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評語”的蓋頭來
那天,我從教室外路過,忽然有個學生大聲叫著:“我得的是‘好’!”我停了下來,從窗戶向里望去,原來是課代表正在發(fā)日記本,那個學生的日記評語是“好”,她拿著自己的日記本是那樣的興奮,我恍然大悟,又覺得不好意思,那是我在劃完了“甲乙丙丁”后隨手換了個花樣,我感到很內疚,原來學生是多么的在乎老師的評語!
從此以后我變換著寫學生的評語,如“努力”“加油”“很好”“很認真”“很感人”等等,雖然簡短,但我發(fā)現學生的日記質量提高了,書寫認真了。每次學生都用期待的心情等待著日記的發(fā)放,然后幾個同學圍在一起,各自展示老師給自己的評語,每每這時,我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
自那以后,我得到了很多的啟示,比如在每次單元過關試卷上,我都會因不同的學生寫上不同的評語,如“真棒”“再努力”“應加油”“要細心”“有進步”等等,這些評語就像老師的眼睛給了他們信心和勇氣,也成了他們進步的動力。記得有一次我在批改學生的試卷時,看到有一個學生因粗心做錯了題,便隨手在錯題處寫了“哎呀”一詞,沒想到她從中體會到了老師對她的關愛,看到了自己在老師心目中的位置,信心大增,進步很快,而且慢慢地改變了粗心的毛病。其實細細想來,這個評語既不正規(guī)也不華麗,但它卻是老師在閱卷時的真情流露,所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面對我們的教育對象:這些有感情、有思想的成長中的個體,我們的言傳身教、真情實感所起的感化、陶冶作用是任何先進的教學儀器所代替不了的。
我不禁又想起了每學期末的《素質教育評價手冊》,其中一項就是教師評語。有的老師從網上下載并打印出來,然后剪剪再貼上去,這固然很省事,但卻忽視了學生的感情,這樣的評語讓學生覺得很遙遠,所以每次我都是自己親自寫,拋棄一切虛偽的東西,實事求是地對每一個學生做出正確的評價,用真情實感道出學生的優(yōu)點和不足,學生都心服口服,也真正成為他們行動的指南。
寫評語讓我深有體會,也讓我受益匪淺。評語能使每一個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心態(tài);評語能使班級形成積極向上的風氣;評語成為師生之間交流的平臺;評語更讓師生之間達成意想不到的默契。所以我說掀起“評語”的蓋頭來,你會發(fā)現一個嶄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