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案
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幾種常見的滅火方法,初步了解簡單的消防知識。
2.教育幼兒不玩火,避免發生火災。
活動準備:
1濕毛巾人手一頂。
2.有關滅火的錄像以及安全疏散示意圖。
3.人手一本《安全知識讀本》。
活動過程:
一、集體閱讀《安全知識讀本》
1.今天老師帶了了一本關于安全知識的書,我們一起翻到第19頁,請你們安靜閱讀。
2.誰來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3.討論,“出現了火情,該怎么辦?”“現在天氣干燥,如果出現火情,我們小朋友該怎么辦呢?”
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滅火的辦法。
小結;剛才小朋友想出的辦法都不錯,如果出現了火情,我們可以用水潑滅火、用濕布撲滅火、用沙子滅火、用滅火器滅火……但小朋友要記住,如果出現大火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撥打119電話。
3.請幼兒看錄像。
“前幾天,有個地方著火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想出的辦法和我們想出的辦法一樣不一樣?
看完錄像,提問:“他們想到了哪些辦法?”“哪些辦法是我們沒想到的?”(開窗,捂著嘴、鼻跑出煙火區)
小結:火小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采取開窗,用水、沙子、濕棉被、滅火器等滅火,火很大的時候,我們撥打119電話,消防叔叔還沒到,我們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煙火區,學會保護自己。
二、幼兒操作
“請小朋友看操作圖片,圖上畫的是幾個小朋友在著火的時候采取的不同的辦法,每幅圖的左下方有一個圓圈,你認為辦法好的就在圓圈內打上‘’
一、活動意義:俗話說水火無情,頻頻發生的大火不僅斷送了許多人的幸福,而且也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然而,在我們周圍,到處都存在著潛伏的火災危機,使我們的生命和財產時時處于火災的威脅之中。隱患險于明火,防患勝于救災。因此,將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消防知識技能作為學習課題,讓孩子們去了解家園的消防現狀,提高消防意識,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技能,對普及消防知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與救助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活動目的:
1、宣傳學習并貫徹我國“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針,基本法規。
2、了解消防安全常識,學習自救與逃生的方法,重視安全,珍惜生命。
三、教學活動重點:了解消防安全常識,自身逃離常識。
四、教學活動難點:掌握逃離的方法。
五、活動準備:
1、師生搜集一些“消防安全事故”實例。
2、小滅火器若干。
六、活動內容:
1、消防安全宣傳活動(時間定于11月9日)
(1)教師講述兩個“火災案例”以引起幼兒注意。
案例一
河南省新野縣某小學四年級七名學生中午放學后,到學校附近的個體電氣焊修理部門前玩耍。其中1人出于好奇,用火柴點燃自制電石桶(乙炔發生器)的細鋼管口,引起爆炸。當場炸死2人,重傷1人,輕傷2人。 案例二:山西省某煤礦第二小學四年級共195名學生,在10名老師帶領下,到七、八里外的山上春游,發生因學生野炊引發大火,當場燒死學生29名,重傷1名,輕傷3名的惡性事故。
(2)幼兒以小組討論(六人小組)“消防安全事故”實例,把所見所聞講述給同組同伴聽,以增強火災預防意識,安全意識。
(二)分組討論“消防安全”應注意的事項,及逃生方法。
(1)家園防火應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