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孩子立規矩要遵守的原則
●鼓勵方式:采取明確的即時獎勵,可以是食物、玩具,也可以是言語表達。
3 ~ 6 歲堅持原則與靈活創意相結合
在成長中,人們要接受約束,被要求符合一定的行為規范,這與樂得自在的人性之間會產生一連串的沖突。
在寶寶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他有時能聽從父母的指教,但也會時常顯現出另一類行為——違拗不從或倔強反抗。即便表現順從,也會不時地有所發泄,以耍點小脾氣來表示不情愿。在行為上,孩子還遠遠做不到自覺約束自己。在這個階段,寶寶時常分辨不清自己行為的對錯,已經懂得的道理也可能做錯,他們的行為更多是受自身情緒的調控,所以他們時常會“蠻不講理”。早教網
家規要點:
●當孩子明知故犯時,允許其有一個情緒發泄的過程,堅持原則與靈活處理相結合。
●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需要負一點責任的事情,若能勝任予以鼓勵。
珍視并接受孩子偶爾產生的內疚、羞愧心理。知恥是一種積極的力量,有助于日后遵守規矩。
●適當運用評價。不針對人,而是針對某個具體行為,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行為,逐漸將各種規矩內化形成道德感、美感。
●鼓勵方式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質的;可以即時,也可以延遲(說好以后特定日子補),但要明確承諾,說到做到,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是通過承諾來建立信任感的。早期教育網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 :作為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很好的開始,家長可以通過所介紹的技巧來幫助孩子建立一定的規矩,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還是有必要的。希望家長可以讓孩子多考慮一下給孩子建立一個良好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