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語文作業 必須實施個性化
新一輪高中語文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本次課改的基本價值取向,也是貫穿這次課改的基本精神和靈魂。這次課改,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
的思想,由以學科為本位轉向以人的發展為本位,強調了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的身心健康
發展;強調了課程要有利于培養每個學生的良好品德;強調了課程要滿足每個學生終身發
展的需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這樣的課改目標對傳統的語文教學的每逢一
個環節都提出了挑戰和要求,包括語文作業 。
傳統的語文教學在作業 的布置上向來是只有統一沒有區別,所有的學生面對的是同樣的作
業,這就忽視了學習個體的差異性。新課改下語文必須留因材施教的作業 。教師要將學生
視為具體的、活生生的、有豐富個性的、不斷發展的個體,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課程學習
的特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給每一個學生提供思考、創造、表現及
成功的機會。因此留作業 應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觀看待學生身上存在的學習能力方面的
差異,采取按能力分組、分層,適度布置作業 ,真正的讓語文作業 對每一個學生都適合且
發揮最大的效益。比如有的學生基礎好,素質高,一次可以寫兩篇作文,篇幅可以長點;
有的學生表達水平很低,就布置一篇要求簡單的作文即可。有的學生記憶力強,一天就可
背熟全文,有的卻只能背上三兩段,也得提出不同要求。
其次要留落實訓練目標的作業 。留作業 是檢驗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我們要注
意給學生留落實訓練點的作業 ,做到訓練到點,落實到點,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分主次
、講輕重、有針對性地布置語文作業 ,比如學生仿寫掌握較好而語病較差,就將作業 的側
重點放在語病上,避免難易不分強弱不明的訓練,減輕學生因重復訓練而帶來的心理、生
理負擔,留下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由學習、發展,更好地發展其個性。
第三要留談學習方法的作業 。當學生領會了一些學習方法后,可試著布置一些談學習方法
的作業 ,如就昨天或前幾天甚至更遠時候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想一想,寫一
寫,談一談。第二天,給學生幾分鐘時間,以小組交流的形式,鼓勵學生議一議。這樣,
能做到舉一反三,相互啟發,教學生會學,使學生終身受用。減少學生不必要的“寫”,
增多學生的“說”,更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第四可以留想象作業 。當今課改,注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而培養想象力是一條很好的
途徑。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 中,要善于捕捉課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華和突出主
題的地方,鼓勵學生發散、變通,培養想象力。比如,朱自請在《荷塘月色》數度提及江
南倒底有何深意?蘇軾《赤壁賦》中客倒底是誰?孔乙己命運倒底會是怎樣?東施效顰、
開卷有益、班門弄斧可有新解?等等。通過這些作業 ,達到引導學生發散思維,開拓思路
的目的。
新課改下語文作業 必須實施個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