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蛇偷吃了我的蛋》(1)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完整欣賞故事。
2、學說故事中反復出現的角色對話,能有表情的講述。
3、教育幼兒遇到危險和困難時大家互相幫助、團結一致才能戰勝困難。
活動準備:讀本(大書、小書)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猜猜看,激發幼兒的興趣。
(一)通過游戲,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老師帶來了一個好東西,猜猜它是什么?
師:這是誰的蛋?還有可能是誰的蛋呢?這蛋能干什么?
二、引導幼兒模仿孵蛋時的樣子,體驗孵蛋的感受。
師:請小朋友學一學它是怎么孵蛋的?
師:孵蛋時可以離開嗎?能亂動嗎?那現在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師:如果感覺到累了你會怎么做?
三、觀察封面,了解故事人物與故事名稱。
1、觀察封面,了解故事人物。
——閱讀教學大書的封面。
重點感知書中人物,師:今天我帶來了一本關于雞媽 媽的書,看看書上都有誰?你是怎么知道呢?
師:這里是什么?我們來數一數一共幾個蛋?
2、讓幼兒知道故事名稱。
師:這故事的名字叫《蛇偷吃了我的蛋》
四、引導幼兒觀察故事畫面,初步了解故事中的部分內容。
1、了解故事開始部分
師:雞媽 媽孵蛋很累,想去散散步,走啊走啊遇到了誰?
蛇變得怎么樣了?為什么?雞媽 媽看見蛇偷吃了一個蛋她是怎樣的心情?雞媽 媽會怎么做呢?
2、理解故事中部分內容。
師:雞媽 媽去找誰了,她會對鴨媽 媽說什么?鴨媽 媽相信嗎,她會怎么說?她怎么知道蛇偷得是鴨媽 媽的蛋呢?
師:鴨媽 媽聽后干什么去了?數一數有幾顆蛋?一共有幾個蛋呢?{提示幼兒一起數數蛋}蛇偷吃的是鴨媽 媽的蛋嗎?
3、教育幼兒當遇到困難和危險時,要相互幫助才能戰勝困難。
師:雞媽 媽的蛋寶寶最后有沒有得救,那是雞媽 媽一個人去救得蛋寶寶嗎?還有誰幫助了雞媽 媽?
總結:當遇到困難和危險時,要相互幫助才能戰勝困難。
4、觀察最后一頁:這條蛇的肚子變得怎么樣了?這一次他又偷吃了誰的蛋呢?
我們一起再去看看吧
五、看故事視頻,完整欣賞故事。
師:蛇到底偷吃了誰的蛋,讓我們看看視頻吧!
六、利用小書,結束活動
課后反思:
本次活動,我選擇了一個《蛇偷吃了我的蛋》繪本閱讀活動,繪本故事以“我的蛋被蛇偷吃了”為核心,闡述了大大咧咧又咋咋呼呼的雞媽 媽幫助鴨媽 媽、鵝媽 媽、烏龜媽 媽找蛋,最終卻發現是自己的蛋被蛇偷吃掉的過程。故事情節簡單,內容卻緊張而生動有趣。活動中我借助大書、視頻,依托師幼互動的有效策略,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學習特點,在教學中,通過教師提問以及講述等方法與策略,讓幼兒理解讀本內容,并且也能夠根據老師的提問大膽的講述。在過程中,從活動的設計到準備,我進行了反復思考。我把活動分成了五部分:第一環節激發幼兒興趣,通過游戲,了解蛋。師:老師帶來了一個好東西,猜猜它是什么?還有可能是誰的蛋呢?這蛋能干什么?這一問題引起幼兒的興趣,帶著這個問題及好奇的心情來激發幼兒對故事的興趣。第二環節引導幼兒模仿孵蛋時的樣子,體驗孵蛋的感覺。第三環節觀察封面,了解故事人物與故事名稱。第四環節引導幼兒觀察故事畫面,初步了解故事中的部分內容。第五環節利用小書,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