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津津的河水》教案(精選8篇)
《甜津津的河水》教案 篇1
教學(xué)目標(biāo):
1愿意和好朋友分享自己的好東西,分享快樂。
2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xué)習(xí)故事中的主要對話。
3膽想象,能較完整的表達(dá)自己的想法。
4引導(dǎo)幼兒細(xì)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進一步激發(fā)閱讀圖書的興趣。
教學(xué)重難點:
1理解故事內(nèi)容,體驗與朋友分享帶來的快樂。
2幼兒能簡單的表演故事中的對話。
教學(xué)準(zhǔn)備:
圖片,PPT展示圖。
教學(xué)過程:
一、開始部分:導(dǎo)入活動。
1這是什么你們吃過嗎它是什么味道的呢
2這根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呢,家想不想聽在聽這個故事之前,請小朋友們想一想,故事里面有哪些小動物
二、基本部分:欣賞故事。
1小熊也有一根棒棒糖,小熊的棒棒糖還發(fā)生了一個故事呢
2幼兒邊聽故事邊欣賞圖片。
提問:1小熊碰到朋友時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來和朋友一起分享
2小熊先遇到了誰出示小魚圖片碰到小魚后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里了背后小魚對小熊說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說的
3小魚游走了,誰又來了請小朋友們想一想誰又來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怎么樣了小螃蟹對小熊說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說的讓幼兒來學(xué)習(xí)說小螃蟹與小熊的對話
4小螃蟹游走了,誰又來了出示小烏龜圖片碰到小烏龜后,小熊又把棒棒糖怎么樣了這回,小烏龜對小熊說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說的
教師:水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小熊心里怎么樣了為什么難過,朋友都走了,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都不和他玩了
3小熊知道自己錯了,可是,怎樣能讓河里的朋友嘗嘗棒棒糖的甜味呢誰來小熊。
小熊自己想到了個更好的辦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攪拌攪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河水就變成什么味道啦小熊把棒棒糖放到小河里,河水變甜了,小魚、小烏龜、小螃蟹都游來啦,它們都喝到了甜甜的棒棒糖水,它們又成為了好朋友。小熊高興,棒棒糖也很開心。
三、結(jié)束部分:總結(jié)活動。
小朋友們,本節(jié)活動我們就上到這里了,故事中小熊沒有和朋友們分享棒棒糖,朋友們都離開了,所以小朋友們,我們要懂得分享,分享就是和好朋友有好吃的一起吃,好玩的一起玩,好看的一起看。小朋友們,和朋友們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哦。
附故事:《甜甜的棒棒糖》
小熊有一根棒棒糖,一根甜甜香香的棒棒糖。它自來到河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條小魚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小魚問:"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說:"沒干嘛沒干嘛"小魚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只螃蟹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小螃蟹問:"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說:"沒干嘛沒干嘛"小螃蟹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只烏龜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小烏龜問:"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說:"沒干嘛沒干嘛"小烏龜游走了。水里的朋友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它覺得很孤單:"唔要是朋友家一起吃,一定很熱鬧"于是,它叫了起來:"小魚小魚"小魚沒有來。它又叫:"小螃蟹小螃蟹"小螃謝有來。它最后叫:"小烏龜小烏龜"小烏龜也沒有來。小熊難過極了
他想"怎么能讓河里的朋友都嘗到棒棒糖的甜味呢"小熊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它把棒棒糖放進水里,不停地攪拌,棒棒糖溶化了,小河里的水變成甜甜的啦,朋友們到哪里都能喝到甜津津的河水啦
小烏龜游來了,小螃蟹游來了,小魚游來了,他們一起對小熊說:"小熊小熊,謝謝你的甜津津的河水。"小熊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嘿嘿,不用謝,不用謝,好東西就是要和家一起分享的。"
活動反思:
活動以幼兒喜歡的棒棒糖著手,引導(dǎo)幼兒走入《甜津津的河水》這個故事中。助幼兒了解故事內(nèi)容,從而引發(fā)問題“怎樣能讓河里的嘗嘗棒棒糖的甜味”激發(fā)幼兒交朋友的欲望,知道與同伴共同分享才能交到好朋友。助幼兒了解糖在水里是可以溶化的,并通過音樂、肢體動作等方法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不足之處:
由于經(jīng)驗的缺失,鍛煉的機會還不夠多,既要克服緊張的情緒按照自己的礁流程進行活動,又要照顧到孩子們的臨場應(yīng),還要照顧到孩子們的紀(jì)律,使我覺得自己的眼睛不夠用。
《甜津津的河水》教案 篇2
活動目標(biāo):
1、通過欣賞故事,知道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理解分享的含義。
2、學(xué)說故事中的語言,能大膽講述。
活動準(zhǔn)備:
1、《甜甜的河水》PPT。
2、棒棒糖、盛水容器、一次性小紙杯、熱水等。
活動過程:
一、棒棒糖導(dǎo)入
1、引導(dǎo)孩子看老師這個棒棒糖的形狀、顏色。
2、教師:這是什么?你們還見到過其他的棒棒糖嗎?是什么樣的味道?
3、小結(jié):這是棒棒糖,不同的顏色有不同的味道。
二、欣賞故事
故事演示(PPT):幼兒邊聽故事,邊看PPT。
1、插問:小熊一個人為什么難過?小熊不知水里的朋友在哪兒,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水里的朋友嘗到棒棒糖的甜味呢?(引導(dǎo)幼兒想出將棒棒糖放入水里的方法)
三、實驗
邀請幼兒操作實驗(把棒棒糖放在水里)
1、我們來試一試。把小熊的棒棒糖放在水里
我們一起叫它快溶化……(幼兒學(xué)說:棒棒糖,快溶化吧)。
2、怎么樣讓棒棒糖溶化得快點呢?(攪拌:這樣攪拌好像在跳舞一樣)。
3、我們來做做棒棒糖吧,一起來跳舞吧,“我是一根棒棒糖,會跳舞的棒棒糖,香香甜甜的棒棒糖,左轉(zhuǎn)轉(zhuǎn)、右轉(zhuǎn)轉(zhuǎn),跳呀跳、轉(zhuǎn)呀轉(zhuǎn),化在水里不見了,變成好吃的甜甜水。”
四、繼續(xù)欣賞故事(繼續(xù)看PPT)
1、追問:棒棒糖放在水里,會怎樣呢?(糖)會怎樣呢?水會(變得)怎么樣?(甜)
2、小結(jié):原來糖放在水里會溶化的,水也變甜了。
3、小結(jié):呀,原來棒棒糖放在水里越來越小真的溶化在水里了。
4、小結(jié):棒棒糖融化在水里就會使水變甜了。
五、幼兒復(fù)述故事
六、情感遷移
今天鄭老師也帶來了一些棒棒糖,下面讓我們一起和好朋友們分享甜甜的味道吧!
《甜津津的河水》教案 篇3
設(shè)計意圖:
小班幼兒總是對好吃的食物特別感興趣,那些造型漂亮、形象卡通的零食對他們永遠(yuǎn)有著無窮無盡的吸引力。因此,在《甜津津的河水》這一活動中,我充分利用了小班幼兒的這一特點,激發(fā)他們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故事中,小熊和其他的動物就好象小朋友一樣,看到甜甜的棒棒糖大家都想吃,看到別人想吃自己的棒棒糖下意識的想把它藏起來,它們的每個想法、每個動作都與我們的小朋友無異,這更讓小朋友全情的投入到這個故事中。
活動目標(biāo)
1、知道糖在水里可以溶化,溶化的速度與攪拌的速度有關(guān)。
2、理解故事內(nèi)容,體會分享的快樂。
3、能創(chuàng)編棒棒糖跳舞的各種動作,嘗試用肢體語言表達(dá)快樂的情緒。
活動準(zhǔn)備
1、根據(jù)故事《甜津津的小河水》制作的PPT。
2、音樂《王老先生有塊地》:我是一根棒棒糖,會跳舞的棒棒糖,咿呀咿呀喲。
3、一大根棒棒糖,玻璃盆,一次性紙杯,小勺子。
活動過程
一、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動(視覺感受)↓
這是什么?你們猜猜,它是什么味道的呢?
二、欣賞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變化(聽覺感受)↓
1、小熊也有一根棒棒糖,小熊的棒棒糖還發(fā)生了一個故事呢!
2、幼兒邊聽故事邊欣賞PPT。
提問:
(1)小熊在小河邊碰到了誰呀?
(2)它碰到朋友時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
(3)小熊后來為什么很難過?平時你有好吃的或好玩的,是跟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的還是一個人享受呢?
(4)我們該怎么幫助小熊呢?
3、討論:有什么辦法,可以使這根棒棒糖的甜味,也能讓河里的朋友嘗到,讓小熊快樂起來?
4、追問:棒棒糖放在水里,水會(變得)怎么樣?
5、播放課件,請幼兒仔細(xì)觀看課件。看好后提問:小熊用了什么辦法?
6、小結(jié):糖放在水里會溶化的……水大概會變甜的。
三、跳舞的棒棒糖(身體表現(xiàn))↓
1、我們也來試一試。(把棒棒糖放在水里)
棒棒糖溶化了嗎?我們一起叫它快溶化……(幼兒學(xué)說)。
2、怎么樣讓棒棒糖溶化得快點呢?(攪拌:這樣攪拌好像在跳舞一樣)。
3、教師拿著棒棒糖作攪拌動作,邊播放音樂讓幼兒感知。
4、音樂真好聽,我們也來跳個舞吧
——老師先教一個動作,激發(fā)孩子學(xué)跳動作的熱情,重點在配合節(jié)奏(引導(dǎo):這時要動的快一點,棒棒糖就溶化得快一些。)
——幼兒自編舞蹈動作(請想出動作的孩子嘗嘗水變甜了嗎?經(jīng)驗分享告訴大家水變甜了)
四、甜甜的水(味覺感受)↓
1、現(xiàn)在,你們覺得水變甜了嗎?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2、分享甜甜的水。每人一小杯,嘗一嘗。——水里的朋友都來啦……
3、延伸:棒棒糖這樣放在水里,水會越來越甜嗎?
幼兒嘗的時候,老師提問:你們猜,這盆水會變得越來越怎么樣呢?(越來越甜)棒棒糖會變得越來越怎么樣呢?(越來越小)如果到放學(xué)的時候再來品嘗,水會怎么樣呢?(更甜)那我們到放學(xué)的時候,再來看看嘗嘗,棒棒糖是不是越來越小了,水是不是更甜了。
附:故事“甜甜的河水”
小熊有一根棒棒糖,一根甜甜香香的棒棒糖。它獨自來到河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條小魚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
小魚問:“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說:“沒干嘛!沒干嘛!”小魚游走了。
小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只螃蟹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
小螃蟹問:“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說:“沒干嘛!沒干嘛!”小螃蟹游走了。
小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只烏龜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
小烏龜問:“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說:“沒干嘛!沒干嘛!”小烏龜游走了。
水里的朋友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它覺得很孤單:“唔!要是朋友大家一起吃,一定很熱鬧!”
于是,它叫了起來:“小魚!小魚!”小魚沒有來。
它又叫:“小螃蟹!小螃蟹!”小螃蟹沒有來。
它最后叫:“小烏龜!小烏龜!”小烏龜也沒有來。
小熊難過極了!怎樣能讓河里的朋友嘗一嘗棒棒糖的甜味呢?
《甜津津的河水》教案 篇4
活動目標(biāo):
1、知道糖在水里可以溶化。
2、嘗試用肢體動作來表達(dá)表現(xiàn)。
3、領(lǐng)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通過多媒體教學(xué),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活動準(zhǔn)備:
1、《甜津津的河水ppt》
2、音樂:我是一根棒棒糖。
3、棒棒糖一根、水盆、水杯、小勺。
活動過程:
1、出示棒棒糖,引起幼兒興趣。
師:這是什么?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它有什么顏色?你猜猜它會是什么水果口味的?
2、講述故事《甜津津的河水》
(1)小熊也有一根棒棒糖,幼兒邊看ppt邊聽故事。
(2)怎樣可以讓河里的好朋友都吃到棒棒糖呢?組織幼兒討論。
(3)小結(jié):糖放在水里會溶化,這樣水大概會變得甜甜的,我們來試試。
3、操作:將棒棒糖放在水中
(1)怎樣讓糖溶化的快一點呢?(攪拌)
小結(jié):棒棒糖就是在水中邊唱歌邊跳舞會溶化的快一些。
(2)模擬:讓棒棒糖跳個舞
①我是一根棒棒糖。(跟老師動作)老師來教棒棒糖一個動作。
②會跳舞的棒棒糖。小朋友也來教棒棒糖一個動作。
你來嘗嘗水甜不甜?認(rèn)識“甜”字。
還有誰來教棒棒糖一個動作?嘗嘗甜水,認(rèn)識“甜”字。
現(xiàn)在有幾個甜了?我們一起來教棒棒糖動作。
4、甜甜的河水
(1)小朋友都教棒棒糖跳舞了,我們一起來嘗嘗甜甜的水。老師用勺子舀水到盆里,你要用小勺把水舀到杯子里,然后在來嘗嘗水。
(2)你嘗到的水是什么味道的?水變甜了,棒棒糖怎么樣了?
活動延伸:
探索水怎樣變得更甜。
活動反思:
活動第一環(huán)節(jié)中,以幼兒喜歡的棒棒糖著手,引導(dǎo)幼兒走入《甜津津的河水》這個故事中。第二部分是以教師為主,幫助幼兒了解故事內(nèi)容,從而引發(fā)問題“怎樣能讓河里的嘗嘗棒棒糖的甜味?”激發(fā)幼兒交朋友的欲望,知道與同伴共同分享才能交到好朋友。第三環(huán)節(jié)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幫助幼兒了解糖在水里是可以溶化的,并通過音樂、肢體動作等方法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小百科:河水即河里的水。它含有碳酸鹽、硫酸鹽及鈣等溶解物,與海水不同,海水主要含有氯化物和鈉。
《甜津津的河水》教案 篇5
活動目標(biāo):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xué)習(xí)故事中的主要對話并能大膽講述故事內(nèi)容。
2.知道與同伴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3.通過視聽講結(jié)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4.喜歡并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結(jié)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xué)編。
活動準(zhǔn)備:
1.ppt
2.彩色大棒棒糖一根;透明的大果盆一只;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活動(教師出示一根彩色的棒棒糖)
(1)這是什么?你們吃過棒棒糖嗎?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甜甜的棒棒糖都有哪些味道?
師:有一只小熊它也有一個棒棒糖,他們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二、分段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xué)習(xí)角色對話。
1.出示ppt1。
(1)誰來了?看到棒棒糖小魚想吃嗎?你覺得小魚會說什么呢?你想吃棒棒糖你會怎么說呢?我們一起聽聽看小魚是怎么說的。小熊會怎么說?我們一起來聽聽看。(教師引導(dǎo)幼兒完整說句。)
2.出示ppt2。
(1)誰又來了?小螃蟹想不想吃棒棒糖?他會怎么說呢?小熊是怎么回答的?
3.出示ppt3。
(1)這次你們猜猜看水里的朋友誰來了?小烏龜是怎么說的?小熊又是怎么說的。
4.師幼交流:
剛才有幾個小動物游了過來?它們問了一個什么問題?他們吃到棒棒糖了嗎?為什么沒有吃到?你們覺得這樣的小熊怎么樣啊?你喜歡它嗎?那它的朋友會喜歡它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5.出示ppt4
(1)小熊看起來怎么樣?為什么一個人在?一個在的時候開心嗎?一個人在有點孤單小熊也覺得很孤單,它覺得大家一起來吃很熱鬧,它會怎么做呢?
(2)現(xiàn)在小熊很想和朋友一起分享棒棒糖,有什么辦法可以使河里的朋友都能吃到這根棒棒糖呢?(引導(dǎo)幼兒想各種分享棒棒糖的方法。)
教師小結(jié):小熊也想了個辦法,它把棒棒糖放進了水里,棒棒糖在水里慢慢地溶化了,小河的水變成了甜津津的水。
6.師幼交流:
水變甜了,小熊的朋友們能不能吃到小熊的棒棒糖呢?朋友們吃到棒棒糖小熊怎么樣了?有好吃的東西能跟好朋友一起分享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7.師幼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三、分享活動
師:小熊看我們小朋友們都那么棒,把甜津津的河水帶來了要分享給我們小朋友。(教師邊講邊操作)
活動反思:
活動第一環(huán)節(jié)中,以幼兒喜歡的棒棒糖著手,引導(dǎo)幼兒走入《甜津津的河水》這個故事中。第二部分是以教師為主,幫助幼兒了解故事內(nèi)容,從而引發(fā)問題“怎樣能讓河里的嘗嘗棒棒糖的甜味?”激發(fā)幼兒交朋友的欲望,知道與同伴共同分享才能交到好朋友。第三環(huán)節(jié)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幫助幼兒了解糖在水里是可以溶化的,并通過音樂、肢體動作等方法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甜津津的河水》教案 篇6
活動目標(biāo):
1.體驗角色的情感變化。
2.分享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dǎo)幼兒講述圖片內(nèi)容。
4.喜歡并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結(jié)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xué)編。
活動準(zhǔn)備:
1.《甜津津的河水》課件、背景音樂。
2.彩色大棒棒糖一根、透明的大水瓶一個、一次性杯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活動
1.教師出示一根彩色的棒棒糖:這是什么?是什么味道的?(學(xué)習(xí)詞語:甜津津)有些什么顏色呢?猜猜紅色的是什么水果味道的?黃色的是什么水果味道的?綠色的是什么水果味道的?
2.小熊也有一根甜津津的棒棒糖,看看它和棒棒糖會發(fā)生一件什么有趣的事呢?
二、幼兒分段欣賞故事,體驗故事中小熊的心情變化
1.教師邊操作課件邊講述故事第一段。
2.提問:哪些動物游來了?小熊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
3.教師與幼兒討論
(1)小熊明明在吃棒棒糖,可朋友們問他在干什么的時候他總說“沒干嘛”、“沒干嘛”,還把棒棒糖藏了起來,他為什么要把棒棒糖藏起來呢?
(2)小熊有點小氣,它的朋友們會喜歡它嗎?
4.講述故事第二段。
提問:
(1)小熊呼喚小動物的時候,它們來了嗎?
(2)小熊一個人吃棒棒糖它會覺得開心嗎?為什么覺得不開心?(不熱鬧)
(3)小熊一個人吃棒棒糖非常孤單,它該怎么做呢?(請大家一起吃)
(4)現(xiàn)在小熊很想和朋友一起分享棒棒糖,有什么辦法可以使河里的朋友都能吃到這根棒棒呢?
6.講述故事最后一段,體驗小動物們的愉快情緒。
三、幼兒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四、分享活動。
1.老師也想請小朋友們一起分享甜津津的水,(把棒棒糖放進透明瓶里跳舞)觀察瓶里慢慢溶化的棒棒糖。瓶里的水變甜了嗎?(請幼兒用身體學(xué)學(xué)棒棒糖跳舞的動作)。
2.你想和誰一起分享“甜津津的河水”呢?幼兒用一次性杯子請客人老師分享棒棒糖溶化成的甜甜的水,體驗分享的快樂。
附故事:
甜津津的河水
有一天,小熊有了一根棒棒糖,一根香香甜甜的棒棒糖。它獨自來到河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準(zhǔn)備要吃,一條小魚游過來了。小熊趕緊藏起了棒棒糖。小魚問:“小熊,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說:“沒干嘛,沒干嘛。”小魚游走了。 小熊拿出棒棒糖正要吃,一只小烏龜游過來了,小熊趕緊藏起了棒棒糖,小烏龜問:“小熊,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說:“沒干嘛,沒干嘛。”小烏龜游走了。 小熊拿出棒棒糖正要吃,一只小螃蟹游來了,小熊趕緊藏起了棒棒糖,小螃蟹問:“小熊,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說:“沒干嘛,沒干嘛。”小螃蟹也游走了。
河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了棒棒糖要吃,可是,周圍一個朋友也沒有,他覺得很孤單,他想:“要是身邊有朋友一起吃,大概會很熱鬧吧?”于是,他就喊了起來:“小魚,小魚。”小魚沒有來。他又叫:“小烏龜,小烏龜。”小烏龜沒有來。他最后喊:“小螃蟹,小螃蟹。”小螃蟹也沒有來,他覺得很難過。 “怎么辦呢?怎么才能讓朋友們一起和我分享呢?”小熊想來想去,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它把棒棒糖放進水里,不停的攪拌,棒棒糖融化了,小河里的水變成甜甜的啦,朋友們到哪里都能喝到甜津津的河水啦!
活動反思:
活動以幼兒喜歡的棒棒糖著手,引導(dǎo)幼兒走入《甜津津的河水》這個故事中。幫助幼兒了解故事內(nèi)容,從而引發(fā)問題“怎樣能讓河里的嘗嘗棒棒糖的甜味?”激發(fā)幼兒交朋友的欲望,知道與同伴共同分享才能交到好朋友。幫助幼兒了解糖在水里是可以溶化的,并通過音樂、肢體動作等方法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不足之處:
由于經(jīng)驗的缺失,鍛煉的.機會還不夠多,既要克服緊張的情緒按照自己的教案流程進行活動,又要照顧到孩子們的臨場反應(yīng),還要照顧到孩子們的紀(jì)律,使我覺得自己的眼睛不夠用。
《甜津津的河水》教案 篇7
設(shè)計意圖:
小班幼兒總是對好吃的食物特別感興趣,那些造型漂亮、形象卡通的零食對他們永遠(yuǎn)有著無窮無盡的吸引力。因此,在《甜津津的河水》這一活動中,我充分利用了小班幼兒的這一特點,激發(fā)他們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故事中,小熊和其他的動物就好像小朋友一樣,看到甜甜的棒棒糖大家都想吃,看到別人想吃自己的棒棒糖下意識的想把它藏起來,它們的每個想法、每個動作都與我們的小朋友無異,這更讓小朋友全情的投入到這個故事中。
活動目標(biāo):
1、通過欣賞故事,知道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理解“分享”的含義。
2、學(xué)說故事中的語言,能大膽講述。
活動準(zhǔn)備:
1、課件《甜津津的河水》ppt。
2、大棒棒糖一根,小棒棒糖若干,一次性杯子幼兒人手一個,大的玻璃杯。
活動過程:
一、棒棒糖導(dǎo)入,引起幼兒興趣。
1、師(以神秘的口吻):寶貝們,你們看這是什么?(棒棒糖)它是什么形狀的呢?(圓圓的、圓形)
2、你們看一看這根棒棒糖,它還有很多漂亮的顏色呢!它有哪些顏色呢?(請幼兒說一說顏色)
3、師引導(dǎo):你們說得真好!這根棒棒糖五顏六色的,你覺得吃在嘴里會有什么味道呢?(引導(dǎo)幼兒根據(jù)不同顏色說出不同的水果味)
4、小結(jié):寶貝們說的好棒喲!棒棒糖不僅好看,還有不同的味道呢!
二、欣賞故事:《甜津津的河水》。
過渡:小熊也有一根這樣的棒棒糖,你們看!
故事演示(ppt1——ppt7):教師講述故事
1、小熊在河邊做什么?它遇到了誰?
2、(幼兒說,教師出示相應(yīng)的ppt圖片,根據(jù)幼兒說的動物引導(dǎo)他們學(xué)習(xí)對話)
3、 小魚,螃蟹,小烏龜都游走了,小熊感到很孤單,他是怎樣喊的?(學(xué)習(xí)對話)
4、為什么小熊覺得很難過?(大家都沒有來)
5、一個人吃棒棒糖真孤單,一個朋友也沒有,真難過呀!寶貝們,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幫幫小熊嗎?(幼兒討論講述)
6、小結(jié):你們真聰明,想到這么好的辦法,我們一起來看看好朋友們有沒有回來。
三、再次欣賞故事
1、演示ppt8至結(jié)束。
小熊真開心呀!好朋友們都吃到甜甜的棒棒糖了!
2、學(xué)習(xí)分享。
寶貝們,你們有了好東西會怎樣呢?(和朋友分享)
小結(jié):分享就是好吃的一起吃,好玩的一起玩,好看的一起看。和朋友分享是件快樂的事哦!
3、師:這個故事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甜津津的河水》(幼兒重復(fù))。我們一起來講講這個故事吧!
教師帶領(lǐng)幼兒講述故事(講到對話時鼓勵幼兒一起講述)
四、活動結(jié)束
師:寶貝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好東西要和朋友一起分享)我這里有一些棒棒糖,我們?nèi)ズ推渌∨笥岩黄鸱窒硖鹛鸬奈兜腊桑 ?/p>
《甜津津的河水》教案 篇8
今天上了人生第一節(jié)堂公開課,覺得受益匪淺。不僅親身體驗到了這么多有經(jīng)驗老師在場的壓力,也感受到了教案轉(zhuǎn)化為活動之間存在著很多的學(xué)問。由于經(jīng)驗的缺失,鍛煉的機會還不夠多,既要克服緊張的情緒按照自己的教案流程進行活動,又要照顧到孩子們的臨場反應(yīng),還要照顧到孩子們的紀(jì)律,使我覺得自己的眼睛不夠用。經(jīng)過老師們給我的寶貴的意見,我整理了一下,以便在以后的上課中不斷提醒自己的不足。1、活動流程還算清晰,但都只是蜻蜓點水,對讓幼兒學(xué)習(xí)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這一重點并沒有展開、深入的學(xué)習(xí)。 其實這一對話的學(xué)習(xí)是很有趣的,我自己在講述故事的時候還特地加了動作、表情,雖然有個別幼兒會在下面模仿我,但是我作為老師,應(yīng)該鼓勵讓他們每個人都學(xué)一學(xué)。語言領(lǐng)域最主要的目標(biāo)就是鼓勵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可能我一直在考慮時間的問題,所以很倉促的過渡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我覺得我其實可以把小熊的圖片貼在身上扮演小熊,讓幼兒學(xué)習(xí)小動物的話站起來手指著對我說。這樣不僅可以緩解幼兒坐在位置上的局限性,而且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diào)動他們學(xué)習(xí)的興趣。正是由于我這個環(huán)節(jié)沒有讓他們充分的學(xué)習(xí)對話,導(dǎo)致后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講述故事,表演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幼兒都不會講,形成了一直是教師在灌輸知識講述的局面,也錯失了教師與幼兒互動的良好時機。2、活動難點沒有在課堂上解決,使幼兒對棒棒糖放進水里會溶解這一科學(xué)現(xiàn)象還不是很清楚。 這一原因可能是我在提問時問題還不夠細(xì),想當(dāng)然的以為幼兒會知道,有點粗心大意了。如在教師講述完故事時可以再多設(shè)計幾個問題,如:棒棒糖放進水里為什么會變得甜甜的呀?(引出棒棒糖融化在水里了),這個問題是一個關(guān)鍵的問題,可以解決幼兒對難點的理解,我卻疏忽了,實在很不應(yīng)該。 最后請幼兒品嘗,親自驗證棒棒糖放進水里是不是真的會變甜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幫助解決難點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卻擔(dān)心時間問題隨便的刪掉了,導(dǎo)致整個活動不完整。原本說不定可創(chuàng)造一個小高潮的,結(jié)果讓幼兒在蒙蒙融融的狀態(tài)下沖沖結(jié)束了活動,又是我本次活動的一個大失誤。 總之,整個活動上下來最大的感受是與幼兒的互動不夠多,重難點沒有突出,平淡無奇。雖然知道幼兒是學(xué)習(xí)的主體,一切教學(xué)活動要以幼兒為中心,要和他們多進行雙向的互動,但是在具體實施起來卻發(fā)現(xiàn)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需要教師精心的策劃和活動中教師對幼兒的感染力。最后,我還體會到在設(shè)計環(huán)節(jié)時應(yīng)時時想著這一環(huán)節(jié)對幫助我解決重難點有沒有實質(zhì)的幫助,如果沒有就應(yīng)去掉,因為這樣不僅會起不到任何的作用,還會干擾到幼兒的思維,使活動變得冗長。在活動過程中我鼓勵幼兒模仿高興、不高興這2張圖譜,發(fā)現(xiàn)幼兒對這一環(huán)節(jié)并不敢興趣,而且靜下心來想想這對我解決重難點并沒有什么幫助,應(yīng)該把它去掉。由于沒有進行過試教,對教案本身想得還不夠周到,所以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我會引以為戒,在今后的上課過程中會多加提醒自己。最后感謝幫助我的老師們,希望以后能督促我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