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小事見真知
今晚臨時決定上臺發言,發言內容沒有緊扣主題,思路非;靵y。多謝韓老師的及時解圍,讓語無倫次的我不至于太過尷尬,同時也謝謝各位美媽們對我的理解及鼓勵。當周一看到《家長怎樣給孩子想要的自由》主題時,心里就開始發憷。因為在我們家自由這個概念兩個極端化特別明顯:1、過于自由太放縱。生活方面:一回家,奶奶會及時把準備好的酸奶、餅干遞給。當說飯前不能吃零食時,奶奶的回答是:“別聽他們瞎說,吃什么不是吃,只要吃飽了就行,不一定要吃正頓飯。”于是放棄所有戒備,欣然接受奶奶的提議,隨心所欲的看電視、吃零食、玩游戲。物資方面:想要的玩具、ipad、零食都是有求必應,無條件的滿足。 2、過于嚴謹不放手。戶外活動限制、出去旅游、簡單的跑步、小區鍛煉器材等體育運動項目一律不放手。
關于這兩個極端讓我很不好消化。我也明白老人們是出于一種愛,所以不是立即制止解決的問題,需要時間慢慢來改變這個現狀。
在學習過后我所理解的自由是對孩子的尊重,在正確的原則范圍內尊重孩子的思想和行為。
周三晚上電影院播放《焦裕祿》,飯前爸答應帶孩子去。如果是以前的我不會同意:一是影響孩子寫作業。二是影響孩子睡眠。作息時間是9點入睡,電影結束時間是9點半。通過學習后,這次我選擇的是尊重想法。
我:“寶貝兒子,今晚的電影你怎么打算的?”
:“媽 媽,我想去看。”
我:“現在6點35分,如果你能在7點45分前完成作業,媽 媽同意你的選擇。但不能為了趕時間,不按質量完成作業,你能做到嗎?”
:“媽 媽我能。”
7點40分,只見從書房高興地跑出來告訴我完成所有作業了。在規定時間內做到自己的承諾,那我也得履行自己的諾言。
8點10分達到電影院時已經開場了十分鐘,問我:“媽 媽焦裕祿是什么人啊?”我說:“焦裕祿是一個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為老百姓做好事的干部。”很認真的在那觀看。因為今晚的電影是區政府為學習群眾路線而組織觀看,所以中途一直有紀檢委的人拿著攝像機捕捉是否有違紀行為。一開始還在吃奶奶做的爆米花,當我看到攝像機來我們這邊時,我輕輕的對著耳朵說:“,先別吃了,一會被攝像機拍到我們吃東西,會曝光在電視的。”聽完后很麻利的把東西塞到我書包中,幾分鐘后,攝像師走了。我又跟做賊似的拿出爆米花及酸奶給
我:“兒子他們走了,你可以吃了。”
:“媽 媽,別吃了,回家再吃吧,我們遵守紀律。”
我:“沒事啦,他們已經走了,我們現在吃,不會有人說的。”
瞪了我一眼。我才意識到,自己剛才給孩子做的是個什么榜樣?人前一個樣人后一個樣,還不如孩子能嚴格遵守公共秩序。
有時當我們無意識的一個行為在不知不覺中就傳輸給了孩子一個錯誤的信號。 發言中,韓老師指出“小事見真知”,讓我意識到自己忽略這些細節之處。都說細節決定成敗,教育孩子,也要從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情、小細節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