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精選5篇)
2022年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篇1
語文閱讀能力是語文學習過程中至關重要的能力,學生運用多種技巧、方法對短文的理解,涉及知識面廣,信息量大。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收集整理關于《眼界與讀書》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參考學習。
《眼界與讀書》閱讀原文:
(1)眼界之于讀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眼界決定了讀書的目的歸宿。周讀書時,提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的眼界為其發憤讀書作了注腳。既立志于中華之崛起,就必須好讀書,讀好書,時時檢點自己,提醒自己,因為中華之崛起所呼喚的讀書人,不僅要有報國之志,更要有報國之才。馮友蘭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為一個學問家,做學術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這一點,對讀書人很有啟發。雖然讀書人并非一定是學問家,但讀書的眼界卻力求要高,這樣至少就不至于把讀書當作可有可無的休閑娛樂或者陷入無聊的泥潭。
(3)眼界也決定了讀書人讀書的方式方法和興趣效果。自古至今,讀什么書、怎么讀,以及怎么防止死讀書,都需要從實踐出發,形成適合每個人自己的讀書方式。可以肯定,有著高眼界的讀書人,一定會結合實踐去讀那些更富價值的書籍。一個擁有高遠眼界的讀書人,還能夠牢記使命,超越功利樊籬。他們將讀書視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從廣泛的閱讀之中、從對歷史的理解之中,獲得一種對自己時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篤行之。
(4)讀書的眼界,自然還取決于讀書的寬度,這既關乎讀書興趣,亦關乎讀書效果。在有些人看來,終日埋頭進行科學研究的科學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實上,對生活和事業的熱愛,使不少科學家逐步成為自然美的追求者與發現者。達爾文常常幾小時地閱讀莎士比亞的歷史劇和拜倫、華爾特司各特的詩篇諾貝爾讀過許多名人大家的文學作品;我國數學家華羅庚、蘇步青都非常喜愛古典文學。也許對自然科學家來說,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識,會有助他們的邏輯思維變得更開闊,流轉自如。同理,文學藝術方面的專家如能多讀一點自然科學知識,在創作作品與表達自我的時候,往往也能夠更加深刻。
(5)讀書不打開眼界,不聯系思想實際、工作實際、社會實際,不從書籍中思考點什么、采取點什么、解決點什么,那么我們讀書做什么?www.
⑥我以為,讀書人欲從書本中汲取力量,高遠的眼界是至關重要的。
(選自20xx年3月29日《人民日報》,有刪改)
《眼界與讀書》閱讀題目:
14、閱讀全文,說說作者在文中表達的主要觀點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2)段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4)段提出了什么見解?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聯系實際,談談你對文中畫線句子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眼界與讀書》閱讀答案:
14、讀書人欲從書本中汲取力量,高遠的眼界是至關重要的。
15、舉例論證,列舉了周、馮友蘭讀書的例子,有力地證明了眼界決定了讀書的目的歸宿的觀點。
16、讀書的眼界,自然還取決于讀書的寬度。文章第3段說眼界也決定了讀書人讀書的方式方法和興趣效果,而第3段只論證了方式方法,第4段則論證了興趣效果,使得論證更加全面而嚴密。
17、示例:讀書是一件高雅而神圣的事,要從中獲得自己的時代使命,并為之努力奮斗。尤其是我們初中生讀書,尤其是要超越升學的功利性,明確讀書是為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質,增強自己的品德修養,獲得更多的知識能力。
2022年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篇2
語文閱讀在中學語文試卷中的比重加大,為了幫助大家提高語文閱讀技巧,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中考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供大家閱讀練習。
中考議論文閱讀原文讀書人是幸福人
謝 冕
我常想讀書人是世間幸福人,因為他除了擁有現實的世界之外,還擁有另一個更為浩瀚也更為豐富的世界。現實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個世界卻為讀書人所獨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閱讀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們的喪失是不可補償的。世間有諸多的不平等,如財富的不平等,權力的不平等,而閱讀能力的擁有或喪失卻體現為精神的不平等。
一個人的一生,只能經歷自己擁有的那一份欣悅,那一份苦難,也許再加上他親自聞知的那一些關于自身以外的經歷和經驗。然而,人們通過閱讀,卻能進入不同時空的諸多他人的世界。這樣,具有閱讀能力的人,無形間獲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無限可能性。閱讀不僅使他多識了草木蟲魚之名,而且可以上溯遠古下及未來,飽覽存在的與非存在的奇風異俗。
更為重要的是,讀書加惠于人們的不僅是知識的增廣,而且還在于精神的感化與陶冶。人們從讀書學做人,從那些往哲先賢以及當代才俊的著述中學得他們的人格。人們從《論語》中學得智慧的思考,從《史記》中學得嚴肅的歷史精神,從《正氣歌》學得奮斗的執著,從馬克思學得人世的激情,從魯迅學得批判精神,從列夫•托爾斯泰學得道德的執著。歌德的詩句刻寫著睿智的人生,拜倫的詩句呼喚著奮斗的熱情。一個讀書人,是一個有機會擁有超乎個人生命體驗的幸運人。
一個人一旦與書本結緣,極大的可能是注定與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聯系的人。說“極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讀書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詐,況且,并非凡書皆好,在流傳的書籍中,并非全是勸善之作,也有無價值的甚而起負面效果的。但我們所指讀書,總是以其優好品質得以流傳一類,這類書對人的影響總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讀書幸福,是從喜愛文學書的親身感受而發。一旦與此種嗜好結緣,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類,對暴力的厭惡和對弱者的同情,使人心靈純凈而富正義感,人往往變得情趣高雅而趨避凡俗。或博愛、或溫情、或抗爭,大抵總引導人從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著人間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爾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這就是讀書使人向善;雨果說:“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影響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樣漸漸溶化。”這就是讀書使人避惡。
所以,我說,讀書人是幸福人。
中考議論文閱讀題目11.讀完全文,你認為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觀點是什么?(3分)
12.文章第一段的結尾說“而閱讀能力的擁有或喪失卻體現為精神的不平等”。結合上下文,談談“精神的不平等”體指的是哪些內容。(4分)
13.文章第三段作者為了闡明“人們從讀書學做人,從那些往哲先賢以及當代才俊的著述中學得他們的人格”這一觀點,舉了大量的例子,請你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再舉出兩個這樣的倒子。(4分)
14.文章的結尾說“讀書人是幸福人”,從全文來看,這里所說的“讀書”“幸福”表現在哪些方面?(4分)
15.讀了全文,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聯系文中“并非凡書皆好”的觀點,談談怎樣對待“讀書”這一問題。(5分)
中考議論文閱讀答案11.答案:讀書人是(世間)幸福人。
評分:本題答對得3分。
12.答案;是指擁有閱讀能力的人能夠了解現實世界以外的更為浩瀚也更為豐富的世界;能夠了解關于自身以外的經歷和經驗(超越有限生命的無限可能性)。而喪失閱讀能力的人則無法擁有,這便是文中所說的“精神的不平等”。
評分:本題4分,意思對即可。
13.答案舉例:①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學得艱苦奮斗的精神;從居里夫人學得科學探究。 ②從《繁星•春水》學得對母愛、童真的謳歌,從張海迪學得志強不息。等等。
評分:本題4分,答對一個方面得2分。符合要求即可。
14.答案:讀書可以使人們增廣知識;受到精神的感化與陶冶(讀書可以使人獲得崇高的追求和高尚情趣,還可以使人趨善避惡)。
評分:本題4分,答對一個方面得2分,意思對即可。
15.答案要點:一定要好讀書,讀好書;讀古今中外流傳下來的名著,讀專家、學者、老師推薦的書。博覽才能廣收。
評分:本題5分,言之成理即可。
2022年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篇3
同學們在備考20xx年中考語言科目時,必須熟悉考試的試題特點,明確備考方向和重點,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整理的20xx年中考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以供大家閱讀。
20xx年中考議論文閱讀原文:
科學是美麗的
在常人心目中,科學是深奧的、艱難的、枯燥的。科學怎么會是美麗的呢?不可思議!
事實是:科學不僅是美麗的,而且是曠世奇美,美不勝收。常人為什么沒有感受到呢?這恐怕與科學家有一定的關系吧,也許是他們沉浸于科學美中,自得其樂,忘記與大眾分享了。但也有例外,李政道近年來頻頻撰文著書,極力宣傳科學美。他曾經請了著名畫家李可染、吳作人、吳冠中等作畫描繪物理學的內涵美,這引起了科學界和藝術界的注目。
舊金山大學的天文物理學家琳達•威廉斯,為宇宙的瑰奇美景傾倒,決定利用業余時間傳播科學美。威廉斯對《紐約時報》記者說:“天文物理是最美麗的。還有什么比宇宙的誕生更美麗?還有什么比黑洞、多重宇宙和交響共鳴著的宇宙流更美麗?”威廉斯說得好!讓我們繼續下去:還有什么比原子中“云深不知處”的電子云更具朦
朧美?還有什么比生命之梯回旋曲折的DNA雙螺旋更具活力美?還有什么比“納米”世
界中用原子砌成的纖巧結構更具精美? ……
威廉斯為科學美所啟迪,開始寫科學詩。《紐約時報》于20xx年6月4日刊登了她的一組詩,下面是其中的一首:
碳是女孩之最愛/黃金確實很寶貴/但不會燃起你心中之火/也不會使火車長嘯飛馳/碳是地球上一切生命之源/它來自太空的隕石/構成一切有機物質/在大氣層中循環往復/鉆石煤炭石油總有一天用完/能構成一切的將是碳納米管/碳是女孩之最愛
“鉆石是女孩之最愛”是美國流行的諺語,威廉斯擴其意而用之,從碳元素的一種特殊結晶形態——鉆石,推廣到碳的各種形態。女孩愛鉆石,無非是愛鉆石首飾之光華奪目價值連城,用以炫耀自己雍容華貴的外表美。威廉斯以詩意的語言,贊美碳的實用價值及其對生命循環的重要性,表現的是內涵美。較之原諺語,這是藝術的升華,意蘊更為豐富。
不僅物理學是美麗的,數學也是非常美麗的。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藝術家就發現了人體的曲線美。現代派的雕塑家和畫家以他們的作品表現了幾何形體的視覺美,畢加索晚期作品中頻頻出現的怪異人像——兩個鼻子三只眼睛等等,據說其靈感來自數學中超越現實三維空間的抽象高維空間。數學家以疊代方程在復數平面上產生的“分形”圖案之奇幻迷離、千變萬化,使藝術家也嘆為觀止。
科學迫求真理,揭示宇宙萬物的真相及其變化規律。真正的科學家都懂得:真理是簡單的,而且越是深層次的、適用范圍越是普遍的真理就越簡單。簡單、深刻、普遍三位一體,這就是科學美之源泉。科學家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鍥而不舍,孜孜以求。常人往往認為苦,其實他們雖然辛苦卻樂在其中。科學家頓悟和突破后的快感乃先睹為快——享受前人從未見過的瑰麗美景。
科學是美麗的!你同意嗎?
(有刪改。作者沈致遠,選自《花落了還會開嗎》)
20xx年中考議論文閱讀題目:
14.“科學是美麗的”,請解說它在本文中的多層含義。(4分)
答:
15.結合上下文,理解文章引用“碳是女孩之最愛”這首詩的作用。(3分)
答:
16.理解第三段中加方框的語句,調動你的知識積累,在它后面仿寫一句話,要求內容恰當,句式一致。(4分)
還有什么比原子中“云深不知處”的電子云更具朦隴美?還有什么比生命之梯回旋曲折的DNA雙螺旋更具活力美?還有什么比“納朱”世界中用原子砌成的纖巧結構更具精致美?
答:
17.為了更好地傳播科學知識,讓大家感受科學的美,除了文中提到的繪畫、寫詩等途徑外,你還有什么好的創意?請用簡潔的語言陳述你的創意。(4分)
創意:
陳述:
20xx年中考議論文閱讀答案:
l4.答案要點:①科學本身的內涵美(各門學科都有自身美;:每門學科中的不同門類都有各自的美;:科學追求真理,揭示宇宙萬物的真相及其變化規律。)②科學家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感受到的美(過程美;頓悟和突破后快感)。
15.這首科學詩用詩意的語言贊美碳的實用價值及其對生命循環重要性,使讀者形象地感受到了科學的內涵美。
16.參考示例:①還有什么比生命之源葉綠素中的“綠色秘密”更具神秘美?
②還有什么比數學中九宮格更具魔幻美?
17.創意:主題班會、圖片展覽、舉辦講座、辦科普小報、舉辦科技節(科技日/科普周)、媒體宣傳、利用網絡發布科技信息、召并科技發布會等等。
2022年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篇4
我們在語文學習中,語文閱讀無論在考試還是在平日的積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學考試中也占據著相當大的比例。為提高大家的閱讀能力,下面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談漢字》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談漢字》原文:
①(甲)漢字是現今世界上年歲最大、使用人口最多、使用地域最廣的一種比較獨特的文字。據研究,它已有6020xx年的歷史,比古老的拉丁文產生還早。據統計,五大洲用漢字的人達15億多。研究漢字的學者遍布全世界。從歷史看,漢字在世界上起到了很好的交流文化和增進友誼的作用,并非到21世紀才開始發揮威力。絲綢之路的時代,不可能跟啞巴做生意,得通過語言文字作媒介。自古以來,周邊鄰國乃至太平洋此岸彼岸,都靠漢字傳遞信息,交流文化、科學。日本便是突出的例子。漢字功勞之大,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可比。
②對待漢字,有兩點特別需要提高認識:有人把漢字說得一無是處,認為文明古國近代變得貧弱,都是因為漢字拉了后腿,恨不得明天就廢除它:有人把漢字說得十全十美,好到家了,認為簡化不得,改動不得,千秋萬代不許變。我看,“漢字該死”和“漢字萬歲”兩種極端的觀點都要拋棄。在可見的未來,以至在可以想象到的未來,要廢除漢字是不可能的。(乙)漢字能否萬歲萬萬歲?不會的,它總要變。變成什么樣,我們也想象不出來。看待漢字要用發展的觀點。
③天下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漢字本身的構造方法、使用方式有它的許多特點、優點,但也并不是那么無疵可指,好上天了。最大的缺點就是,初學500字的階段認識、理解、記憶、書寫都很困難。漢字的筆畫太復雜,不像拉丁字母那樣簡單。漢字的結構也復雜,很多字相似難辨。如自己的“己”、已經的“已”,就差那么一點,越簡單越易錯。漢字初學難,遠遠不能滿足兒童求知啟智的需要,相反成為他們發展成長的障礙。不過,學漢字也不是從頭到尾都那么難。要是那樣的話,中國就沒有知識分子了。開始學500個字,非常困難。學到500字以上,稍寬松些,還比較困難。學到1000字以上,漢字所具有的許多優越性中的容易學的特點就明顯地表現出來。
④由于種種原因,始終沒有找到克服漢字初學難的圓滿的解決辦法。直到現代、當代還在找,沒有哪一家敢說我的識字方法是最圓滿的。我們不能指望一個人、少數幾個人、一個學術團體或科研機構,在很短時間內找到一個萬全的辦法。只要向前邁進一步,多解決一個問題,就應該鼓勵倡導,不能求全責備。因為最后解決問題就靠這點點滴滴的進步。我們只有勇敢地面對困難,主動地多方地尋求解決辦法,才可以逐漸達到相對的圓滿。
《談漢字》題目:
1.用文中詞句填空。(2分)
漢字的功勞極大,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可比。但就是有人認為“____”,同時也有人認為“____”,這兩種觀點都應該拋棄。我們看待漢字要用____的觀點。當然,漢字也存在初學難的問題,我們只有勇敢地面對困難,____,才可以逐漸達到相對的圓滿。
2.請對畫橫線的(甲)、(乙)兩句的語言特點作具體分析。(4分)
3.第③段中,作者說漢字“很多字相似難辨,如自己的‘己’、已經的‘已’,就差那么一點”。請舉出其他“相似難辨”的字,說說你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3分)
4.結合下面的材料,談談你對漢字的認識。(3分)
材料 進入計算機時代,有人認為漢字輸入難,王永民發明的“五筆字型輸入法”解決了這個難題;有人認為漢字輸出(編輯、印刷、出版)難,王選等人研發的“漢字精密激光照排系統”解決了這個難題。
《談漢字》答案:
1.漢字該死 漢字萬歲 發展 主動地多方地尋求解決辦法(共2分)
2.甲句:(1)“現今”“世界上”兩詞,分別從時間和地域范圍上起限制作用,語言準確嚴密(2)從“年歲最大,使用人口最多,使用地域最廣”三方面概括漢字的“獨特”之處,表達嚴密、語言簡潔(3)連用三個“最”字,突出強調漢字與其他文字相比的“獨特”之處(4)“年歲最大”一詞,比喻漢字的歷史悠久,非常形象,口語化,幽默風趣(5)“比較獨特”,準確,嚴密(答出一點即可。2分)(共4分)
3.(舉出“相似難辨”漢字的實例,寫出自己的經驗2分,語句通順1分。共3分)
4.(答出觀點1分,結合文章和材料2分。共3分)
2022年議論文閱讀題及答案 篇5
信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眾多的力量之一,若是沒有它,便意味著崩潰,這是閱讀題中的材料之一。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收集整理關于《信仰的力量》閱讀題目,以供大家參考學習。
《信仰的力量》閱讀原文①高尚的信仰,是凈化靈魂的甘露,是戰無不勝的力量。
②翻開歷史,不難見到這樣耐人尋味的歷程:,孫中山在黃埔軍校號召,要把革命做成功,便要從今天起立一個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發財的心理。然而僅僅十幾年過去,抗戰“前方吃緊”,國民黨要員卻在“后方緊吃”,等到抗戰勝利,當年的革命理想,更是被拋到了九霄云外;反觀共產黨領導下的陜甘寧邊區政府,“縣長概是民選,官吏如貪污五十元者革職,五百元的槍斃,余者定罪科罰,嚴令實行,犯者無情面可袒護優容”。在極其殘酷的條件下,堅定信仰武裝起來的革命隊伍,贏得了千千萬萬民眾舍生忘死的緊密追隨,讓“小米加步槍”生發出戰勝“飛機和大炮”的巨大威力。
③“對信仰的忠誠是爺爺留下的最大財富”,紅色情報員錢壯飛的孫子錢泓這樣說。相比物質財富,信仰是更可寶貴的財富,它指引著奮斗的方向,決定著不同的價值抉擇。
④信仰富有,才有矜持不茍、舍己為公的潔白樸素。出生入死的戰爭年代,方志敏“經手的款項總在數百萬元”,他卻不動絲毫,清貧如洗;燈紅酒綠的和平時期,楊善洲畢生積蓄只是草帽、砍刀和煙斗,但在后人看來,他們留下的豈止是金山銀山。“人生是奉獻,不是索取”,“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道破天機。
⑤信仰純潔,方有“只見公仆不見官”的不懈斗志。革命時期,信仰是帶頭種菜紡線,與群眾一塊苦、一塊過、一塊干。建設時期,信仰是身先士卒戰風沙斗鹽堿,是功高不改忠貞志、位尊難移公仆心。改革年代,信仰是銳意創新,不懼毀譽不為財;是青春勵志,用心堅守在基層;是奉獻到老,退休而不褪色。“活著就該多做事”,北川民政局長王洪發一語中的。
⑥信仰堅定,方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李大釗信仰懷胸,“不怕死,不要錢,丈夫決不受人憐”。殷夫視反動派的爵祿為“薄紙糊成的高帽”,為革命信仰不惜兄弟割袍、舍生取義。雖然“抵御誘惑有時比打仗還難”,但“南京路上好八連”卻至今葆守“為人民拒腐蝕”的英雄本色……
⑦毋庸諱言,在多元多樣多變的今天,利益至上成為一些人的生存哲學,物質欲望正在侵蝕著信仰的根基。一些干部在市場沖擊和利益誘惑下心為物役、貪污腐化、價值虛無、精神空虛。正因如此,我們黨始終將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作為黨的建設最重要的內容。反復強調,“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 ‘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⑧人一旦有了高尚的信仰,浮躁的心靈就有了熨帖,繁忙的工作就有了目標,人生的奮斗就有了意義。從南湖到塞北,從瑞金到北京,從陜北窯洞的興國之光到實現中國夢的新征程,“為大多數人謀幸福”的信仰是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幟,是一座抵御誘惑的精神堡壘,更是一種護佑我們到達彼岸的精神力量。堅守信仰,我們將戰無不勝。
(選自20xx年5月27日《人民日報》,有改動)
《信仰的力量》閱讀題目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
2、本文中“高尚的信仰”的具體內容,作者通過引用的方式有過多種表述,請你寫出其中的兩種。(2分)
3、本文中第二段所使用的主要的論證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2分)
4、請具體分析第四段的論證思路及其作用。(4分)
5、聯系全文,說說第七段不能刪去的原因。(3分)
《信仰的力量》閱讀答案1.高尚的信仰,是凈化靈魂的甘露,是戰無不勝的力量。
2.示例:(1)“人生是奉獻,不是索取”(2)“活著就該多做事”(3)“為人民拒腐蝕”(4)“為大多數人謀幸福”(任寫兩種即可給滿分,一種1分,共2分。)
3.主要使用了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把歷史上國民黨和共產黨各自所走過的不同歷程進行對比,論證(突出、強調)了“高尚的信仰,是凈化靈魂的甘露,是戰無不勝的力量”這一中心論點。
4.第四段首先在開頭提出了“信仰富有,才有矜持不茍、舍己為公的潔白樸素”的分論點,接著用方志敏和楊善洲的事例加以具體論證,最后用吳大觀的話進行歸結,深化了分論點。這種論證思路作用是使論證更為嚴密。
5.因為前文具體論述了樹立高尚信仰的巨大作用,本段則聯系當前一些干部在市場沖擊和利益誘惑下喪失信仰的實際,強調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使文章更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