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之前,先教育自己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要想很好地教育孩子,父母就得先做好這所"學校"里的"老師"。老師之所以能成為老師,是因為在大學里,能夠很系統地去學習,最終能夠有資格成為一名老師。而對于父母來說,面對你的孩子,你就是一名“老師”,你同樣需要去學習,需要教育好自己,做個夠格的“老師”,再去教育你的孩子。做為父母,你們將引導著孩子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走一個什么樣的人生大道。
不管你是白領還是工人,是企業家還是農民,那些都是你在社會上的一種職業別稱,但對于孩子來說,你們就是父母,并沒有什么差別。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能給予多好的物質條件,而是足夠好的精神條件和成長環境。
父母的一言一行隨時在影響孩子的成長。孩子有時候都不需要父母的教育就會學到很多的東西,比如一個很乖,很懂禮貌的孩子,看看他的父母,都是很謙和,很善于和人交往的人,又如一個很蠻橫的孩子,看看他的父母,都是很愛因為一點小事就和別人爭吵的人,也如一個愛閱讀的孩子,看看他的父母,都是很愛在家看書的人,再如一個愛罵人的孩子,看看他的父母,都是在家是互相的對罵或罵別人的人。
現在很多父母都在抱怨孩子的不是,比如愛看電視,跟父母頂嘴,和其他孩子打架,要一個玩具就必須要到,以自我為中心,做錯事怨父母等,他們的這些不是,不就是你們父母培養或縱容而來的嗎。有些孩子是直接學父母的,有些孩子是因為父母的縱容而來的,有些孩子是抓住父母的“愛”而形成的。有些父母,看到孩子這樣,開始急了,會想任何辦法去改變孩子,讓孩子成為“好孩子”,誰知,最先要改變的恰恰就是父母,父母的改變同樣會帶來孩子的改變。
孩子是可塑的,但要塑造成什么樣的人,最關鍵的就是家庭這個“學校”和父母這個“老師”,只有這所學校里的老師夠“資格”了,孩子就能夠更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