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愛同行主題班會教案(通用3篇)
與愛同行主題班會教案 篇1
班會理念
現在的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自幼被視為掌上明珠,由于父母對孩子的過分溺愛,使孩子從小產生一種錯覺,認為父母愛孩子是天經地義的,是不需要回報的。再者,有一部分孩子懂得應該孝敬父母,但不知道應該如何孝敬父母。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舉行一次“與愛同行”感恩教育的主題班會。
班會主題
學會感恩,與愛同行。
知識目標:
1、認識父母、老師、同學對自己所做的事,知道我們的生活是幸福的。
2、感受相關事例,懂得如何關愛別人。
情感目標:
1、讓學生深深感受父母、老師、同學對自己的愛,并銘記在心。
2、讓學生懂得自己也應該對感激的人有所回報的心與行動。
班會重點:
讓學生體驗到來自于各方面的關心與愛護,以實際行動來感謝來自各方面的關愛。
班會內容
時間:20xx年x月xx日
地點:五年級二班教室
人數:40人
用具:課件、感恩卡、詩歌、歌曲、三篇有關父母愛的'文章材料。
班會過程:
一、歌曲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動聽的歌曲,你們想聽嗎?
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從這首歌曲中聽懂了什么?
二、感恩父母
1、做游戲。
寫下你最愛的五個人,忍痛割愛只能保留兩人,把其他人劃掉。
2、深深的感動:讀事先下發的有關父母之愛的文章,談談自己深深的感動。
3、相互交流,講親情小故事。
4、朗誦古詩《游子吟》。
5、學生談如何報答父母的愛。
三、感恩老師。
1、同學交流老師所做的最令你難忘的一些事。
2、學生朗誦《感謝有您,老師》。
四、感謝同學、感謝社會。
我們的成長離不開 父母的關愛和老師的教導,也離不開朝夕相處的同學
以及社會各方面的幫助。請對同學和幫助過你的人說出你相對他們說的話。
五、制作感恩卡
六、齊唱歌曲《感恩的心》
七、老師總結。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希望同學們帶著一顆感恩的心,用自己的行動,報答師長,報答社會,報答所有關心愛護和幫助我們的人,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好。
與愛同行主題班會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讓學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讓學生學會如何感恩,進而把這種行動內化為一種習慣,進一步推動學生的素質。
3、形成一份倡議書,發動全班學生接受感恩大教育。
活動準備
1、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其對父母的理解程度,并對數據進行統計。
2、 收集學生成長經歷中的一些感恩事件。
3、制作PPT班會課件。
活動設計
一、引入
師:同學們,本學期我們以“德育雙中,書香校園”為主旨,聽取并學習了很多名人小故事,從中我們了解到許多成功者,除了自身的優秀品質外,都有一顆感恩的心。
我們今天的`班會主題就是《感恩于心與愛同行》。
二、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說
1、 主持人(女):
無論你身處何地,有一個人,她永遠占據在你心中最柔軟的地方,你應用自己的一生去愛她。
這個人叫:“母親”
這種愛叫: 母愛
主持人(男):
無論你走到哪里,他都伴你延伸, 為你指點迷津,護你一路走好。
這個人叫:“父親”
這種愛叫: 父愛
主持人(女):
讓我們一起回憶那份父愛與母愛。(視頻播放)
2、主持人(男):
①此時此刻你是否有話要說……(請同學發言10人)
……
師:同學們講的非常深刻,那就讓我們一起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感謝你們,你們辛苦了!”
②感恩父母有哪些具體的做法 ?(請同學發言5人)
……
3、主持人(女):
爸爸媽媽是很辛苦,但他們愿意付出,而我們呢?
(播放圖片)
主持人(男):
不知同學們看來有何感想?
(學生談感想5-----10人)
4結束
主持人(女):
我們是幸運的一代,我們所擁有的遠遠超出了我們所需要的 。
主持人(男):
留心一下你周圍的人和事吧!我們應該少一點抱怨,多一點感激和付出。
主持人:讓我們感恩于心,與愛同行。
三、師小結。
倡議:
我一定認真刻苦, 努力學習,創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與愛同行主題班會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伴隨著春風的吹拂,我們迎來了五月。一個世紀前,美國費城的安娜為了發起確認全國性的母親節而活動,她說服了母親所屬的教會,在她母親二周年忌日——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舉辦母親節慶祝活動。威爾遜總統于1914年發表官方聲明讓母親節成為全國性的節日,就是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一個世紀后,普遍的中國人都過起了美國的母親節,從感謝母親到學會感謝所有的人已經變成了社會的一種趨勢。“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生活在世上,我們應該感激的人確實很多:我們應該感激生養我們的父母,沒有他們,我們不可能來到人世,更不可能長大成人;我們應該感激老師,不僅教會我們知識,而且教會我們做人;我們應該感激我們的同學朋友,給予我們很多的鼓勵和支持;我們應該感激許多的陌生人,他們都在不經意間給我們了很多的幫助。感謝曾幫助過我的人,他們用暖暖的心燈讓我們發現生命是如此豐厚而富有;感謝肯接受我們幫助的人,他們用淡淡的柔弱讓我可以把這份善良延續。
【活動目的】
1、為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致麻木,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會感恩,感謝所有幫助過他們的人,并懂得回報別人的幫助,學會用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身邊的人。
2、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大多數同學親身參與其中;鍛煉學生組織活動的籌劃能力、展示學生的口才辯論能力,提高班級凝聚力。
3、結合高一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利用陳述自己故事的方式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通過辯論達到感恩的教育效果——增加學生的對感恩的認識,真正做到“學會感恩,與愛同行”。
【活動時間】
5月21日第三節班會課
【參加人員】
班主任陳老師、見習班主任歐隆旭、本班全體同學
【辯論人員】
正方:第一辯手——馮釋嫻、第二辯手——吳宇皓
反方:第一辯手——蘇清波、第二辯手——陳禎卉
【活動地點】
廣州第四七中學高一(11)班教室
【準備工作】
1、5月14日向學生布置下星期主題班會事宜,要求學生準備一個親身經歷的別人幫助自己的故事;準備他人的亮點;準備辯論的話題。
2、挑選班會主持人、雙方的一辯和二辯。
3、5月16日主持人上交主持稿給班主任,在班委前進行第一次彩排。班委可針對他們的表現提出改進的意見。
4、5月18日見習班主任驗收主持人的成果;分別聽取了一辯、二辯的陳述。對他們存在不足的地方提出意見。
5、做好活動的其他準備工作。
【班會流程】
1、主持人宣布主題班會開始;
2、同學踴躍發言,向大家闡述讓他們感動的故事;
3、見習班主任總結同學的發言;
4、正方、反方的一辯進行陳述本方基本觀點和論據;
5、自由辯論時間,在規定時間內雙方的全體成員都可以參加;
6、正方、反方進行歸納小結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觀點的正確;
7、班主任總結,對這次辯論賽做出點評;
8、收取全班同學寫的別人的“亮點”;
9、主持人宣布主題班會結束
【活動過程】
桑學天:大家,下午好!又到了我們的主題班會課時間。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月是我們學校的“感恩教育月”,為配合學校這個月的主題,我們今天將舉行關于感恩與愛的主題班會課。
李靜敏:不錯,“學會感恩,與愛同行”就是我們這次班會課的主題。
桑學天:上一個星期日是母親節,記得當年一部《世上只有媽媽好》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奪得了多少人淚水和紙巾。(桑學天揉揉眼睛,引起下面一陣哄笑)雖然后來有人認為這種觀點太狹隘了,但是其他的愛的確無法達到母愛的高度。
李靜敏:對啊!由于我住得比較遠,所以要住宿,因此不能常常回家,但是母親經常抽空送湯送什么的過來,這讓很多舍友羨慕不已,我很愛我的母親。
(場下又發出一片議論聲)
鄭昊:(突然冒出來)倒是我父親經常送湯的。
(場下一片哄笑)
鄭昊:(一下子緊張了)有什么好笑的。我父親在附近工作,那就順便送過來啦。記得有一次他出門晚了,又忘記帶我的被子等物品,到了公交車站又不得不折回去取,結果上班遲到了。因為這件事我感到十分內疚,父親平時上班都很準時的,工作也很努力,因此這事導致他不能獲得全勤,這個月的全勤獎金又沒有了。
(說到這班上又引起了一陣哄笑,他不好意思地坐了下來)
桑學天:剛才鄭昊同學給我們講了生活中的一個愛的例子,很多時候正是因為有了對比才更顯得愛的偉大。那么除了父母的愛,還有其他人曾經在某個時候給予你幫助,讓你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善待他人呢?
潘麗嫻:我上一次坐公交車時,旁邊有個學生模樣的人在打電話,她跟電話那邊的人說,“你從大學城出來市區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