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化名人中,王維是詩、畫雙藝皆杰的奇人。他所以具備“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神韻,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其從小與音樂有緣,得樂意融貫互補之故。
王維也擅奏琵琶,據(jù)傳名曲《郁輪袍》(后人有認(rèn)為此曲是《霸王卸甲》的前身)即出其之手。這首琵琶曲產(chǎn)生的過程也別有風(fēng)趣。
開元九年,滿腹經(jīng)綸的年青才子從千里之外的蒲州地(今山西永濟西部)來到長安應(yīng)試。正當(dāng)王維躊躇滿志,意欲摘取桂冠之時,忽聞有個詩人張九皋通過唐公主的途徑,已得到取殿試第一的許諾。王維一籌莫展,只得與好友歧王李范(玄宗弟)斟酌,對方苦思許久,出一妙計。著王準(zhǔn)備好二什事:一是書錄好其清新雋永的詩作十首;二是譜怨切的琵琶曲一首習(xí)熟。五天后為其引見公主。
引見之日,李范為王維精心打扮,讓其在顯著的地位與眾樂舞會翩翩起舞。妙年潔白,風(fēng)姿倜儻的超凡形象,一下就跳入了公主的眼簾,受其青睞。謂向李范探詢其人,李寓意深長,含笑答:“知音者也。”公主聽出話外有音,命取琵琶來讓其彈奏。那知音者胸有成竹,彈出一首新曲《郁輪袍》,高超卓絕的精湛技藝和酣暢淋漓的傳神情感,深深地?fù)軇恿嗽趫鲴雎犝叩男南摇GK,滿座賓客無不動容。 公主大奇,歧王又介紹:“此生非止音律,詞學(xué)亦無出其右。”維即獻上懷中詩卷,公主讀畢驚駭至極曰:“這些皆我平時吟誦者,原以為古賢佳作,乃子之為乎?”因令更儒衣再晤,升上客座,窮盡貴賓之禮善待也。
當(dāng)公主悉知王維也是來京赴考的舉子時,即曰:“此等才華橫溢之士不登榜首,更待何人?”還召試官至第,由宮婢傳話下去。主考官當(dāng)然心領(lǐng)神會。
殿試之上,王維終于“大魁天下”,從此踏上仕途,名揚四海。