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的相處之道
由于我常會壓制,他就會大怒,發脾氣,踢、打、捏、掐輪番上陣,用嚴厲的話來制止效果差,不過,如果我說:“媽 媽錯了,你很生氣,媽 媽抱抱你!”反而能夠有效制怒。
我越來越想“接地氣”,希望早晨曬太陽,假日去爬山,最好每天帶進行一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但現實是早晨趕上班,假日想睡覺,天天只能將往幼兒園趕。同樣,回到家后,我們都顯得懶散,同樣沒勁陪玩。孩子無聊,注意力就會盯在電腦游戲、手機游戲和ipad上。我為此很是憂心,現在想嘗試的是,換一個方式來休息,回到家后想想能做些什么比較有“正能量”的事來休息。比如一起做菜一起看書一起聽音樂。畢竟現在我不能指望這么個年齡會完全獨立去“找樂子”不要大人陪。所以,我想大人可以常常邀請孩子與自己一起做事一起玩。
有人打過孩子,然后說孩子,其實我心里是愛你的。昨天我忽然想,我是相信這個說法的,心里愛,但是行動上展現的卻是非愛。如果一時做不到行和想一致,那分步走,先把心里愛面上打換成面上愛,心里打可能還好一些。
教養孩子常會講到習慣問題。習慣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需要。習慣會形成習慣,是因為我們的需要一直通過某個固定的模式來滿足。所以要改了習慣,就要先看清習慣背后的需要是什么,然后選擇更合適的方式取代原來的做法。按這個思路,我在想,我為什么訓斥成習慣?因為我需要孩子迅速合作。知道了我這個需要,我就打算用商量取代訓斥。
我總結的和孩子的相處之道關鍵詞包括:尊重、重視、滿足、自由、轉換、取代、商量、邀請、選擇、妥協、界限、陪伴、合作、和解、擁抱(親吻)……這些“道”,其實通用于每一種關系。我慢慢練習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