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知了知了》
領 域
語言
活動類型
講述
活動內容
知了知了
活動來源
實施時間
活動目標
1、 知道夏天到,知了叫,對夏天樹上知了的鳴叫感興趣。
2、 感知兒歌的韻律和節奏,想象知了的叫聲和炎炎夏日的情景。
3、 學習運用象聲詞仿編詩句。
活動重點
知道夏天到,感知兒歌的韻律和節奏,想象知了的叫聲和炎炎夏日的情景。
活動難點
感知兒歌的韻律和節奏,學習運用象聲詞仿編詩句。
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 夏天真熱》;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活動環節
預設時間
一、幼兒欣賞“知了”的圖片,引發幼兒對知了的興趣。
提問:這是什么動物?
這是一種昆蟲,它的名字叫“知了”。
二、教師朗誦兒歌,幼兒理解詩歌。
1、 教師朗誦兒歌第一遍,提問:
知了為什么不停地叫?
知了在什么地方叫,怎樣叫?
兒歌說怎樣的天,怎樣的風?(教師引導幼兒想象知了的叫聲和炎炎夏日的情景)
知了還有一個名字叫什么?
2、 教師完整朗誦第二遍。
三、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1、 教師念前半句,幼兒念后半句“知了知了”。
2、 幼兒看著書上的“知了”,完整朗誦兒歌。
四、仿編其他昆蟲的叫聲。
1、 播放夏夜的蟲鳴蛙叫,讓幼兒聆聽。
2、 幼兒嘗試仿編詩句。
3、 你聽到了什么在叫,怎么叫的?
4、 幼兒按兒歌的韻律說出叫聲,如“咕呱咕呱”,“蛐蛐蛐蛐”。
5、 教師和幼兒對念仿編兒歌。
2分鐘
10分鐘
7分鐘
4分鐘
“知了”這是一首通俗易懂、結構簡單的兒歌。其中的象聲詞是幼兒非常感興趣也十分容易掌握的內容之一。我抓住幼兒對象聲詞的興趣點導入,請幼兒聽聽是什么東西在叫,引出知了,再請幼兒仔細觀察知了的外形,從而引出問題“知了為什么不停地叫?”引發幼兒的討論與思考。孩子對自然界的動物是非常感興趣的,尤其是他們接觸到的、看到的、聽到的熟悉但又不很了解的動物。
通過這堂課,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我對昆蟲也不是很了解,還遠遠不能回答幼兒所有的問題。在課堂中,最最后環節讓幼兒創編的過程中,幼兒提出了很多昆蟲,當他們問起他們的飲食習慣、生活起居的時候我也不知道,可見我應該在課前查閱一些常見昆蟲的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