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大鞋與小鞋
一、設計思路:
1、選材:《大鞋小鞋》這是一首富有情趣的歌曲,也是“我長大了”主題背景下的一首歌曲,歌曲中的形象對比鮮明,符合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中班初期,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比較差,所以我落腳點是引導幼兒感受聲音的強弱,體驗歌曲有趣歡快的情緒,而不是學唱歌曲。
2、環節:音樂的表現形式是多樣的,在今天的活動中,我設計了語言節奏練習、練聲和感受歌曲強弱音三個環節,第一和第二環節是我的常規練習,(這是音樂導學班常用的模式之一);第三環節是我重點部分,通過幼兒的探索體驗,教師的引導表現及最后運用樂器進行的游戲,讓幼兒充分感知強弱的不同,也體驗了歌曲歡快的情緒。活動中融入了節奏和力度的音樂要素,想從多方面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
二、活動目標:
在富有情趣的音樂活動中,學習區分強弱音,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
三、手段和方法:
用情景化的語言來幫助幼兒控制自己的行為,注重幼兒音樂常規的培養。
四、活動過程:
(一)語言節奏
有個魔法公主邀請我們去玩,但要請本領大的孩子去,聽聽誰的本領大?
幼兒介紹:我的小手本領大
(二)練聲:小動物愛唱歌
注意幼兒的口形,學會聽前奏唱歌。
(三)探索體驗
1、體驗穿大鞋和小鞋的感受
說說穿大鞋和小鞋的感受
引出穿大鞋重,踢踏踢踏的聲音;穿小鞋輕,的多的多的聲音
2、聽著音樂再次走
3、幼兒欣賞歌曲,熟悉旋律
(1)第一段:我穿爸爸的鞋,就像什么?開在哪里?發出什么聲音?
(2)第二段:我穿上了娃娃的鞋,又像什么?套在什么上?發出什么聲音?
聽音樂,引導幼兒用手掌和手指表示大鞋和小鞋的強與弱
4、幼兒跟唱歌曲。
(四)用樂器引導幼兒感受強弱變化
1、聽辨兩種樂器的強弱
魔法公主說今天送給小朋友兩件禮物,拿來了兩種樂器。教師出示大鼓和小木魚,讓幼兒說說它們發出的聲音適合穿哪雙鞋走路?
2、游戲:聽音走路
1、坐在椅子上,聽到鼓聲穿大鞋,聽到木魚聲穿小鞋
2、根據木魚的節奏走。
五、預計活動效果:
在第一環節中通過生生互動提升個別幼兒語言節奏的能力。在探索體驗的環節中孩子們興趣一定很高,也能感受這首歌的歡快情緒,但可能有個別孩子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聲音的強弱應該會有初步的感知。在活動中創設了魔法公主的情景,并以情景性的語言貫穿始末,幼兒學習的興趣可能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