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給孩子選擇玩伴
當媽后天天腦子里都是娃的那些事,這不昨天帶兩個孩子躺在床上,手機的qq信息不停的響,本來準備拿起手機關掉的,可是瞄了一眼信息原來是有個媽 媽正在訴苦呢?原來他家的孩子拿了二百元錢偷偷買了玩具,然后分給鄰居家的小伙伴了。她打了孩子讓孩子寫事情的經過。自己呢?老公常年在外做生意,她一個人帶孩子很累,現在孩子又不省心,一個人感覺好委屈,就開電腦找到了育兒群,來找媽 媽們訴訴苦。本來他的孩子很老實、很乖巧,但是前一陣搬來了兩個新鄰居,鄰居是從鄉下來的,在教育孩子上面不是很注重,鄰居家的孩子有偷過家里錢的劣習。本來她覺得孩子有了新玩伴會開心一些,但是現在自己家孩子也跟著學從家里拿錢去亂買東西送人。她想禁止孩子再去找那兩個玩伴玩,但是又擔心傷害孩子。很糾結,很矛盾。
養育孩子本來就是一個矛盾體。有時我們希望孩子快快長大,可有時我們又怕孩子長大了就會遠離我們;有時我們想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但又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像這位媽 媽一方面她希望孩子能有玩伴過的快樂,跟著膽大的孩子玩鍛煉孩子獨立的性格,但另一方面她又怕孩子不是那些玩伴的對手,會跟著學壞。
可能是我的兩個寶貝現在都比較小,對于選擇玩伴上還沒有過多的經驗,現在基本上她愿意跟誰玩我都支持,再加上都是女孩不是很淘氣,但是對于那個煩惱的媽 媽,她的孩子已經九歲了,九歲的孩子基本上已經有明辨事理的能力,對的行為和錯的行為他也能進行區分。只是自制能力有限。長時間呆在一起可能會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影響孩子。
但是我覺得孩子的童年是屬于自己的,當然玩具也應該自己選擇,九歲多的孩子在一起玩耍沒有那么多的心眼,再說除去上學、吃飯、睡覺,玩耍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影響應該也是有限的。如果怕玩伴的缺點影響到孩子,父母可以正確的進行引導,告訴孩子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當然也可以鼓勵孩子主動去幫助玩伴改正缺點,還能培養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和正義感呢。畢竟沒有一個孩子出生后就是壞孩子,有的只是身上的行為習慣家長沒有培養好。
雖然孩子都是自家的好,但是對于別人家孩子的小錯誤和不好的習慣,也不用太介意和糾結,只要孩子們玩的開心就好。當然最后我也建議那位媽 媽,如果真的真的不想讓孩子再跟那些孩子玩,也不要采取強硬措施,可以讓給孩子找一些新的玩伴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