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長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孩子身上的問題往往源自父母頭腦中的問題,父母頭腦中的問題不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也無從談起。不會思考和功利心態是大部分父母的致命傷。所以,我們注重教育方法的探討,更要注意教育智慧的啟蒙。
智慧一 懂得教育的界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所以,每個人對孩子的教育必然也有自己的局限。因此我們要給孩子保留他們吸收新的思想的空間。
家庭教育的意義十分關鍵和深遠,但是家庭教育不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全部,除此之外還有同齡人和學校的影響,孩子真正的成熟還需要離開家庭后在獨立生活中探索。
智慧二 懂得自己的言行對孩子意味著什么
不必刻意觀察,孩子就感受到我們太多的東西,不必刻意模仿,孩子就模仿了我們太多的態度。我們想要怎樣并不重要,孩子從我們的行為中看到了什么、學到了什么才重要!在孩子面前,我們不應該不加思考地生活和做事,我們必須小心,必須考慮自己這樣做對孩子意味著什么。
智慧三 懷有“成長意識”
從孩子誕生的那一刻起,我們的生活就開始因孩子而改變,有些人變得出乎意料地好,有些人變得意想不到地糟。孩子帶領整個家庭一起成長,孩子成長的方向是長大,大人成長的方向是父母。我們期望孩子健康成長,我們自己也要有“成長”意識,父母是“學”著做的,不可能一開始就會,不可能很快就會,做父母的本領要慢慢練就。有了這樣的成長意識,才不會患得患失、自怨自艾。幼兒教育
智慧四 懂得做人就是做父母
既然教育是為了讓孩子將來能夠更好地生活,那么,生活就是教育的方向。我們在生活中需要的,就是孩子將來需要的;現在考驗我們的,將來也會考驗孩子,我們面臨的煩惱、挑戰和機遇,將來孩子統統會面臨,雖然時代氣候不斷改變,但是與人相處、消化壓力、抵抗惰性和軟弱、克制欲望、自我推銷、打開局面、把握機遇等基本問題是亙古不變的。我們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不僅為孩子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驗,更傳遞給孩子一個積極的態度,所以,我們做人的時候,也是在做父母,我們生活的過程,無時無刻不是對孩子的教育。幼兒早教
智慧五懂得孩子需要什么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孩子怎樣才會“好”。如果說“好”意味著成功和幸福,那么,孩子需要具備什么素質才能爭取到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呢?
許多父母把教育目標鎖定在“考大學”上。事實上,并非只有上大學才有機會,也并非上了大學就一定有機會。只注重學歷的追求,實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健康的人格、積極達觀的態度、適應環境和把握機會的能力才是人生幸福的最基本的保障。
智慧六 懂得自我懷疑的必要
我們眼中的孩子和孩子的實際情況往往有很大的差別,我們對孩子的理解緣于我們自己的經驗和理解方式,這并不總能靠得住。懂得自我懷疑,防止固執己見,抱著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的態度,時時謹慎,用更為多元的方式感知孩子,會開辟全新的親子關系和教育境界。早教網
智慧七 教育是幫助,不是塑造
教育就是幫助孩子成為他本來可以成為的人。智慧父母懂得和孩子一起觀察和發現孩子的天性。假如孩子比較有心計、企圖心強,那么這個孩子有可能成為某個領域的杰出人才,但是也容易因為心事太重而承受壓力,遭受挫折;那么,我們就應該在幫助他實現自己的目標的同時注意勸誡孩子不要被自己的抱負所累,人生不可能完美,要學會取舍和放下。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