,并體驗合作創作的樂趣。
1.請幼兒分組上來展示講解自己小組的作品,讓幼兒感受成功的喜悅。師:“小朋友們真棒,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動手,為美人魚姐姐穿上了漂亮的裙子,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2.幼兒相互欣賞作品,相互學習。
師:“小朋友設計的衣服都是獨一無二的,真棒,我們把美人魚姐姐請到教室里,和你的好朋友介紹一下你設計的是哪一件衣服,好嗎?”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用作品布置班級的環境。
穿新衣 篇10
周五再次聽了謝蓮芬老師的《蛤蟆大姐穿新衣》一課,這是以“一課多磨”的形式開展的教學活動。與上次相比,不僅讓我對兒歌的內容記憶深刻,更讓我覺得小朋友們對兒歌也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反思之一:對于課的熱誠度。
從整節課的表現來看,謝老師一直都是充滿熱情的,對于每位小朋友的回答,也都以肯定、鼓勵為主,不打擊幼兒的積極性,這點也激發了讓幼兒們更有想發言的欲望。在請幼兒初步傾聽兒歌的過程中,對于兒歌的朗誦也是充滿了趣味性,吸引了眾多幼兒的視覺、聽覺,這更能讓幼兒在初步傾聽、理解兒歌上更進一步,為之后的內容做了較好的鋪墊。
反思之二:對于提問的設計。
在整個開課的過程中,謝老師在這節課對于提問的設計運用的很恰當,提問設計:1.明確問題的目的性。2.把握問題的順序。就這兩項提問,讓小朋友們都抓住了兒歌的重點,把兒歌的核心內容通過“聽”后,一一將問題解決,所有的答案都是讓小朋友們認真聽、認真思考后得出的結果,有效的讓幼兒們通過自思、自答的方式理解了兒歌內容。
反思之三:認真傾聽幼兒的回答。
在開課的過程中,有一位幼兒意思表達不清,謝老師首先耐心聽完,并沒有中途打斷,其次告訴幼兒,他的意思老師明白,于是將幼兒的意思完整表述出來,了解了幼兒的想法,這點不僅尊重了幼兒,更表現出了一位教師的素養。謝老師很好的做到了“認真傾聽幼兒回答”中的1. 深入理解兒童話語的含義,以試圖了解兒童的想法,從而不讓他們背誦事實。2.尊重兒童的想法。
綜上的三點反思,都是在這節開課中從謝老師身上所看到和學習到的,要做到真的不容易。全園教師聽課,在如此龐大的開課中,教師的心理素質也表現的尤為重要,但從中并沒有看到謝老師的教態缺失,對于心理素質的鍛煉也是要向謝老師學習的。通過這次的學習對比以及觀察自己的不足,要反思與進步的空間真的太多。但更看到了眾多教師努力的結果以及背后付出的層層艱辛。開一次課不容易,但想要從開課中得到進步和升華要付出和堅持的需更多!
穿新衣 篇11
活動目標: 1、對同一物體選擇用不同的相似色表現。
2、體驗在寒冬中太陽的作用。
活動準備:蠟筆、彩色水筆。選用各色蠟筆畫太陽并涂得濃厚——選擇與太陽對比的顏色畫光芒,并裝飾圖案——用彩色水筆涂畫喜歡太陽的人和物。 活動過程:
一、 欣賞與討論
清晨,太陽公公升起來了,它放出美麗的光芒。太陽公公紅色送給的小紅花和紅蘋果;把綠色送給了大樹和小草;把藍色送給了大海,又把五顏六色送給了小雨。太陽公公來到了小拇指幼兒園,看到了高樓、玩具和小朋友,他想:我要把最最美的顏色送給他們。
(1) 你們喜歡太陽公公送顏色給你們嘛?你平時看見太陽有些什么顏色呢?
(2) 它的光芒就像太陽公公的衣服,該給太陽公公穿件怎么樣的新衣服呢?
(3) 觀察比較不同顏色的太陽公公和不同圖案裝飾的光芒。
太陽公公:“謝謝小朋友,讓我穿上這么美麗的衣服。”它就慢慢地下山了,明天清晨它又要在東方升起,把美麗的光芒帶給大地。
二、 創作要求:今天一早,太陽又升起來了……
三、 幼兒作畫,教師指導要點
(1) 有目的地思考選色,然后用蠟筆涂色,要求涂滿、涂濃、涂均勻,并可用同種顏色涂出深淺變化。
(2) 變化各種線條做裝飾畫光芒,并考慮與太陽配色。
(3) 太陽在那里呢?——涂畫背景
四、 引導評價
(1) 不同顏色:太陽光:赤橙黃綠青藍紫。
(2) 不同背景——把不同顏色的光芒送給不同的朋友。
(3) 太陽不僅把美麗的顏色送給大家,還給我們帶來溫暖,我們經常在戶外活動和曬太陽,身體就更健康。
穿新衣 篇12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手部小肌肉動作。
2.培養幼兒參加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范例1份,各色彩紙條、固體膠和材料筐,水果輪廓圖若干、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活動:
1.現在是什么季節?天氣怎么樣?
2.天氣越來越涼了,有的小朋友都穿上了厚厚的外套,可水果寶寶還穿著一件我們原來為它做的薄薄的衣服,它說自己太冷啦,想請你們為它做件厚厚的衣服穿。
(通過這個環節讓幼兒認識秋天的水果,激發幼兒想給水果寶寶穿衣服的撕紙興趣。)
二、教師示范撕紙粘貼的方法
1.認識各種水果和它們的顏色。
師:這是什么水果寶寶?它是什么顏色的?
2.教師示范:
撕紙時:選擇水果寶寶的顏色紙片,例如香蕉選黃色紙,蘋果選紅色紙…撕紙的時候,左右手的拇指食指緊捏紙,撕一撕、移一移,重復到完成為止,將撕下的小紙片粘貼在水果寶寶的身上。
3.放音樂,讓孩子在兒歌聲中自由進行撕貼,老師進行指導。
(通過老師念兒歌幫助幼兒更好地掌握撕紙的方法,從而訓練幼兒手、眼、腦協調并用的能力,發展幼兒手指肌肉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三、作品展示:漂亮的水果寶寶。
1.師:欣賞穿上衣服的水果寶寶。
2.師:你最喜歡誰的水果寶寶,為什么。
從顏色、紙片大小、完成度來評價幼兒的作品。
(通過分享和欣賞同伴的作品,在他人的評價和肯定中獲得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