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題:“夏天真熱呀”的活動總結(二)
案例(三):到海里游泳 案由:“夏天的太陽和冬天的太陽有什么區別?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這幾個問題拋下去,引起了小朋友的激烈的討論。
梁羽沖說:“不一樣,夏天的太陽照的人熱熱的。冬天的太陽照的人暖暖的。”
錢宗說:“我喜歡冬天的太陽,很舒服的。”
羅伊說:“夏天的太陽熱死了。”
陳俊杰說:“夏天的太陽大大的,冬天的太陽小小的。”
“那你有什么辦法,讓自己更涼快些么?
陳丹尼說:“到陰涼處。”
沈瑩說:“倒空調里。”
一會兒的功夫,小朋友講了很多的辦法。可是綜合起來看,大致就幾個,思維固定住了。
我很著急得說:“想想看,你能吃什么東西,會讓自己涼快?到哪里會涼快?還有什么辦法?”
一問完,梁羽沖立刻反應過來:“我知道,那個熱的水放在窗戶前,變涼了,喝了就會涼快的。”
張家旺:“吃冰欺凌。”
馮信誠說:“還可以把水放到冰箱里,一會兒就變成冰冰的。”
錢宗雙手向外推,很著急得說:“老師,到海里,也會涼快的。”
話一落音,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我們去海里游泳吧。也涼快涼快吧。”
有的小朋友學起了小蝌蚪,有的小朋友學小青蛙。大家都站了起來,在大海里快樂的有用。 分析:
活動的目標是活動前制定的。對整個活動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本次活動中,幼兒顯然也對冬天和夏天的太陽有了明確地認識。
但是,尋找涼快的方法則似乎總是被固定在幾個方面,出現一度的思維僵化。
因此,這個時候就必須拋開預定的目標,過程的束縛,需要教師的隨機應變。
涼快的方法很多,不僅有來自外力的(借助各種工具),也有來自內力的(吃各種涼快的東西),還有借助自然的力量(到大海里)。
要做到心懷大目標,隨時調整小目標,調整過程。
經過老師的引導,幼兒的思維打開了,變得更活躍了,想出一很多很多的辦法。 案例(四):愛護幼兒積極性 案由:
在參觀帽子店的時候,我引導他們說說“帽子的顏色、樣式是怎么樣的?”一下子只聽到幼兒回答的聲音,“有紅的、白的、綠的、黃的……”;“有的帽子有帽沿的;有的帽子沒有的;有的帽子上面有一只小白兔,有的帽子沒有的……”。 經過引導討論幼兒發現了每頂帽子的顏色和樣式是不一樣的。這時候,我班最愛問“為什么”的鮮毅,他突然問:“老師,為什么有的帽子有帽沿,有的帽子沒有呢?”對于幼兒提的問題,我進行了表揚,并告訴他其中的原因,使他滿意的笑了。 分析:
幼兒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他們對一切感到新鮮、好奇,他們對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問。“想問”、“好奇”,這正是走向創新的最初的萌芽。在這次活動中,我珍視幼兒的這種“想問”、“好奇”,保護幼兒的這種“發問”、“好奇”的品質。就這樣幼兒提問的積極性更高了,從而既鼓勵他們大膽發問,大膽質疑,又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 策略:
1、在觀察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討論,從而使幼兒發現問題。
2、當幼兒愛問“為什么”時,老師應該給予表揚,保護他的好奇心。 效果:
使幼兒愛問“為什么”的積極性提高了,也推動了其他幼兒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