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朗讀表演活動《一顆紐扣》(通用4篇)
小班語言朗讀表演活動《一顆紐扣》 篇1
活動名稱:語言活動——一顆紐扣
活動目標:
1、組織幼兒采用各種方式朗讀故事,在熟悉故事的基礎上學習 分角色表演故事。 2、知道撿到東西要交還給主人。 3、能積極參加表演活動,增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故事dv 2、動物頭飾,紐扣圖片。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名稱
1、出示繪本封面:這本書叫什么名字?(多次反復指讀書名)
2、《一顆紐扣》的故事里都有誰?說了什么事?
二、閱讀故事
1、發放幼兒用書。
2、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個故事,錄音讀到哪一頁你就要翻到哪一頁,
也可以輕輕地跟著錄音一起講一講。。
3、教師帶領幼兒朗讀故事。
4、合作朗讀:一二三組小朋友讀小老鼠的話,四五六組的小朋友讀其
它小動物的話。
5、四五六組的小朋友讀小老鼠的話,一二三組的小朋友讀其它小動物的話。
6、接讀故事:下面我們一頁一頁來接讀故事,老師說了哪一組讀就由哪一組的小朋友來讀,老師叫那個小朋友的名字就由這個小朋友來讀接下來的一頁,沒有輪到自己讀小朋友也要仔細聽,并把書翻到別人正在讀的那一頁,聽聽誰讀得好,看看誰能認真聽別人讀。
三、表演故事
1、剛才老師看見一些小朋友講故事講得特別好,老師要請他們戴上頭飾來表演故事。
2、請9名能力強的幼兒上前表演故事,在講到“小老師回到家…….”教師可根據幼兒掌握的情況,引導幼兒講述。
3、評價剛才幼兒的講述情況,再請一些幼兒上前表演故事:剛才別的小朋友在上面表演故事的時候,老師發現某某小朋友能安安靜靜、認真地看表演,詩歌有禮貌的小觀眾,現在老師也要請他們來表演,希望下面的小朋友都能安安靜靜地看表演。
四、結束部分
1、評價幼兒活動情況,讓幼兒下課后和同伴繼續表演這個故事。
2、小老鼠為什么不怕辛苦要一直問這么多小動物呢?.(教育幼兒撿到東西要物歸原主。)
小班語言朗讀表演活動《一顆紐扣》 篇2
《小班語言:一顆紐扣》學習心得
本次活動中,教師主要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法、談話法、觀察法、操作法等能夠促進幼兒有效學習的教學方法。
由于孩子年齡小,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活動,激發孩子更大的學習興趣,教師制作了課件。整個活動孩子一直處于故事的情景中,積極地跟隨老師的引導幫助小老鼠找紐扣的主人,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 聽故事,讓孩子觀察課件第一場景,通過觀察,激發幼兒尋找一顆紐扣主人的興趣。
老師講述故事小老鼠找到了一顆紐扣,緊接著教師通過提問:那紐扣有什么作用?喚起了幼兒的已有經驗
在幼兒仔細觀察后,教師提出問題:“這顆紐扣是小老鼠掉的嗎?”孩子們馬上像“偵探”一樣說出“不是,小老鼠的紐扣是方形的。”教師接著提問:“小老鼠撿到了不是自己的紐扣心里會怎么想?”小朋友馬上說到:“這是誰的紐扣呀?”“要還給人家”…教師自然地過渡到下一環節。
2、繼續觀看課件,展開討論
在本環節,教師先是出示單幅圖片,給予幼兒講述的經驗:,這顆紐扣是你的嗎?后面連續出示多幅圖片,讓孩子通過大膽地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從而很好地完成本次活動的教育目標。當然在孩子說的過程中,教師還用到了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孩子輕松、愉快的獲得了講述的機會,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3、最后的操作環節,讓孩子幫助小動物找紐扣。
這節課雖然定位在了語言,但是對于孩子的數概念也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這個故事也發展了孩子通過操作、擺弄,對于圖形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最后一個操作環節可以說是對于這節課的延伸,給了老師一些提示其實在區角活動中我們也可以投放紐扣、動物等材料,讓孩子繼續深入地理解這個故事。
小班語言朗讀表演活動《一顆紐扣》 篇3
《一顆紐扣》這個繪本向幼兒傳遞著撿到東西要主動歸還、不能拿別人東西的道理。在這個故事中講述了小老鼠在尋找的紐扣主人的過程中,通過不斷詢問和觀察紐扣的顏色、大小、形狀,最終找到了紐扣的主人。由于故事中動物形象大小對比強烈,視覺變化新奇而有趣,所以非常吸引小班的小朋友,也都能理解故事的主題思想。因此,我選定這節課,為本周的分享閱讀活動。
在活動的開始,我就引導幼兒先讀封面,加深他們對封面的認識。緊接著我和幼兒一起閱讀, 故事中的對話比較簡單,于是我在設計提問時根據每一幅畫面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問題,激發幼兒的思維。如“小狗”形象小朋友都已認識,此時我就問:“小老鼠遇到了小狗會怎么說?在小老鼠遇到大象的時候,這兩節紐扣的差別很小,不容易被發現,于是針對紐扣進行提問:“小老鼠手里的紐扣是大象的嗎?”引導幼兒分辨這兩顆紐扣的不同。最后回歸這個繪本的主題:小老鼠最終找到了這顆紐扣的失主。小老鼠回到家,發現“這顆紐扣是從媽 媽衣服上掉下來的……”媽 媽親昵的吻是對小老鼠的感謝,也是對孩子撿到東西歸還失主的行為表示贊賞,滲透德育教育。
不足之處:沒有對本次教學活動進行延伸。孩子的任何一個發現都是在一日生活的每個環節中得來的。如果活動結束后開展再適當開始相應閱讀區活動、紐扣的分類配對游戲活動或者教師創設撿到失物讓幼兒尋找失主的情境體驗活動,那么本次活動的效果會更好。
小班語言朗讀表演活動《一顆紐扣》 篇4
一、活動目標:
1、引發對《一顆紐扣》故事的興趣,知道故事中的角色和簡單情節。
2、在故事情境中,愿意大膽學說故事中的簡單對話。
3、知道小老鼠尋找紐扣的主人是一件好事。
二、活動準備:
故事ppt,動物卡片(兔子、小狗、刺猬、松樹、大象、蟋蟀)
實物或卡片(胡蘿卜、肉骨頭、紅棗、栗子、皮球、黃豆)、黑色圓形紐扣一顆
《一顆紐扣》故事書人手一本
三、活動過程:
(一)引入性活動:
1、今天班上來了一位小客人,看看他是誰?大家和小老鼠打個招呼吧。
2、小老鼠剛剛在地上撿到一顆紐扣,這是一顆怎樣的紐扣啊?(這是一顆黑色的圓形紐扣)
3、這是你的紐扣嗎?(看一看,你衣服上的紐扣是怎樣的?)
過渡語:這顆紐扣不是我們教室里的人丟的。這是誰的紐扣呢?衣服上少了紐扣就不好看了,還有,衣服上少了紐扣,風鉆進身體,容易感冒的!小老鼠說,我得趕緊去問一問這是誰的紐扣,好把紐扣還給他!
(二)理解性活動:(創設故事情境,引導觀察和講述,知道故事中的角色和簡單情節,學習簡單的對話)
1、出示圖一:教師講述(小老鼠走走走,來到一片蘿卜地,遇見小兔。他舉起紐扣問:這是你的紐扣嗎?
提問:這是小兔的紐扣嗎?
引導觀察:看看小兔衣服上的紐扣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
引導講述:學說對話
2、出示圖二:小老鼠走走走,遇見小狗,他趕緊拿出紐扣。誰愿意當小老鼠去問問小狗?
提問:這是小狗的紐扣嗎?
引導觀察:小狗衣服上的紐扣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
提問:小狗會怎樣回答呢?(學說對話)
3、出示圖三:小老鼠走走走,遇見小刺猬。(用同樣的方法引導觀察和講述)
4、出示圖四:小老鼠走走走,遇見小松鼠。
引導觀察:小松鼠住哪里?松鼠愛吃什么?松鼠站在高高的樹上,小老鼠怎樣才能讓松鼠聽清楚他說的話?
(模仿小老鼠的樣子:仰起頭,大聲喊——這是你的紐扣嗎?)
提問:這是小松鼠的紐扣嗎?為什么?松鼠會怎樣回答?
5、小老鼠只好繼續往前走。哇,走過來一只動物,身體像一座大山,走起路來“咚咚咚”,猜猜他是誰?
(原來是大象,大象太大了。小老鼠怎樣才能讓大象聽清楚他說的話呢?)
出示圖五:瞧!小老鼠爬上大象的長鼻子。這下他還要大聲喊嗎?
(模仿小老鼠輕輕問:這是你的紐扣嗎?)
提問:這是大象的紐扣嗎?為什么?
猜一猜:大象的紐扣會是怎樣的?
聽聽大象是怎么說的?(不,我的紐扣比皮球還要大)
6、小老鼠又來到草叢里,看見小小的蟋蟀先生(出示圖六):
提問:這是蟋蟀的紐扣嗎?為什么?
蟋蟀的紐扣會是怎樣的?
7、歸納整理:(使用卡片對應)
小老鼠一路辛苦的問,沒有找到紐扣的主人。不過他還是很高興,因為它認識了許多有趣的紐扣——
小兔愛吃胡蘿卜,所以他的紐扣是紅色的胡蘿卜形狀;
小狗愛吃肉骨頭,所以他的紐扣是黃色的肉骨頭形狀;
刺猬的紐扣是紅果子,松鼠的紐扣是栗子;
大象長得大,他的紐扣比皮球還要大;
蟋蟀長得小,他的紐扣比黃豆還要小;
(三)體驗性活動
1、設置懸念:小老鼠暫時還沒有找到紐扣的主人。可是時間不早了,媽媽在家等著他吃飯呢。小老鼠帶著這顆黑色的圓形紐扣回到家,它驚喜的發現。。。。。。你想知道小老鼠發現什么了嗎?紐扣是從誰的衣服上掉下來的?
2、引導閱讀:今天老師帶來一本好看的圖書,圖書的名字叫《一顆紐扣》講的是小老鼠幫助紐扣找主人的故事。
3、提出閱讀要求,幼兒自主閱讀。師巡視指導、提問。
4、集中交流:這顆紐扣是從誰的衣服上掉下來的?
媽媽為什么要親親小老鼠?
5、延伸體驗:小朋友們,你喜歡故事里的小老鼠嗎?為什么?如果你也撿到東西,你愿意和小老鼠一樣去找主人嗎?
6、老師在班上撿到一些物品(錢幣、發夾、彩筆、玩具、圖書等),請你幫他們找到主人!幼兒分組尋找失物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