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環保主題活動:我們的朋友——水
2,鼓勵幼兒用標記把自己觀察到的試驗結果記錄下來。
>> <br><p></p>3,引導家長和幼兒在家用水來開展小試驗。
活動準備:塑料瓶子 泡沫塑料 報紙 剪刀 樹葉 金屬小碗 石頭 記錄紙
活動過程:(略)
活動記錄附后
活動六 小試驗小魚要喝干凈的水
活動目標:1,讓幼兒了解干凈的水是大家都需要的。
2,培養幼兒初步的關注周圍水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小魚缸兩個 小魚若干條
活動過程:
一, 給小魚找個家。老師出示小魚:“我們班上新來了幾個朋友,它們是誰呀?你們歡迎它們嗎?大家給小魚安個家好不好?”
二, 教師拿出兩個魚缸,一個裝是干凈的井水,一個裝臟的泥水。討論:“小魚會喜歡哪個家呢?”
三, 將小魚分別放入不同的魚缸,讓幼兒觀察小魚的反應。(為了照顧幼兒的感受,注意不要讓小魚死掉)提問:在干凈水里的小魚怎么了?在臟水里的小魚呢?它們誰舒服呢?為什么?你喜歡什么樣的水呢?為什么?
四, 總結:大家都喜歡干凈的水,不管是小魚還是小朋友,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水源,不要把大家用的水弄臟。
活動延伸;將小魚放在自然角里,讓小朋友去照顧它,體驗照顧小動物的樂趣。
活動七 關注劍江河
討論:我們為什么要把水龍頭關緊?如果看到沒有關緊的水龍頭,我們應該怎么辦?
活動九 故事《小水滴的旅行》
活動目的:1,通過童話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水的循環過程。
2,鼓勵幼兒嘗試練習看圖講述故事的內容。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小水滴的旅行》
活動過程:一,教師給幼兒講述故事《小水滴的旅行》。
二,欣賞圖片,小水滴從哪里來》它路過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小水滴旅行時的感受如何?最后它是用什么方法回到小溪的懷抱的?
三, 引導幼兒用自己看圖編講故事。
四, 連線操作,用箭頭表示小水滴旅行中經歷幾種形態的變化過程。
活動延伸,將圖片貼在語言區里,供幼兒練習看圖講述用。
活動十 小試驗:小水滴不見了?
活動目的:1,通過試驗,讓幼兒觀察水會蒸發的現象。學習詞匯“蒸發”
2,結合故事《小水滴的旅行》,讓幼兒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環過程。
活動準備:做有標記的玻璃杯子 濕衣服 紙
活動過程:一 ,教師將裝有水的水壺放在電磁爐上燒開,讓幼兒觀察水壺口冒出的水蒸氣,過了一會,讓幼兒觀察,水壺里的水變了沒有?為什么會變少?水壺里的水到那里去了?
觀察掛在室外的濕毛巾,經過一個晚上,為什么會干了?毛巾里的水呢?
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水會蒸發的現象,并學習詞匯“蒸發”。
結合故事《小水滴的旅行》,讓幼兒了解水的循環過程。知道水會蒸發到空中,變成云,云里的小水滴越來越多,就會下雨。地面上的水經過太陽曬干,又蒸發到空中,水就是這樣不斷的循環的。
活動十一 參觀水廠
活動來源:一天,我在給小朋友們做“水蒸氣”的試驗,孩子們看到水通過加熱變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到冷玻璃又凝結成小水滴,都很好奇。后來,我問孩子:“我們用的水是從哪里來的?”好多孩子都回答“是從天上來的”。我認為孩子們沒有錯,但是我希望他們能夠了解我們用的水是從水庫和水廠生產出來的,于是,我們就開展了“參觀水庫和水廠”的活動。由于孩子們太小,到水庫去有一定的危險性,于是,我們決定邀請家長和我們一起參加活動,也讓家長和孩子們一同接受有關水的知識。
活動目標:1,通過參觀活動,讓孩子了解生活用水的來源,初步了解水庫的重要性,建立幼兒愛護水資源的意識。
2,提醒幼兒和家長在生活中注意節約用水,自覺參加到節水行動中去。
活動準備:1,教師事先與水庫和水廠的工作人員取得聯系,取得工作人員的配合。
2,與家委會的家長商量,討論活動的內容,形式及注意事項。
3,向家長說明活動的目的和具體時間,鼓勵家長帶孩子參加。
活動過程:
一, 家長帶著孩子于周六上午在幼兒園操場集合。。
教師向家長說明車輛的安排和活動中的注意事項。
二, 大家乘車到茶園水庫
1, 觀看茶園水庫的簡介,并請水庫的工作人員向大家介紹參觀時要注意的問題。
2, 參觀水庫的全貌后討論:
水庫為什么叫茶園水庫?
水庫有什么作用?
水庫的水都流到哪里去了?
人們可以在水庫里游泳嗎?為什么?
3, 幼兒和家長照相留念。
三, 參觀水廠。
1, 水廠的工作人員向大家介紹參觀時的注意事項和要求。
2, 大家參觀水的處理過程
首先看到水的消毒池,然后是沉淀池,最后流到過濾池。
工作人員操作過濾網,請大家觀看水從沙網過濾后變得清亮的過程。
最后,大家拿水庫的水和水廠的水做比較,發現經過加工的水變得干凈了很多。
3, 大家自由參觀,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