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體驗”應該如何教育呢?
前言:寶寶們的好奇心都比較強烈,尤其是對于自己是從那來的,為什么和小妹妹不一樣等等,因此有時會遇到一些尷尬的事情,以下就讓我們來詳細的認識下如何采取對孩子正確的“性教育”。
當孩子到了3--6歲的時候,他對自己的身體內部的認識就越來越明確了:什么地方有孔、什么地方突出了,哪些是內部的、哪些是外部的,知道自己是男孩兒或女孩兒,逐漸形成較為固定的性別認同。
那些尷尬事兒
尷尬一:三歲半的琦琦和阿姨坐在沙發上玩耍,忽然琦琦抓住阿姨的手,放在自己的小雞雞上,阿姨著實地嚇了一跳……
尷尬二:笑笑五歲以后就怎么都不愿意一個人去自己的房間睡覺了,很長時間以來,都是爬到爸爸媽媽的大床上才肯睡去,但是早上醒來時卻總是發現睡在自己的小床上,他知道是爸爸媽媽在他睡著了后,把他又抱回了自己的小床……
尷尬三:兒童醫院小兒婦科的門診室里,大夫接待了母親和她六歲的女兒,母親傷感地說:“幾個孩子在一起玩,女兒的陰道里被其他孩子塞了幾只粉筆頭,幾天后才發現,現在流血流膿……”早教網
以上這些案例都是孩子對性的感受,但是我們所說的兒童的性是不同與成年人的,兒童的性涉及了幼兒對自己身體的探究和對特殊異性的強烈興趣。學齡前兒童正處于對性情感的迷惑時期,由于身體和內部感受,增加了他們對相關問題的好奇心:寶寶是從哪里來得?為什么有些人有雞雞而有些人沒有?當寶寶自己待著的時候,爸爸媽媽在一起做什么?如果你的孩子是個好問者,記住他要提出的問題并不是他頭腦中唯一的問題。如,當寶寶問:“我是從哪里來得?”他感興趣的可能相當復雜:從媽媽體內一個特別的地方或從雜貨店里來得?因此,家長首先要確定寶寶的好奇心到底在什么方面,然后回答孩子,同時又要適合他的理解力,這一點非常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應當為他們逐漸灌輸準確和健康的兩種性別概念,如與其說“女孩不長雞雞”不如說“女孩有女性的生殖器”,因為孩子們不應該感覺有不完全的性征,他們應該感覺到已擁有了令他們滿意的性別。
當孩子到了3--6歲的時候,他對自己的身體內部的認識就越來越明確了:什么地方有孔、什么地方突出了,哪些是內部的、哪些是外部的,知道自己是男孩兒或女孩兒,逐漸形成較為固定的性別認同。家長應關注孩子的性意識活動,因為性與孩子的精神活動的發展密切相關。
首先,孩子會感受到父母間的親密關系。伴隨著孩子想象力的增長,一個3歲的孩子會從被父母拒絕的關系中領會父母間的親密關系。無論他從父母那里感受到多少愛,多少關注,他仍能意識到父母之間有一份他難以超越的感情。對孩子而言,這種認識對他們的感情是一種很大的打擊。因為他要的不僅是"最愛的",而且是"唯一心愛的"。有時侯他們很需要爸爸全部的關注,就會擔心媽媽來搶奪爸爸;另一些時候又希望得到媽媽全部的愛,然而又要經歷爸爸的"侵入"。這時,他們要與很強的嫉妒心理和占有欲望作抗爭,有時他們也暗暗擔心,如果父母知道他有如此強烈的嫉妒心而失去對他的愛。這個時期里,孩子會不斷增加對自己性特征的興趣,并因為自己與父母間親密的關系而經常闖入父母的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