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們一起存儲錢罐
沒一會兒,兒子反問說,“那我要很用力的存錢,才可能買到喜歡的車”。是啊!原本我也是凡事都是為兒女設想周到的爸爸,心想盡其所能地給孩子,那就是愛。但后來發現,上一代常告訴我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想起現代的小朋友,若能建立并體會這些觀念,才更加彌足珍貴。
為了讓存錢的好習慣能一路貫徹到底,又不會讓兒女有不勞而獲的想法,我跟老婆也因此開出了“生活常規獎勵條例”,兩個寶貝如果表現良好,便會以五元、十元、五十元不等的金額鼓勵他們,于是女兒更積極幫忙做家務(整理玩具、拿拖鞋給爸爸媽媽穿等),兒子也會搶著疊棉被,看著小小年紀的他們主動爭取分擔家務,或者以自動自發做功課為榮,而我們也以存錢為動力鼓勵他們把許多小錢存下,這樣的親子互動,不僅多了正面溝通的話題,也慢慢轉變孩子以為“錢去銀行領就有”的天真觀念。
知福才能惜福·孩子被愛也懂得愛人
早期教育,養成存錢的好習慣之余,我們也慢慢地教育兒女將存下來的錢,用作不同的規劃,盡管3歲半的妹妹看起來仍然似懂非懂,讀大班的哥哥則很有心地身體力行。無論如何,這是個好的開始,因為可愛的儲錢罐提醒我們落實這些好觀念,我們也和孩子們約好,他們存下的錢,不僅可以規劃來買自己喜愛的文具、書,更要懂得奉獻,捐助需要幫助的人。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由于父母們的嬌慣,目前許多的孩子都不懂得珍惜父母們的勞動成果,說要買什么就必須買什么,但愿家長們看了此篇文章都能夠很好的教育寶寶學會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