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語文教學板書設計 的幾種形式
淺析語文教學板書設計 的幾種形式
金華市十六中 宋 航
在教學過程 中,教師的課堂板書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板書能借助視覺,作用于學生大腦,將抽象的教學內容直觀化,使復雜的教學內容明確化。一幅新型別致,富有美感的板書,就是一種教學藝術。它以精練的語句,簡潔的線條,醒目的符號,點破課文主題,組織課文的內容,指導學生學習課文,又以獨特的藝術魅力,給學生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美的啟迪。因此,板書設計 是教師的一種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板書的形式和教學的其他活動形式一樣,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從實際出發,恰當的運用。板書的種類很多,語文教學中常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脈絡式
這種板書是作者的思路,用線條指示課文的脈絡。它可以將比較長比較復雜的課文,化繁為簡,便于學生掌握課文特點和脈絡層次,以便于從整體上把握。
例一:《皇帝的新裝》
美 |
美 |
美 |
皇帝什么
(愛新裝) 騙 騙 騙 騙 也沒穿
(做新裝) (看新裝) (展新裝)
板書說明:課文敘述了一個皇帝被兩個騙子愚弄,穿了一件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裝,赤裸裸的參加游行慶典的故事。板書用四個括號,越來越大的“騙”字及三個用虛線框成的“美”字,把一篇較長課文的思路一目了然展示出來,最后真相揭穿,騙局到此結束。
二、提要式
提要式板書就是把課文內容的一系列要點從課文中提煉出來,這種板書是課文內容的綱,看到這樣的板書,就可以以綱帶目,牽動全篇,所以這種板書的特點是概括性和整體性強。
例二:《張良奇遇》
板書說明:此板書外形是一本翻開的書,既可照應課題《史記兩則》又可聯想到文中老人所贈的《太公兵法》。板書分成兩部分,右邊是奇遇,分為三層:①寫張良替老人撿鞋子②寫張良替老人穿鞋子③張良與老人的約會。左邊以“孺子可教”為中心歸納出張良的品質。
三、板畫式
在板書設計 中,如果結合板畫,既可增加板書的形體美,又可利用畫面的直觀可視性,輔之以簡潔的文字示意化湊抽象為具體,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美感。
例三:《小院》
板書說明:“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改革的春風不僅吹開了“小院”這朵花,而且吹開了整個臺懷鎮,乃至全國所有的花朵,突出以小見大這一寫作手法。《小院》一文主要寫了小院的環境,小院的人和“我”的感受,“醉”字是全篇文眼。“鳥語花香”的小院環境,使我“醉”了,小院人的淳厚鄉情,人與人之間那種溫馨和諧,更使我心“醉”了。
四、點睛式
點睛式板書要求用最準確最鮮明最 關鍵的 字詞,點明一篇文章最重要最關鍵的核心所在。這種板書應該像一把鑰匙一樣一經寫出,就能打開課文的理解之鎖,起到一語道破的作用。
例四:《醉翁亭記》
板書說明:以“醉翁之意不在酒”這個成語,導入 新課,引起學生興趣。在板書時,從三個樂字入手,首先抓住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寫部分,指導學生欣賞體會作者所抒發的“山水之樂”,接著引出游人樂的描寫,為下文點明題旨做好堅定輔墊,最后點明太守之樂其樂,不僅在于寄情山水美,更重要的還在于與民同樂。
五、形象式:
形象式板書便于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以增強記憶,加深理解。
例五:《變色龍》
板書說明:小說主人公奧楚蔑洛夫,他最大的特點是善變,他多次變化概括起來卻只有兩副面孔,即奴才相和長官相,在處理“狗咬人”事件中,他極盡變臉之能事,忽而稱“瘋狗”、“下賤胚子”、“野狗”,忽而又稱“小狗”、“名貴的狗”、“伶俐的狗”,歸根到底主要在于狗的主人是誰。在教學板書中,要突出一張面孔、兩副嘴臉的圖解,在形象感知中教育學生鄙視趨炎附勢、媚上欺下的丑惡行為。
六、對比式
對比式板書主要是按照對比的特點把對比雙方對稱排列,使之形象更加鮮明、突出,觀點是非曲直昭然若揭。
例六:《為學》
板書說明:這是一篇議論性文言文,其首尾兩段用精心提煉的警辟的句子表達作者的主張。中間用對比的手法和生動的對話寫貧僧富僧的故事以證明作者的主張,說明了“事在人為”的道理:做學問只要立定志向,努力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轉難為易,激發勵志勤學的信心。
板書除了設計要精心按排以外,還要著意考究板書內容示現的次序和時間。示現太早,學生會覺得突兀;示現太晚,學生又會覺得畫蛇添足。只有學生需要教師寫的時候寫出,板書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淺析語文教學板書設計 的幾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