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毛毛蟲》
教學內容 語言活動《毛毛蟲》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毛毛蟲變成蝴蝶的基本過程。2、學習量詞:個、根、顆、塊、片;學習說短句:我找到了x個x色的。(例:我找到了1個紅蘋果)
3、初步培養幼兒對文學活動的興趣,樂于參加文學活動,并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準備 課件《毛毛蟲》、食物圖片若干。 教學重點與難點 學習量詞和短句,了解蝴蝶是由毛毛蟲變成的,敢于在大家面前表述、表演。 教學方法與手段 情景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手段。 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一、通過課件引出故事,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播放課件,出示毛毛蟲的圖片。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見過毛毛蟲嗎?你喜歡毛毛蟲嗎?為什么?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故事(最前面的引子部分),初步感知故事的主要內容。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關于毛毛蟲的故事,讓人又愛又怕的毛毛蟲會發生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提問:毛毛蟲它怎么了?你覺得它會找到哪些東西吃?
根據自己以前見過的,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一起聽故事之后,根據老師的提問回答問題。 通過毛毛蟲圖片以及聽故事的引子部分,讓幼兒來猜猜故事的內容,使幼兒知道故事主要講述的事情。 二、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播放第一天(故事)。
提問:毛毛蟲看見了什么?什么顏色的蘋果?
2、按畫面方式學講第二天內容。
3、播放第三、四、五天(故事)。
提出要求:接下來的幾天它都找到了東西,請你用小耳朵仔細聽,毛毛蟲又找到了什么?有多少?
4、理解毛毛蟲與蝴蝶之間的關系。
(1)讓幼兒猜一猜毛毛蟲會變成什么。
(2)播放課件,幼兒了解。
5、欣賞完整故事,一起學說部分句子。
學說:第一天,他看見一個紅蘋果。
學說:第二天,他發現兩根黃香蕉。
學說:第三天,他找到三顆紫葡萄。
學說:第四天,他又發現了四塊黑巧克力。
學說:第五天,他找到五片綠樹葉。 用分段欣賞及問答的形式,使幼兒知道故事的內容,并能學說短句,掌握其中的量詞。 三、引導幼兒游戲:毛毛蟲變蝴蝶
1、找食物。
出示食物圖片,讓幼兒找一找、說一說。
2、毛毛蟲睡覺。
3、蝴蝶一起跟隨音樂跳舞。
看圖片找食物,并學說:我找到了x個x色的。
跟隨老師游戲。 在游戲中,能讓幼兒學習的短句、詞語得到鞏固,并能愉快地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