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主題活動部分
1、知道五芳齋的湯圓是武漢風味小吃之一,從而增添幼兒的自豪感,激發幼兒愛家鄉情感。
2、學會做湯圓的基本方法,體驗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與幸福。
三、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的準備
幼兒:認識湯圓也吃過湯圓
教師:能講出五芳齋湯圓的特點和所獲的榮譽。
2、物質材料的準備
教師:湯圓粉和芯,電飯煲,音樂磁帶。請一個大班女孩扮新疆姑娘。
四、活動過程
1、 新疆姑娘入場并介紹自己,提出自己的要求。
2、 幼兒介紹武漢有特色的風味小吃。
3、 老師小結。
1、 啟發幼兒說說湯圓的形狀與構成。
2、 老師示范湯圓的做法。
3、在音樂中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1、煮湯圓,在等待的過程中請新疆姑娘表演節目。
2、品嘗湯圓,共同分享快樂!
五、活動延伸
1、 區域活動中,繼續鼓勵幼兒制作熱干面(撕紙),武昌魚(涂色)等活動,豐富生活的樂趣。
2、 生活活動中,利用早點向幼兒介紹武漢更多的名點小吃。讓幼兒有更多的了解。
3、 家庭教育中,家長向孩子介紹武漢的風土人情和特色景點,更進一步地了解家鄉,激發孩子愛家鄉愛的情感。
六、活動反思
活動結束后,我靜靜地坐在桌前對整個活動過程進行了反復的回顧。雖然有很多可取的地方,但也有很多不足。
今天我只想就活動中不足的地方談談,以便在今后的活動中加以改進,有所提高。第一是在思想上還是不夠放開,總怕幼兒亂,還是有點約束幼兒,作為一個創新課題組的成員,在活動中沒有很好地把握給幼兒一個探索比較的機會。如當幼兒感覺到湯圓漿干時,而我的湯圓漿又不干,只知道自己在那說要多捏一下,而沒有讓幼兒自己去進行比較,在比較中找出原因,得出答案。第二是在難點“打窩”的指導中,除自己示范以外,還應該請一兩名幼兒再進行一下示范,這樣幼兒就會更清楚地將芯包進去。第三是幼兒操作時應強調衛生要求。
通過從活動中找出不足,讓我更加知道了在下一次活動中應該怎么做,這樣不斷地實踐——反思——再實踐,從中總結經驗,我想我的教學水平也會不斷提高,一定會探索出一套對幼兒實施創新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