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安全《注意交通安全》(精選2篇)
中班安全《注意交通安全》 篇1
一、活動目標:
1、讓學生在交流活動中認識一些常見的交通標志。
2、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體驗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
3、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學得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
二、學情分析:
學生們對《品德與生活》的興趣濃厚,他們喜歡和同伴進行交流,喜歡游戲活動,喜歡在活動中展示自己。
三、指導策略:
1、以活動貫穿全課。
2、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體驗和感悟。
3、將交警請到課堂,實現課堂的開放性 。
4、在交流合作中實現活動的有效互動。
四、活動準備:
1、學生準備游戲活動所需的各種玩具車輛(自行車、汽車)。
2、精心布置活動場景。
3、學生收集各種交通標志(照片或圖片)。
4、活動涉及的相關課件。
五、課堂活動實錄:
(一)展開聯想,揭示活動主題
1、師:孩子們,今天我們要開展一次有意思的活動。我們將全班分為8個組進行比賽,你們有信心嗎?
生:有信心!
2、師:很好!在活動之前,請孩子們先看大屏幕。
課件出現:各種車輛的喧鬧聲,接著是緊急剎車的聲音,然后是人們的尖叫聲,屏幕由黑色逐漸變成鮮紅色。
學生認真地聽著,仔細地看著……
師:孩子們,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1:我聽到了汽車的嗽叭聲,還聽到了剎車的聲音。
生2:我還聽見了一個人的尖叫聲,我看見了血流出來了。
生3:我好像看到了一場車禍,人被壓死在汽車下面。
3、師:是啊!多么可怕的車禍,為了不讓這樣的事情再發生,我們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板書活動主題)
(二)、游戲活動在活動中體會交通規則的重要性
1、師:孩子們,看看我們坐的隊形像什么?
生:我們坐的隊形像十字路口。
師:十字路口的學問可多了,現在我們就在十字路口做個游戲。老師們要請出三個司機,三個騎車的以及五個行人。(學生到位)參加游戲活動的孩子聽到老師說完“開始”之后,立即向自己的對面出發。其他孩子仔細觀察,看看會發生什么事情?
(學生開始活動,車輛和行人任意穿梭)
2、師:孩子們,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你們想說什么?
生1:我看見走路的人和自行車撞在了一起,我想說:“你們如果慢一點就好了!”
師:你的建議挺不錯!
生2:我看見自行車撞到了汽車,我想一定把他們碰疼了。
師:我想也是。
生3:我看見車子和行人擠在一起,誰也走不了,那樣一定很耽誤時間。
3、師:是啊!如果生活中也是這樣可不行啊!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況呢?
生1:我覺得是他們不懂規矩。
生2:我認為是因為沒有人指揮他們,如果有人指揮他們怎么走,一定不會發生賭車的事情。
師:對啊!要是有人指揮就好了!
生:老師,我認為可以做一個標志來指揮人們什么時候可以走,什么時候不能走?
師:你們建議真棒!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
生:老師,我知道這種標志,就是紅綠燈。紅燈亮了,車輛和行人就得停下來,綠燈亮了,人們就可以走了。
教師拿出信號燈標志:是這個嗎?誰能編句兒歌來說說信號燈的作用。 (將標志貼在黑板上)
生1:紅燈停,綠燈行,黃燈請你等一等。
生2:紅燈停,黃燈等,綠燈才能向前行。
師:孩子們真是編兒歌的小能手。(在黑板上板書:紅燈停,綠燈行)
師:認識了紅綠燈,我們還要知道自己應該走哪條路,這就要知道每條路的名稱。孩子們,看看這個十字路口,你認識這些道路嗎?
生:我知道畫了斑馬線的是人行道,是行人走的地方。
師:你真會觀察!(在地上寫字:人行道)你能給大家走一走嗎?
學生表演過馬路的情景。
生:我知道馬路兩邊是自行車、三輪車道。
師:騎自行車的孩子知道了嗎?這才是你們的道路,我們稱為非機動車道。(在地上寫字:非機動車道)
生:我還知道中間的是汽車道。
師:你真能干!(寫上:汽車道)
3、師:各位司機朋友,各位行人,還有騎車勇士們,現在你們知道自己應該走的位置了嗎?你們能在信號燈的指揮下給大家表演一下嗎?
生:能!(學生到達各自的道路)
師:現在,我們要請出兩位同學來指揮紅綠燈。
學生到位,指揮紅綠燈,學生們順利地經過了十字路口。
師:孩子們,現在你們想說什么?
生1:這一次大家都很快到達了對面。
生2:紅綠燈的作用可真大啊!
生3:我又想到一句兒歌:紅燈停,綠燈行,斑馬線上可通行。
師: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板書:斑馬線上可通行)
生4:我也想在紅綠燈的指揮下做游戲。
師:好吧!我們再讓一些孩子來表演一次。
學生熱情高昂,積極投入到游戲活動中。
(三)、展示收集情況,初步了解常見交通標志的作用
師:在車輛穿梭的馬路上,除了信號燈這個交通標志外,還有很多交通標志,你們收集到了嗎?把你們課前收集到的交通標志在小組上交流一下,再向全班匯報。
學生拿出收集的交通標志,在小組上熱烈地交流著,教師巡回傾聽學生的交流情況,向學生提供一些交流資料的方法。
師:現在,我們請小組派代表展示你們收集的交通標志。
第1組:我們收集到了這些交通標志: 是車輛不能從這兒經過;
是不能在這兒停車。 也是不能停車的標志。
第2組:我們小組到廣場收集的資料,我們發現了這些交通標志(出示照片)……
第3組:我們小組到車站認識了很多交通標志,請大家看,這是,這是……
我來補充:車站門口還有這個標志(照片),這是不許人們穿過。
第4組:我們小組把交通標志畫在了紙上,請大家看,這是人行天橋,這是施工標志,這是拐彎,這是說這里有水,要特別小心……
師:你們了解得真多,老師為你們喝彩,現在,我為你們每個組都送上兩顆五星。(貼五星)
師:昨天放學的時候,黃老師發現了這些情況,請孩子們仔細看,這些孩子都在干什么?你想對他們說什么?
課件:學生排著整齊的隊伍過街,學生翻越公路旁的欄桿和鐵鏈,學生沖著來往的車輛橫穿公路,學生們在馬路上追逐、打鬧。
學生仔細地看著,不時會發出驚訝的叫聲。有的孩子開始竊竊私語。
生1:我看到一群孩子排著整齊的隊伍過街,我想對他們說:你們真棒!
生2:我看見三個孩子正在馬路邊上翻欄桿,還有一個孩子摔倒了,我想對他們說:哥哥,這樣很危險,不要這樣做,好嗎?
師:是的,相信他們一定會聽你的話。
生3:我看到四個女孩正在過馬路,汽車差點撞到她們,多危險啊!我想說:姐姐,過馬路應走人行道!
生4:在馬路上跑也是很危險的,很容易發生車禍!
生5:我想編一句兒歌:馬路上別打鬧,危險處處要提防,交通標志牢牢記,人人遵守保安寧。
師:你是個很有創意的孩子。(板書兒歌)
(四)、現場指揮
1、師:剛才我們認識的交通標志對維護交通安全起著重要的作用。車輛的順暢,人們的生命安全,更離不開交通警察。今天,我們就請來了兩位警察叔叔,讓我們有熱烈的掌聲歡迎叔叔的到來。
學生一起向警察問好:警察叔叔們好!
2、警察:孩子們,剛才你們已經知道了十字路口的交通規則,我還要給孩子們補充一點就是,在沒有任何交通標志的馬路上,大家應靠右邊行走,過馬路時,應看看兩邊沒有車輛時再過馬路。
學生點頭。
3、警察:現在,請黃叔叔給孩子們做指揮動作,大家猜猜是什么意思?有信心嗎?
警察做指揮動作,學生分別猜意思:
生1:這是叫車子往前走。
生2:這是叫車子停下來。
生3:這是叫左邊來的車子向右邊開去。
生4:這是叫車子到路邊停下來。
4、師:孩子們,現在讓我們站在這個十字路口,聽警察叔叔的指揮,一起動一動吧!
全體學生參與,交警指揮孩子們過路,整堂課徹底“活”起來了。
(五)總結評獎,活動拓展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和警察叔叔一起,學到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識,現在請警察叔叔和我們一起分享學習成果(齊讀兒歌),今天孩子們都表現得非常出色,黃老師和警察叔叔們都覺得你們可以成為交通小衛士。希望你們能像兩位叔叔那樣,自覺維護交通安全,讓更多的孩子安安全全地上學,平平安安地回家。
現在,請兩位警察叔叔為孩子們佩戴“交通小衛士”獎章。
課件:學生整齊過馬路的畫面伴以鋼琴曲“舞蹈音樂盒”!
板書:
1 2 3 4 5 6 7 8
交 通 安 全
紅燈停,綠燈行;
斑馬線上可通行。
馬路上,別打鬧;
危險處處要提防。
交通標志牢牢記;
人人遵守保安寧。
在活動中鍛煉 在課改中成長
《注意交通安全》活動感悟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也是這次課改的最亮點。它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生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它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在實踐中鍛煉各方面的能力。《注意交通安全》這一活動讓我感悟頗深。
一、有創意地布置活動場景,給學生創造開放的活動空間。
《注意交通安全》這一活動本來應該讓學生親自到現場實踐。為了確保安全,我們卻有創意地設計了一次現場展示活動。為此,我們精心布置了活動現場,讓學生有親臨公路現場的感覺。我們在會場上設置了交通要道十字路口,人行道,各類行車道,以及各種交通標志。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充分地活動,這樣的軍事演習,讓人身臨其境,學生遇到類似的問題也就有了應急的措施。這樣就使《注意交通安全》這一活動真正落到了實處,而不是“紙上談兵”,學生的主體性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二、充分體現《品德與生活》的生活性和開放性。
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開展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實踐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在設計《注意交通安全》這一活動時,強調學生的親身實踐。課前,讓學生收集交通標志,想辦法了解這些交通標志。然后,又讓孩子在課堂上展示收集的交通標志,加深了對這些交通標志的認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學生在活動中親自嘗試、體驗、感悟,從而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提高了自我保護的意識。
另外,在設計活動時也體現了開放性的特色。現代課程觀將教育領域擴展到很多方面,教育空間也由此增大。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相當豐富,其活動空間不僅僅局限于教室,我們可以將學生帶出教室,帶出校園,走向社會。我們也可以采用“請進來”的辦法,將活動需要的相關人士請到課堂,為課堂提供延伸的空間。在《注意交通安全》的活動中,我們把交通警察請進課堂,向學生講交通知識,給學生做指揮動作,學生的興趣濃厚,參與熱情高昂,同時也體現了活動的真實性。
三、在活動中培養和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在活動中可以學到各方面的知識,鍛煉各方面的能力。我們應盡量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以下三方面的嘗試:第一、親近與探索自然;第二、體驗與融入社會;第三、認識與完善自我。為此,教師在組織活動時,必須注意活動的有效性,使活動真正落到實處!
在組織《注意交通安全》的活動中,我注意了讓孩子在活動中鍛煉自己,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比如,在游戲活動中,孩子既能鍛煉自己的勇氣,又能在活動中悟理,使活動真正收到實效。又如,展示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課前的收集整理,在課堂上的展示,一系列的活動中培養孩子收集和利用資料的能力,在展示資料中又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這些都是孩子終生受益的。
在這次活動中,我看到了孩子們的無窮潛力,孩子們在課堂上表現得那么出色,課改中,我們真的看到了孩子在成長,我們也應該在活動中和孩子一起成長
中班安全《注意交通安全》 篇2
所謂說課,就是教師備課之后講課之前(或者在講課之后)把教材、教法、學法、授課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學設計、|板書設計及其依據面對面地對同行(同學科教師)或其他聽眾作全面講述的一項教研活動或交流活動。下面是一篇關于小學思想品德《注意交通安全》說課稿的范文,供大家參考。
各位評委老師:
今天我為大家說課的內容是小學思想品德教材第三冊中的一課——《注意交通安全》。
一、教材分析
本課屬熱愛生命德目,是根據《課程標準》中“知道有關的交通標志和交通規則。用不遵守交通規則造成事故的事例,感受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遵守交通規則。”的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而設置的。課文通過小學生兵兵因不遵守交通規則造成嚴重骨折的事例,圖文并舉,把明理導行融為一體,教育學生要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上的車輛越來越多,生活在城市中的小學生,幾乎一出門就要與馬路、便道及各種各樣的車輛打交道,交通安全的重要不容忽視,因此進行交通安全和交通規則的常識教育也就更加必要。
基于上述認知,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認知目標:知道有關的交通標志和交通規則;
情感目標:感受到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珍惜生命,不拿自身安全當兒戲;
行為目標: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規則,行人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地方靠邊走,穿行馬路要走人行橫道、過街天橋和地下通道,不在馬路上追跑打鬧。
其中,為什么要注意交通安全和怎樣注意交通安全即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教法的確定
教的方法是教學中直接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圍繞這一主題,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認知規律、生活實際,在教學本課中,我主要采用“案例說明法”和“行為指導法”,并輔之“情境激趣”、“課堂討論”、 “辨析導行”、“結尾余韻”等方法進行教學。通過創設適宜的環境氣氛和相應的教學情景,使學生了解交通安全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有層次的掌握交通規則知識,從而達到明理、導行、育人的目的。
三、學法的確定
學生的積極參與情感的激發是一堂思品課成功的關鍵。《課程標準》指出,在重視教學研究的同時,要加強對學生學法的研究,引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依據這一要求,遵循學生心理特點,在本課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收集信息、分組討論,又在游戲的情境中發現新知、得出結論,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理解學習內容,提高道德認識,強化品德能力。
四、教學程序的安排
思想品德課的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堅持知行統一、堅持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明辨是非,自己教育自己。本節課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程序。
(一)導入激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必須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 可見興趣就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力量源泉。因此,我以兒歌的這種兒童喜歡的形式引出課題,既為新課的學習提供必要的知識,又不顯枯燥。接著,我出示cai主頁:小故事 小知識 小問題 更多……,由學生自己選擇,想先學哪個就學哪個,充分體現課堂的開放性和對學生主體作用的尊重。雖然這四個環節有一定程度上的遞進關系,但打亂順序并不會影響學生心中道德認識的形成,因而完全可以開放靈活的處理。
(二)學文明理
教學實踐中,學生一般會選擇先了解“小故事”,這樣即可進入課文的學習。本課教學要點中,行為要求較多,教學中我通過對課文的分析,來把握、落實教學要點,將明理導行緊密結合。在通過聽故事整體感知課文之后,我向學生提出了兩個問題:1、兵兵放學后,遇到了什么樣的意外事故?這給他帶來了什么后果?2、兵兵當時怎樣做,就能避免這事故的發生?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過馬路時要記住:不猛跑、走人行道、先看左后看右。接著,我讓學生聯系實際,在課前有收集、準備的前提下,談談聽到和看到的交通事故以及所造成的后果,并利用cai出示網絡上收集到的一些事故圖片和數據,使學生體會到車禍給個人、家庭帶來的痛苦及給社會帶來的危害,幫助學生加深對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意義的認識。
(三)深化認知
學生的情感體驗雖是道德觀念形成的基礎,但它并不能替代認知;只有認識了的事物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因而在這一環節,我創設了一個“找一找”“猜一猜”的游戲情境,首先通過cai演示四幅圖片,告訴學生每幅圖中藏著一個交通安全小知識,大家都來找,看誰最快知道;接著,播放一首瑯瑯上口的歌曲《過馬路》,讓學生從歌曲中找到過馬路的訣竅,并進一步要求學生在答題紙上用彩筆畫出所有人行道的線路,鞏固認知;最后,出示若干主要交通標志圖樣,包括圓形禁止標志、三角形警告標志和方形指示標志,讓學生猜猜這些標志所表示的意思。在整個游戲過程中,伴隨著小五星的激勵,學生們興趣盎然,主動認知發現,行為方向明確,避免了直接講授的無趣局面出現,激發了學生的探究熱情,體會到主動學習的樂趣。
(四)辨析導行
針對學生日常生活中幾種常見的不遵守交通規則的現象,設計了四幅圖,這是對課文內容的補充、擴展。讓學生應用正確觀點,通過辨析、判斷,從中提高他們分析綜合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五)結尾余韻
化知為行是每一次主題教育的目的。當學生提高道德認識,形成道德觀念之后,要及時揭示道德行為要求,使教育落到實處。
本課的歸納總結采用放手讓學生歸納,師加以總結和引導的方法,并適當地擴展教育的內容。Cai的最后一屏出示幾個關于交通安全的專題網頁和相關網站,方便有條件的學生可以在課后進一步學習了解。這樣結尾,既余味無窮,又能反映學生的自我要求,讓他們以我口說我心,以我心促我行,達到了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