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剪紙《我眼中的春天》案例
活動由來:為了激發幼兒觀察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趣,鞏固幼兒的剪紙興趣,使幼兒能夠在觀察的基礎上,圍繞一個主題,將自己的剪紙作品表現得更加豐富、完整,特生成了此次活動。活動目標:
1. 能夠在觀察的基礎上,圍繞一個主題,將自己的剪紙作品表現得更加豐富、完整。
2. 培養對剪紙活動的專注力。
活動準備:各色不同大小紙張的彩紙、剪刀、有關春天的圖片、春游時的照片。
活動過程概述:
幼兒在欣賞了春天的圖片、春游時的照片后,沉浸在春天的美景之中。在充分發表自己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子后,便開始積極地動手進行創作。十分鐘后,一名幼兒就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但他們的作品內容與主題沒有關系,他剪的是一只小狗和一座樓房。
又過了幾分鐘,孩子們的作品一一完成,但有十多個幼兒表現的內容不夠豐富、完整,只剪出春天里的一種或兩種事物,襯紙中空白處較多。
二十多分鐘過去了,絕大多數幼兒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雖然他們能夠將整張襯紙布滿了,但只看到了春天里的樹或花。
其他小朋友都收工具去玩玩具了?蛇有兩個小朋友在認真地剪著,他們還沉浸在剪春天的活動之中。
分析:
1.個別幼兒在剪紙時,對老師提出的要求沒有認真聽,沒能仔細思考自己作品的內容,導致完成的作品與活動主題沒有關系。
2.部分幼兒剪紙時沒能認真回憶春天里的事物,他們急于完成自己的作品,對合理布局、作品的完整性沒有進行考慮。所以,剪出的作品比較單一、不夠完整,沒有將整張襯紙布滿。
3.還有部分幼兒只關注到春天的一種事物,因此他們在剪紙時,只剪出了自己最感興趣的樹或花,對整個春天的變化觀察得不夠細致。
4.部分幼兒對剪紙活動很感興趣,他們的專注力很好,能夠拋掉其他活動,專心進行自己的創作。
改進策略:
1.在每次活動之前,教師要向幼兒提出明確的要求,引導幼兒認真聽,在聽清要求之后再動剪刀進行創作。
2.教師要繼續培養幼兒的專注力,引導他們做事要認真,不急于求成。
3.引導幼兒觀察時要細致、認真、全面。
4.對剪紙活動感興趣、注意力集中,表現好的幼兒及時表揚和鼓勵,以帶動其他專注力不太好的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