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走路(通用2篇)
小班音樂:走路 篇1
活動目標:1、在模仿和表現小動物走路姿態中,對學習兒歌有興趣。
2、嘗試用不同的節奏念出小動物走路的特點。
設計思路:
1、 本首兒歌中的動物是幼兒熟悉和喜歡的,因此在動作模仿時,幼兒具有一定的知識經驗,這有利與他們積極地參與活動。
2、 兒歌中動物走路的姿態具有形象鮮明的特點,且兒歌短小精煉,幼兒容易理解和掌握。
3、 在活動中,采用邊講邊動做的形式,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同時也增加了學習的情趣性和主動性。
活動準備:小兔、小鴨、小烏龜、小貓立體教具各一,歌曲音帶。
活動過程:
一、根據已有經驗,模仿表現動物走路姿態
1、以猜謎方式介紹角色。
今天有四個小動物來小二班作客,我們一起來猜猜是誰!
(1) 長耳朵、紅眼睛、短尾巴、白白毛,是誰來了?
(2) 扁嘴巴、呷呷呷、好像小船水上劃,猜猜我是誰呀?
(3) 喵喵喵,愛吃魚,會抓老鼠機本領大。這是誰?
(4) 聽,誰在叫?“小花貓,等等我,我也要上小二班去作客(出示小烏龜),你們歡迎我嗎?(幼兒表示歡迎,請客人一一入座)
★2、模仿表現動物走路的姿態
(1)教師以小動物的口吻說:“我們到小二班來作客,你們知道我們是怎么走來的嗎?”
(輔助問題:是怎么走路的?模仿走 路的樣子) (2)幼兒以動作體現,教師以兒歌詞句講述動作。 二、欣賞兒歌 感受動物走路的特點
剛才小朋友學小動物走路的樣子真可愛。現在老師把 小動物走路的樣子編成一首兒歌好嗎?
1、完整欣賞
(1)啟發幼兒為兒歌取名字。
(2)老師朗誦
2、用不同的節奏表現小動物走路的特點
(1)小兔走路是怎么樣的?(念出節奏│││× 0│)
(2)小鴨走路是怎么樣的?(念出節奏││×·×│×—│)
(3)小烏龜走路怎么樣?什么叫慢吞吞?誰會來學小烏龜走路時慢吞吞的樣子?(念出節奏 ×││×—│×—│×—│)
(4)小花貓抓老鼠,怎么樣走才能不讓老鼠發現?什么叫靜悄悄?(引導幼兒理解“靜悄悄”)(念出節奏 ×││×—│×—│×—│
(5)小動物走路的樣子一樣嗎?(不一樣)那我 們在念小動物走路的樣子時,也要怎么樣?(不一樣)
三、學習兒歌 愿意邊動作邊朗誦
1、師生共同邊念兒歌邊模仿動物走路(引導幼兒念出不同的節奏)
2、幼兒念兒歌(老師注意指導幼兒念準節奏)
四、活動延伸:欣賞歌舞表演
這首“走路”的兒歌還可以唱唱跳跳呢,想看老師表演嗎?
1、老師在歌曲伴奏下表演歌舞。
2、再次欣賞時鼓勵幼兒自愿參與。
3、小動物說,哇!老師和小朋友的本領真大,會把我們走路的樣子編成兒歌,還會唱歌、跳舞。我們來作客,真是很高興!謝謝,再見!
小班音樂:走路 篇2
設計思路:
喜愛動物是幼兒的天性,愛模仿更是小班幼兒突出的特點。根據小班孩子的這一特點,我結合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設計了這節"走路"的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活動中模仿動物走路。
2:樂于參與活動,并能體會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兔子,鴨子,烏龜,貓的頭飾各一個。
2:歌曲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進場
1、韻律活動:洗手帕。幼兒跟著歡快的音樂做洗手帕的動作。
2、練聲。剛才我們把手帕已經洗得很干凈了,現在我們一起再來玩一個好玩的"啦"。全部小朋友蹲在地上變成一棵小樹苗,我們邊唱"啦",邊慢慢的站起來變成一棵大樹。
1 2 3 4 5 6 7 i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二:學習歌曲
(一)欣賞歌曲。
教師:"剛才,我們一起玩的'啦'實在太好玩了,把其他的小動物都吸引過來了,你們想知道它們是誰嗎?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到底是誰來啦"。
聽一遍歌曲錄音。
提問:你們聽到是誰來了嗎?(幼兒回答一個動物出示一個相應的頭飾),哇,小動物們一個一個走來我們這里了,那小朋友們知道小兔子,小鴨子,小烏龜還有小貓它們是怎么走路的`嗎?"
(二)理解歌詞內容,并模仿小動物走路。
提問:(1)小兔子是怎樣走路的呀?(2)小鴨子是怎樣走路的?(3)小烏龜走路是怎樣的?(4)小貓走路又是怎樣走的?(全體幼兒回答一個動物怎么走路便集體模仿一個)
師幼一起邊念兒歌邊模仿這些動物走路。
(三)聽歌曲第二遍。教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這么快就學會動物們走路了,我們再來聽聽它們走路吧。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歌吧!(幼兒跟著音樂邊唱歌邊模仿小動物走路)
(五)幼兒集體表演兒歌,體驗活動的樂趣。
三、結束
小朋友們今天真棒,不但學會了小動物的走路,還學會了唱小動物的歌《走路》。現在小動物們說它們想出到外面去玩游戲,你們愿意和它們一起玩游戲嗎?幼兒隨著《走路》的音樂模仿這些動物走出活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