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在我身邊》主題班會設計
一、活動背景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是數千年來中華民族所具有的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它也是人類這一智慧群體美好情感的外在表現形式之一。有愛的奉獻,就有愛的收獲,有真情付出就會有真情回報,人類社會正是在這種情與愛,血與肉演譯的紛繁歷程中逐步走向團結,走向文明,走向繁榮與和諧。作為當代中學生,他們大都是獨生子女,自出生之日起,無一不沐浴在陽光雨露之中:父母的呵護、撫養,親朋的夸獎贊譽,長輩的憐愛嬌慣,老師的精心培養,這一切都讓他們品嘗到了愛的甘甜。一味的獲取,使他們忘記了回報,以為他 (她)所得的都屬于天經地義,理所當然,長期如此,情感的等價交換也被他們無知的天平傾斜向自己一方,人性真、善、美的情感因此漸漸在有些同學的心田泯滅;诖,有必要對他們加強傳統美德的教育,引導他們懂得感恩與回報,讓他們認識到人生在世不能只求索取,只有用實際行動去回報家人,回報師長,回報社會才是實現人生價值的第一要務,在他們心中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而健全并完善他們的人格。
二、活動目標
1、以回報真情為主線,通過相聲、小品、美文朗頌等多種活動形式,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用實際行動去回報他人,回報社會是人人羨慕并為之追求的一種美德,從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公德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引領學生用真情去回報給與自己關愛的每一個人,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綜合適應能力。
3、逐步消除同學們只圖回報、不愿付出的不良心理,樹立他們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自覺提高道德認識水平。
三、適應年級:初中七~九年級
四、活動程序
1、主持人致開幕詞揭示活動主題
2、相聲《話說真情》
3、講身邊的真情故事
4、小品《我能上學了》
5、小合唱《每當走過老師的窗前》
6、詩朗誦《老師我愛您》
7、暢談感受,結束活動
五、《真情在我身邊》主題班會實施過程欣賞
主持人:(配樂朗誦)
男:人生如歌,真情是樂曲中最動聽的樂章;
女:人生如畫,真情是畫面中最美妙的色彩;
男:人生如詩,真情是詩篇中畫龍點睛之筆。
女:真情是一抹彩虹,染飾著我們的生活;
男:真情是一泓清泉,潤澤著我們的生命;
女:真情是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的旅程;
男:真情是一座火爐,溫暖了我們的人生。
女:人間處處有真情,真情處處在人間。初二(8)班《真情在我身邊》主題班會現在開始,首先請欣賞相聲《話說真情》
主持人:
真情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出現,那也許只是一瞬間,但留下的印象卻令人終身難忘。學習上的難題,我們一起去琢磨,生活中的真情,我們共同來分享。下面 就請同學們講講身邊的真情故事吧!
親情永駐人間
想唱的歌不是歌詞不美,而是缺乏感情,想說的話不是沒有機會,而是勇氣不足。今天我就大膽地站在這里給大家講一個真實故事,這個故事不是英雄的故事,也不是偉人的故事,是關于媽媽的,也許你們覺得很平淡,甚至有些乏味,但我還是想講出來。
我是一名住校生,在校時間一長就有些想家,不是想家的溫暖,飯的可口,而是想媽媽這幾天又在忙些啥,每當這時,就有種流淚的感覺,田收完了,媽媽還是沒有閑下來,在我印象中媽媽就沒有閑過,秋收大忙季節媽媽起早貪黑,忙得連飯也吃不上,想著趕我開校要把田里的活干完,打發我上學。
記得開校的那天早上,媽媽起得特別早,我知道她又在那低矮的廚房里為我準備好了早飯,其實太早,我根本就不想吃,但她還是硬讓我吃,恨不得把一天的都吃上,我要走了,在去坐車的路上,媽媽提著鼓鼓的包子又是走又是說,她再三叮囑:“去到學校要好好學習,為家里爭氣,如果錢不夠就打電話我再忙也想辦法給你送去,可千萬別餓著肚子,影響了學習。”
我理解媽媽的心,家中姐妹幾個,她就指望我有點出息。車來了,我已經坐在車上了,媽媽還是不放心又上來說:“下車時不要把東西忘了,到校門口叫個同學幫你一下”在售票員的再三催促下媽媽才下了車,看看車窗外,媽媽還望著我,我的鼻子酸酸的,我強忍著沒有哭,汽車開動了,我還是忍不住哭了,當然一方面是戀家,但更重要的是放心不下媽媽,我爬出窗玻璃,媽媽還佇立在小路的盡頭,向我頻頻招手,送來她滿含凄楚的聲音:“路上小心些”!
歲月無情地流逝,我們在媽媽的呵護與關愛下長大,這么多年是媽媽陪伴我們過來的,是媽媽教給了我們做人的道理,她給我們創造了快樂成長的天地。在金色的季節里,媽媽白天在田地里汗流滿面,夜晚又為我們整理行裝,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注入了媽媽多少心血和汗水,那一針一線縫進了媽媽多少深情和厚愛,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