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會《狗寶寶的生日》教案
活動由來:每一次午點吃獨立包裝的食品時,總會有小朋友跑來要求我幫她打開食品包裝、而有點小朋友不會尋求幫助,干脆就做在小椅子上掉眼淚。我有意識想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小朋友首先想到用牙齒咬,或是找人幫忙,就再也想不到打開包裝的其他辦法了,其實只是很簡單的齒形封口,用手自己就能剝撕開。但是由于家長包辦多,照顧過多,如常常可看到幼兒正在吃已剝好殼的蛋,已剝了皮的水果,或者是已剝了包裝紙的點心。其實這種潛意識里,是把幼兒的獨立動手的機會剝奪了,不僅如此,幼兒的依賴性也會滋生而長,而當他們身邊沒有輔助工具的時候,更不知道如何是好。因此,便借助這次活動讓幼兒通過實踐,引導他們學習一些生活技能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幼兒在活動中對自己有信心。活動目標:
1.能主動參與“打開包裝”的活動,并在活動中培養自信心。
2.嘗試遇到困難(不會打開包裝)時,通過多種途徑尋求解決。
3.初步學習打開各種食品包裝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的手部小肌肉已經有一定的力量。
2.物質準備:
1)過生日圖片、《生日歌》音樂、多種不同包裝的食品、小盤子、紙巾等。
2)餐桌已消過毒、幼兒已經洗手。
活動重點:在動手打開包裝的過程中建立自信。
活動難點:掌握多種打開食品包裝的方法,嘗試打開雙重包裝的食品。
活動過程概述:
在創設“狗寶寶過生日”的情境后,將幼兒按能力強弱分成四組,按幼兒能力高低分別擺放打開包裝難易程度不同的食品。我采用“突然出現”的方式,極大地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接著在請幼兒介紹怎樣打開不同的包裝后,幼兒自己動手打開包裝并品嘗。
品嘗的同時交流自己吃到的食物的味道、感受等,然后在全班交流自己食物的味道、打開包裝的方式。
接著第二次嘗試打開包裝,這次打開雙重包裝的食物增加難度,然后請幼兒將食物送給“客人”分享。同時鼓勵幼兒自己想出各種辦法,打開食物包裝。
最后表揚并鼓勵每一位幼兒,使每一位幼兒都能感受的獲得成功的喜悅。
分析:
1.這是一次根據幼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生成的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在活動中培養自信”的目標基本實現。
2.活動中發現第一次嘗試打開包裝前后都請幼兒做了打開方法的介紹,浪費時間的同時,也限制了幼兒打開包裝的思維,因此在第二次打開包裝時,我調整了活動過程,在拿出食物后,請全體幼兒一起說一說怎樣打開這些雙重包裝的食物。
3.對于目標二“嘗試遇到困難(不會打開包裝)時,通過多種途徑尋求解決”,我試圖引導幼兒尋找工具、向老師尋求幫助等方法,但幼兒并沒有采納,因此“多種途徑”這一目標沒有實現。
4.社會領域的目標更多的是滲透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實現的,但在本次集體教育活動中,我試圖在一次活動中滲透更多的社會領域目標,但活動中預設的目標過多,結果是難以全部實現的。
調整措施:
1.減省第一次打開包裝前的討論環節,讓幼兒自由探索打開包裝的方法,在品嘗食物后交流自己的方法。
2.活動中引導幼兒邊品嘗邊交流自己吃到的食物的味道,這樣不利于幼兒咀嚼與消化,更容易噎到,這是很危險的,如果提醒幼兒“將口中的食物咽干凈后再說話”就比較安全了,也有利于幼兒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3.“通過多種途徑解決問題”這一目標更多的傾向于科學領域,即便是作為社會領域的目標,也應該通過其他活動來實現,
4.在幼兒嘗試打開包裝前,可以請全體幼兒回憶并討論以前吃過的東西是怎樣打開的,在嘗試探索的環節中就可以直接請幼兒操作了。
5.活動中發現有幼兒爭搶、不與他人分享的情況,這是今后在活動中需要重點培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