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從尊重開始
以前的中國式教育大多是說教式的,父母自覺經歷的多,知道的多,為了避免孩子走彎路,總是喜歡向孩子發出這樣或那樣的指令,告訴孩子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而聽話的孩子被公認是受歡迎的“好孩子”,孩子們遵照著父母的意愿成長生活。現在,家長們漸漸意識到要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那么我們應該從什么時候開始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孩子,如何把給予尊重的良好愿望變成生活中的小細節呢?
其實,尊重孩子應該從孕育他們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他們還是胎寶寶的時候,父母就應該尊重孩子的作息,在寶寶胎動活躍的時候和他說說話,為他播放輕柔美妙的音樂,在寶寶安睡的時候不要去打擾他。
當然,在孩子出生后,尊重的給予和方式就變得更加多樣具體了,比如:
尊重孩子的天賦: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秉性和天資,父母要善于發掘,因材施教地培養。不要按照自己的主觀意愿去塑造孩子,如果你的孩子生性活潑,不要強求他安靜地待著,進而給予過多的約束。
尊重孩子的感受:蹲下和孩子說話,在人多的馬路上抱起他。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孩子的高度仰視著家長是怎樣的感受,在人流穿行的馬路上以孩子的高度穿行其間又是什么感受,給孩子一個平等的視野吧。
尊重孩子的溝通需求:孩子需要陪伴,需要溝通,他們不了解父母的工作緊張和家務繁重,當孩子的溝通需求被父母以“自己玩去”,“現在很忙”等敷衍過去,他們會感到失落和孤獨。所以當孩子找到父母溝通時,請停下你手中的工作,好好聆聽和回應他們吧。
尊重孩子的選擇:孩子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和能力,帶孩子去購買他感興趣的書籍,讓孩子自己選擇想要參與的活動,當你的朋友送給孩子禮物時,請讓他們自己選擇是否接受,當然別忘了讓孩子表達謝意。
尊重孩子的平等性:需要孩子幫忙時說“請”,接受了孩子的幫助時說“謝謝”,對孩子感到抱歉時說“對不起”,遇到問題時耐心地向孩子解釋說明。從小把孩子當作一個平等的家庭成員。
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考和意志,引導孩子作出自己的判斷并尊重孩子的決定。
還有哪些尊重孩子的好方法呢,相信父母在生活中會有更多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