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生成主題活動教案:好聽的聲音
(2)聽辨玻璃球在旺仔牛奶瓶中發出的聲音。
a、教師帶幼兒到“小貓家”。
幼:小貓家到了。
幼:小貓你好……
師:小貓家里有什么?
幼:旺仔牛奶。
師:現在也請小朋友去搖一搖、聽一聽是什么東西,然后告訴大家。
b、幼兒操作,搖搖聽辨玻璃球發出的聲音。
師:你聽到什么聲音,可能是什么東西發出來的。
幼:……
幼:是玻璃球。
師:小耳朵真靈,老師喜歡你們!
請幼兒集體練習句子:這是玻璃球發出的聲音。
(3)聽辨沙子在可樂瓶中發出的聲音。
a、師:小雞家到了,小雞為我們準備了很多禮物,會是什么呢?請你們聽一聽,到底是什么?
b、幼兒操作。
師:這是什么發出來的聲音?
幼:是鹽吧。
幼:是糖。
幼:是沙子吧,聲音很響的。
師:真不錯,里面是沙子,我們一起來說一說:“這是沙子發出的聲音。”
(4)聽辨雪花片在八寶粥瓶子里發出的聲音。
師:這是小狗的家。
師:小狗的禮物中是什么東西?
幼兒操作,探索后。
幼:老師,是什么,我猜不出來。
幼:我也不知道。
師:這些小朋友們都聽不出來,那么我們拿出來看看,看完后,再放進去聽一聽。
幼:哦,原來是雪花片。
師:你們再聽一聽是不是雪花片?
幼:是的,是雪花片,我一下就聽出來了……
3、嘗試聽辨打擊樂器的聲音。
師:小朋友的小耳朵真靈,把瓶子里的東西發出的聲音都聽出來了,現在我們再來聽一聽,這些是什么東西發出的聲音?
教師在背后分別敲打木魚、小鈴、鈴鼓等打擊樂器,讓幼兒猜,猜中后出示實物,和幼兒一起拍節奏。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那么多的打擊樂器都認識了,那么現在一起來玩一玩吧!
4、嘗試用各種飲料瓶為曲子伴奏。
師:剛才的打擊樂器我們都認識了,那么這些飲料瓶放了東西后也可以作為打擊樂器,現在老師就用飲料瓶為曲子伴奏一次。
教師伴奏完后。
師:好聽嗎?
幼:好聽。
師:那么現在就用你們的小手拿起飲料瓶一起來為曲子伴奏吧!
伴奏后,幼兒邊玩瓶子邊出活動室。
活動五、猜聲音(游戲)
活動目標:
1、通過玩玩說說,發現聲音,初步聽辨聲音的不同。
2、激發幼兒探索聲音的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瓶罐、各種物品(包括木制玩具、塑料玩具、大豆、赤豆、回形針、硬幣、鈕扣、紙、保鮮袋、棉花)。
活動過程:
一、發現聲音
今天老師帶了好多好玩的瓶子、盒子,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全體幼兒自由操作,教室從旁觀察。
1、你們聽見了什么?
2、聲音從哪里來的呢?
3、怎么會有聲音的呢?
二、聽聽聲音
1、是不是所有的東西在瓶子里都能發出聲音呢?幼兒嘗試放置物品。
2、你的瓶子里發出什么聲音?
3、你的瓶子里為什么沒有聲音?
三、聽辨聲音——游戲《猜聲音》
1、教師提供三只同樣的瓶子(內容物不同),分別搖一搖,聲音一樣嗎?(赤豆、硬幣、回形針)
2、分別是什么聲音?
3、猜一猜,瓶子里面是什么?
四、延伸活動
1、教師:有這么多東西都能發出聲音,那請小朋友到家里去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也會發出聲音的?明天來告訴我們,好嗎?
2、教師示范操作:“一件衣服,一個夾子;一件衣服,一個夾子…… 全部玩好了,看看是衣服多,還是架子多?”(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多少)
3、請個別幼兒嘗試選一盤玩具材料示范操作。
4、分散操作活動:鼓勵幼兒自選玩具操作,用一一對應 的方法比一比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要求一邊玩,一 邊說。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幼兒邊操作邊講述。
5、游戲:貓捉老鼠。進一步鞏固多一,少一或一樣多。
(1)學習兒歌:太陽公公出來了,小貓老鼠睡大覺,月亮婆婆出來了,老鼠老鼠吱吱叫。
(2)請四名幼兒扮老鼠,四名幼兒扮貓,兒歌念玩后,貓就去捉老鼠,要求一只貓只能捉一只老鼠,鞏固一樣多的概念。
(3)請五名幼兒扮貓,四名幼兒扮老鼠,同上玩游戲。
(4)老師先請五名幼兒扮貓,再提出要求:請一扮貓的幼兒去請老鼠,要求請的老鼠要和貓一樣多,然后同上玩帽捉老鼠的游戲。
活動六:機靈的耳朵(健康)
活動目標:
1、能愉快地參與集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